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指导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开展语文课外阅读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应试”这一指挥棒的强压下,许多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并不乐观。本文通过对多年教学实践的观察和经验总结,找出目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多方面浅谈如何指导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开展语文课外阅读的一些比较有效的粗浅做法,以期抛砖引玉,给大家一些有益思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阅读;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168-01
  一、问题背景
  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同高尚的人谈话。”由此可见阅读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所以在当前对于初中生的语文教学当中,适当的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以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审视当前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在新课标的要求当中也对于初中生的阅读量提出的明确的要求,即:初中生在初中三年的课外阅读量需要达到260万字以上,这个数字平均下来的话,每学期需要阅读的课外读物约为两到三部名著。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通过提升学生课外阅读量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的知识量得到全面的丰富,进而提升学生在语文这门学科上的综合能力,同时这种方式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一环,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线。
  二、当前初中课外阅读教学现状
  从2001年新课程实施以来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来看,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效果似乎并不乐观。从教师方面讲,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语文教师只注重一本教材的“老牛拉磨式”封闭教学,一本教材“啃”半年,课外阅读指导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从学生方面看,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持久性差,加上多元化时代里影视文化、网络文化、智能手机等因素,所以便造成了学生课外阅读量缺少的现象,并且根据调查发现在当前的初中生当中阅读量较小以及阅读面比较狭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我曾就课外阅读情况对本校八年级的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近三年内阅读的文学名著不到5部,且平均每位学生完整阅读的名著不到2部。
  三、提升初中生课外阅读量的教学措施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阅读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其能够实现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并且提升学生在语文这门学科方面的综合认知,进而形成在语文方面的核心素养。在读的过程中理解文本内容,不断提高阅读能力、鉴赏能力。下面我谈谈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中的几点有效做法:
  1.教师引领学生进行阅读,突出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
  针对于初中生来说,阅读是其与学校外面世界交流和接觸的机会,通过阅读,学生能够了解到学校外面的世界,并且还能够使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培养学生对于文字敏感的能力,进而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活跃文思、开发智力,而且可以陶冶情操、塑造品格。教师若只注重教材教学,忽视课外阅读,实质上牺牲的是个性、是创造、是自学能力,是对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严重扼杀。因此,教师应带头重视课外阅读。可以在每周安排一节课与学生一起读书或一起谈谈读书、读报的体会和疑惑,然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解决。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具有丰富性和深刻性的文学名著和《读者》《青年文摘》《中学生周报》等刊物,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此外,还要及时表扬一些大胆发表意见或读书笔记完成得好的阅读积极分子,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这些措施,可以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自觉进行阅读活动。
  2.狠抓阅读技巧指导,为学生打下牢固的阅读基础。
  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当中,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即:低层次,也就是对于文字的字面意思进行理解;高层次,指学生能够针对材料当中的文字对于文章的主题以及中心思想进行理解,随后进一步对课文内容、形式、风格、技巧等方面进行欣赏、评价;最高层次的阅读能力,是能从审美层次上阅读欣赏,也就是针对于文章作者本身所处的时代环境、社会背景等方面,能够对于文章做出深层次的剖析,进而体会到文章当中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内涵,例如:批判、讽刺、赞扬或者是想要传递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等。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想要使学生的阅读热情长久持续燃烧下去,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技巧也是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
  (1)概况大意,整体把握。
  学生阅读文本,首先要有一个整体感知的过程。但是,现在有些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把学生当作了自己,一开口就是架空分析文本,这样的课堂是无效的,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是难以得到提高。我比较注重让学生先看题目,因为很多时候题目就是文章的线索或是主要内容,如《紫藤萝瀑布》《爸爸的花儿落了》《最后一课》、《羚羊木雕》等,接着浏览课文,复述文章内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加深理解,启发感悟。
  为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启发学生思考。首先,我在学生阅读前提出一定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阅读时提醒学生自觉阅读文章提示,遇到难懂的地方可以看注释或者查阅字、词典。接着,引导学生对于文字当中传出的思想内涵进行思考,随后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段落大意、结构特点、语言特色、选材立意、主题思想等,并在文本空白处加上自己的评语,把阅读感受记录下来,通过文字与作者及文中人物进行沟通交流,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想象力。最后,让学生写成读后感,完成读书笔记,这便于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也使课外阅读教学不致流于形式,也能够启发学生进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和思想启迪。
  3.定期学生课外阅读活动,保证质的前提下实现量的突破。   通过开展活动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热情,同样也提升了学生阅读的质和量:
  (1)讲。坚持每日5分钟的课前说话训练,让学生轮流上台,讲一段历史故事、成语故事、中华励志故事、背诵唐诗、赏析宋词等,这样能够是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学到的语言材料,变枯燥的课外阅读为有趣的激励活动。
  (2)检。主要便是对于学生的摘抄或者是读书笔记进行周期性的检查,品评学生的读后感是否得当,以及摘抄完成的质量等。
  (3)办。组织学生结合重大节假日自办报道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的手抄小报,全程由学生自行从课外阅读中收集材料,然后设计版面、配以插图。
  (4)赛。利用各种节假日举办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辩论赛、读书经验报告会、读后感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使学生在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阅读活动中,切身体会到语文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5)展。①剪贴展览:引导学生将有价值的课外材料进行复印剪切,随后每两周展览一次。②摘抄展览:令学生将每次阅读当中学习到的名言警句、精彩词汇等摘抄到本子上,随后进行定期的展览。
  通过以上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调动学生在课外阅读当中的热情,还能够推动那些态度暂时不够认真积极的学生以此为动力行动起来,起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四、全文总结
  针对于初中生来说,课外阅读是一个能力养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不能够急躁,需要踏踏实实的进行。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对于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逐步阅读课外优秀文学作品,就要通过采取营造氛围、教给技巧、進行激励等多种措施,才能够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产生兴趣,同时做到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并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进而使学生达到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以课外促课内,以课内带课外,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不再觉得教师课堂上对课文的分析繁琐枯燥,而是乐于与教师一起钻研探究,最终提高语文鉴赏能力,使得语文阅读在课堂内外比翼双飞,取得语文教学的综合效应。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田瑞云.《语文教育行为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版.
  [4]章熊.《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14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