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实施“三个一”管理 推动全员创新创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曙光采油厂机修厂主要为采油、作业一线单位提供综合性技术保障服务。近年来,机修厂党总支面对严峻的生產经营形势,坚持苦练内功,深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双千双亿”岗位实践,在单位内部形成了业务重创新、工作讲效益、全员勇担当的良好局面。
  一、把握一个主体,抓细组织引导,激发创新创效的内动力
  强化思想动员,着力解决不愿创新的问题。针对部分职工创新创效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大力开展“四新”形势任务教育,增强紧迫感,通过班前会、座谈会等形式,讲形势、算影响,讲创新、算效益,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低油价下,只有扎实做好创新创效工作,才能完成单位经营业绩指标,才能保障自身的“钱袋子”,实现“要我创效”到“我要创效”的转变。同时,加大典型选树力度,先后宣传了职工创新工作室带头人蓝宗军、盘锦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齐龙、机修“土专家”曹义等一批创新创效“达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职工群众中掀起创新创效的热潮。
  优化措施载体,着力解决不敢创新的问题。采取“两图三句话”模式定期召开成果交流会,“两图”就是改进前后的实物图,“三句话”就是“改进前的情况如何、中间做了哪些改进、改进后的好处有哪些”,直观、简洁、明了地展示创新成果,让大家认识到创新不是“高大上”,工作处处可创新,引导职工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和点子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针对青年职工创新创效想法多、但工作经验不足的实际,开展“1+2”(即1个骨干带2个青年)结对活动,使青年想法成熟、干法完善,迈开大胆创新创效步子。
  细化方法指导,着力解决不会创新的问题。结合机修厂的生产特点,明确了降低材料消耗、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安全系数“两降三提”的创新创效方向,每年两次开展专题教育培训,促进职工开阔思维、拓展思路。广泛开展“小革新带来大效益”班组讨论活动,让大家深切体会到“创新事事可做,创效人人可为”。近三年来,创新创效成果逐年增多,每年推荐到采油厂级的成果达到20项以上,技术含量和创效规模得到“双提高”。
  二、健全一套机制,抓实激励推广,提高创新创效的持久力
  建立常态化运行机制。实施了创新创效“年初启动会、阶段交流会、半年表彰会”的运行模式,采取“工会部门牵头组织、创新工作室指导技术、机加车间加工实物、对口车间重点推广”的工作组织方式,确保创新工作顺畅运行。注重促进成果规模化应用,对实践效果好、创效明显的创新成果第一时间投入资源,加快成果转化。“长柱塞防砂泵修复再利用”项目,有效解决了特种泵采购成本高、修复难度大的生产难题,目前已成为深井泵车间的一项主营业务。
  建立多元化奖励机制。对每个取得成果的职工,不论成果大小,都给予相应奖励、隆重表彰。完善后的成果推荐到采油厂工会,他们还会得到更多的实惠。将创新创效情况作为评优选先的重要参考,使职工觉得创新创效工作有干头、有奔头、有面子。同时,加大日常考核力度,增加效益在奖金分配中的权重,车间人均奖金收入差距达300元,运用经济杠杆,引导各车间和岗位职工围绕挖潜创效开展创新攻关。
  建立原创性保障机制。规定所有创新创效成果都必须尊重原创,不允许挂名,荣誉和奖励要切实落在原创者名下,在近三年的创新成果中,机修厂有170余人次直接参与创新项目并获奖,其中有11项成果是以单人作为完成人上报的,而这11人都是普通职工,虽然其背后的文字整理、申报等工作得到了相关人员的协助,但都严格按照规定不予挂名,尤其是不允许挂各级干部的名字,力争最大限度地保护基层职工的创新热情。
  三、突出一个平台,抓好重点攻关,增强创新创效的辐射力
  立足技术攻关,交付重任压担子。通过“大队命题、车间出题、自主选题”的方式,定期布置“作业”,给创新工作室压担子。每月召开由创新工作室成员和机关生产、设备、质量、安全等部门参加的“月度综合分析例会”,通报生产中的难点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制定攻关计划。创新工作室先后完成“新型撞击式泄油器”、“特泵改普泵”等重点项目10个,小微棘手项目不计其数,保障了生产高效运行。
  强化技术保障,拓展业务当先锋。机修厂新增了抽油机修理和地面泵修理两大新业务,这是单位创效增收的重点项目。面对新业务一无基础技术参数、二无产品说明、三无培训教材的实际,创新工作室临危受命,启动了前期配套工作,深入施工现场,对抽油机修理所需配件进行测绘,绘制图纸96份,整理关键技术参数37个。第一时间同资产科、档案室沟通,及时掌握现有地面泵型号、生产厂家、安装地点及产品说明书等信息,搜集116份地面泵基础资料,并编制了《抽油机修理、地面泵修理实用教材》,确保了新增业务迅速启动。
  发挥引领作用,辐射全员传帮带。创新工作室成员每周三次到车间开展工作,结合生产遇到的实际问题,给思路、出主意,带领、指导车间岗位人员开展技术攻关。在工作室的帮助下,今年以来,全厂各班组完成小改小革近30项,其中,润滑油中心修复报废黄油枪,每年可节约成本1.8万元;机加工车间利用电炉调质后的600度余温代替传统磷化工艺做产品发蓝防腐,每年可节约药剂800公斤;井口修复车间研制了阀板拆卸专用工具,大幅减轻了劳动强度,将拆卸速度提高了2倍,创新创效工作呈现出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05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