急性出血糜烂性胃炎的治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007-01
糜烂性胃炎是消化道常见疾病之一,是出现在胃黏膜的病变,主要以多发性糜烂、水肿和出血为特征,目前临床尚未明确该病的发生机制,但是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的出现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也有学者认为幽门功能失调、粘膜血运障碍也是引起该病的重要原因,幽门功能不全、十二指肠液或胆汁反流,对胃黏膜屏障功能有一定的影響,从而导致糜烂性胃炎的出现,其他如服用非甾体消炎药、长期抽烟酗酒以及胃酸分泌过多等因素也与该病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文章主要针对急性出血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治疗展开综述。
1 临床医学对急性出血糜烂性胃炎的认识
急性出血糜烂性胃炎的主要症状为上腹胀痛或压痛、恶心呕吐、胃部灼烧感、呕血、便血等症状,同时可表现出贫血、面色苍白等症状。目前临床医学尚未完全明确该病的发生机制,但是与生物、物理以及化学等因素影响有关,目前已经明确的病因包括:①幽门螺杆菌(HP)感染:HP感染与糜烂性胃炎的出现存在密切的关系,糜烂程度会随着HP感染程度的变化而变化。HP感染不但会导致糜烂性胃炎的出现,还与胃癌的出现有密切的关系,其主要是由于HP中存在多种内毒素,破坏粘膜层完整性,同时能够引起中性粒细胞炎症反应,引发体液免疫反应。②饮食不节:若饮食不规律,经常暴饮暴食或是长期空腹,或是过多食用生冷、辛辣食物,或是长期饮浓茶、浓咖啡,或是饮食结构单一、缺乏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上述因素都可能引起胃黏膜修复能力下降,从而引起了糜烂性胃炎的发生。③自身免疫:自身抗体对靶细胞的攻击会导致腺体破坏,固有纤维层和粘膜层变薄而发生萎缩、糜烂的现象。同时,维生素B12的缺乏会影响胃肠道屏障功能,从而影响了胃肠粘膜的完整性。④药物影响:非甾体消炎药可破坏胃肠粘膜,从而引起糜烂性胃炎。如阿司匹林能够有效抑制前列腺素环氧化酶-1的表达水平,从而减少前列环素合成水平,同时影响血栓素A2合成,能够诱发出血症状。⑤肠胃液反流:胆汁、肠液和胰液反流会破坏胃肠粘膜,从而出现糜烂和出血的症状。⑥精神因素:过度紧张、过度劳累以及抑郁等精神症状长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可导致胃黏膜血管舒张功能受影响,导致胃黏膜血流量减少,胃液分泌异常等问题的发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糜烂性胃炎。内镜检查是糜烂性胃炎诊断的金标准,随着现代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该病的检出率也不断提高,有助于早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2 急性出血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治疗
2.1 止血治疗
胃黏膜组织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在损伤后可自我修复,且止血时间越早,修复效果也越好,因此尽早进行止血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使得上消化道出血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内镜下止血是急性出血糜烂性胃炎的常用治疗方法,能够在内镜引导下寻找出血部位,并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例如局部用凝血酶或电凝止血等方式。凝血酶是一种常用的止血药,常用于止血困难小血管、毛细血管以及实质器官出血的止血,其主要是通过作用于血液凝固最后阶段,促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向不溶纤维蛋白转化,从而达到快速止血的效果,同时其能够促使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加速创面愈合,是一种高效的局部止血药物,在糜烂性胃炎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2.2 抗HP感染治疗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存在于胃肠内,可引起胃黏膜炎症的出现,并最终导致胃溃疡的发生,严重者甚至出现胃癌。临床研究指出,糜烂性胃炎的出现与HP感染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因此,如何有效清除HP是糜烂性胃炎临床治疗的关键。但是由于环境、宿主等因素的影响,HP的耐药性也不断提升,导致HP根除率不断下降,这也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此,寻找有效的抗HP感染治疗方案成为临床医学关注的重点。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是HP感染所致胃炎的标准三联疗法,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该疗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随着临床研究的进展,发现序贯三联疗法与常规三联疗法相比,HP根除率要更高,这主要是由于在诱导期使用埃索美拉唑能够有效消灭HP,从而减少细菌数量,同时提高了对克拉霉素的敏感性,同时序贯治疗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治疗周期,从而提高HP感染治疗效果,达到巩固疗效的效果。随着对联合用药研究的进展,发现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胶囊的四联疗法在临床中也有较高的临床疗效,阿莫西林是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联合用药中加入阿莫西林能够有效的提高克拉霉素的抑菌效果,从而确保HP清除率,同时胶体果胶铋胶囊的应用能够避免其他药物生物利用率受影响,同时能够起到协同灭菌的效果,能够提高HP的根除率。
2.3 抑酸治疗
抑酸是急性出血糜烂性胃炎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措施之一,能够避免胃酸分泌加重病灶糜烂程度。生长抑素是一种环状多肽类药物,具有较好的人体相容性,其主要作用机制为:①抑制胃肠道多肽分泌;②调节血管平滑肌收缩,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状况,减少内脏血流量,从而有效抑制出血症状;③改善胃肠道内部环境,为胃肠粘膜自我修复提供良好环境;④为血小板聚集提供良好环境,从而加速血液凝结,且不会影响循环血压,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生长抑素在急性出血糜烂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结束语
急性出血糜烂性胃炎的发生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为了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需要尽快止血处理,同时给予对症干预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患者早日出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46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