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阅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课外阅读是扩大小学生阅读量的必要手段,让教育戏剧融入阅读中能刺激学生进行深层阅读。本文以欧亨利短篇小说为阅读对象,从肢体造型、改编剧本、排练剧目、演评互促等四个方面的实践阐述教育戏剧在带动小学生深层阅读中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想象、表达、合作、探究、创作等多方面素养。
关键词:教育戏剧 课外阅读 深层阅读
针对目前大多数学生只阅读与考试相关书籍的课外阅读误区,自主阅读能力弱的情况,以及对深入思考探究的畏难心态,笔者以欧亨利短篇小说为课外阅读文本,运用教育戏剧手法带动学生在阅读中打开官感,开发想象,主动思考,自主交流。
笔者的授课对象是本校六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基本养成较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具备一定阅读理解的能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六年级学生在学习完本学期课文——短篇小说家契诃夫的《凡卡》后,再进行外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阅读,不仅对短篇小说的文体有更清晰的认识,对同为“三大短篇小说家”各自的写作风格也在对比阅读中得以加深了理解。[1]
一、肢体塑形解放天性,“戏读”解构情节
法国默剧大师曾经说过:“表演不能脱离技巧,但还需要注重感觉。我们总能记住生活中的一些无声的瞬间,无需言语就能让我们记忆深刻。”阅读有许多不同的方式,除了眼看,耳听,嘴读之外,用肢体和神态进行演绎能进一步加深读者对文本的感知。[2]
短篇小说因为篇幅短小精悍,情节紧凑,场景相对集中,人物关系简单,个性特点明显,适合情境展现。笔者设计了以“雕塑公园”的肢体造型游戏作为课题导入,让学生抽学号轮流上台展示自己阅读小说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片段。
由于肢体造型毋须过多語言,每个学生都可以胜任至少一个角色,学生跃跃欲试,积极到舞台上分享展示。一个个有趣而生动的造型把学生引领到小说描绘的精彩情节里去。随着课堂的深入,学生的表演热情不断高涨,不再满足于小片段的展示,笔者请出了《警察与赞美诗》的剧组,用讲解加流动塑像的方式把整个小说完整地呈现了一遍。[3]
在呈现的过程中,学生对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事件的关键点有了自己的解读和思考,以及基于此而自主创作的肢体动作。同时,他们自由阅读、个性呈现的意愿也得到充分满足。[4]
二、改编剧本打开想象,“臆读”丰富细节
短篇小说和戏剧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学体裁,要把小说变成戏剧作品搬上舞台,需要对原著文字进行文学加工。然而小说中的某些情节和场景未必完全适合舞台,所以,在改编之前,学生必须多次阅读原著,深入理解各个人物的性格和背景、行动的动机和事件的逻辑等,才能改编出一个适合在舞台呈现的戏剧作品。
1.由浅入深,不断尝试
在五年级的时候,学生首次接触到剧本《半截蜡烛》和对口相声剧本《打电话》,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的不同。在这次展示前,学生尝试将课文《俗世奇人》、小说《红岩》片段、课文《穷人》等作为练手,改编为剧本并演出。这次,学生在欧亨利的众多作品中,挑选出了他们认为最适合的《麦琪的礼物》《女巫的面包店》《最后一片藤叶》《二十年后》四篇小说进行了剧本改编。
2.深入阅读,打开想象,丰富细节
在改编剧本的时候,同学们为了能让故事在舞台上顺利推进,他们往往不满足于原著片言只字简单的描述,采用了旁白复述法、台词引领法、内心独白法、自我描述法和流动塑像表演法改编了小说。这些方式让学生充分打开想象,把模糊的、概念性的场景得以更具体、详细的补充,让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更加细腻可感,甚至场景描写也越趋真实细致。
“起初看到《麦琪的礼物》这篇文章时吧,第一感觉是觉得德娜家很穷,夫妻很恩爱,如果要改剧本一定要多写点夫妻俩之间的互动。
但再细看,其实这篇文章中夫妻俩之间的互动并不多,更多的是讲德娜如何去给吉姆买表链。那时候我的感觉就是通过德娜为了吉姆去卖头发买表链和吉姆为了给德娜买礼物卖掉自己的表突出夫妻二人为对方自我牺牲的精神。”——李思雨
“在剧本里面推动剧情的是对话,而《最后一片叶子》本来对话就少,演起来台词太少导致很尴尬,所以我在改编时对小说增加了蛮多的对话。
这篇文章真正描绘的其实是老画家贝尔曼,为了更好的突出这个角色的自我牺牲精神,我在剧本里加上了贝尔曼在夜里冒着风雨,即使身体越渐虚弱,也坚持把叶子画好的剧情。然后在琼西的台词方面我做了修改,为了体现琼西的那种缺乏生存意志,不想继续生存下去的消极态度,我加入了诸如“让我安静的去吧”这样的台词,我觉得这样更能和后面琼西愿意接受治疗做对比,更突出贝尔曼的牺牲带给琼西生存的希望。”——罗炜尧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寄托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同学们在改编——试演——修改——试演的过程中不断发挥想象,在试演中调整剧本,完善剧本,最终让平面的二维阅读变成可读可演的多维表演剧本。
三、合作演练创造角色,“解读”立体呈现
早在上个世纪陶行知就提出应该重视戏剧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第56号教师”的雷夫也在戏剧教学上取得很大成效。运用戏剧手段介入阅读,有两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其一,由于有表演的要求,学生需要更熟练地掌握文本的字词句段。其二,由于表演的需要,在反复地阅读中揣摩人物内心、感悟内容和主题。
比如《二十年后》剧组在排练中,就鲍勃看到吉米写的纸条时,加入了一些剧本和原著都没有描写到的小动作:一开始持信的手还稳稳地拿着,后来就一放松,使纸条飘落地面。在表演时加入这些细节动作能更突显出作者想要表达对人物带来的心灵上的震撼。
在《最后一片叶子》里扮演老画家的罗伟尧,他在表演时加入了咳嗽严重,捶胸顿足等肢体动作,一位带病衰弱的老人的形象立马变得栩栩如生,让观者感觉人物十分逼真。再如《麦琪的礼物》一剧里饰演理发店店主的小胖子的表演,既呈现出渴望得到德拉头发,有些迫不及待,又有生意人的顾忌而不失风度。这样的角色都是学生把自己代入到角色里去了,演出了自己的特色,自己的不同,进而使整部戏“活”了起来,变得生动有趣。 把改编剧本呈现为立体的舞台作品,对学生来说又是一次创作、合作、深入探索、使人物行为合理化的过程。把原本烂熟于心的小说故事搬上舞台,更深入地理解小说带出的主题、人物的特点个性和情感意识。创演人员在排练期间通过肢体、台词、神态突出人物个性特点,再一次充分发挥了对小说的理解和想象。
四、演评互促深层探究,“比读”各抒感悟。
观众和读者一样,在阅读一本书、观看一部戏之后都有对角色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演员表演,实际上是帮助打开观众的想象,并努力创造出无限接近读者想象的角色,才更能引起观众的认同和共鸣。因此,展演仅仅是课堂的其中一部分,更多是教师指导同学如何对比小说进行有质量的观戏,把同学们在观戏后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感想作为重点。观众会因表演不到位提出“德拉和吉姆虽然在台词上有说‘我们真是一对傻夫妻’,但他们感觉一点儿都不亲近,不想一对夫妻。”的疑问,也会因演员细致的动作设计发出“丈夫发现德拉剪发后,德拉的手不时在后脑摸摸的小动作,看出她珍爱自己的头发和对卖掉头发后的不适应,这样显得很真实。”“德拉演得好,因为她演出了在理发前的犹豫不决和能为丈夫吉姆买到理想的礼物时的高兴和激动。”的赞叹。
当有观众觉得演员未能表演出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可以挑战演员的表演,现场进行即兴同角色对比演绎。在热烈的讨论和现场演绎的互动刺激下,在场的学生和教师进一步发掘原著、剧本、表演的不同可能性,效果远远超出原来课堂的预估。
观众会因剧情交代不清产生质疑,如“鲍勃发现假吉米的时候显得很突然呢!”教师结合戏剧元素中的道具使用、场景设计,让学生对比小说中的细节描写解答“吉米是如何发現鲍勃是通缉犯的,而鲍勃又是在怎么样的情境下发现吉米是假的呢”的疑问,对比原著中角色的安排和道具场景的设计,体现作者“鲍勃要拿着雪茄上台,而在警察巡逻时为了掩饰内心的惊慌点燃了雪茄,而恰恰这一小动作让吉米发现了鲍勃是通缉犯”的巧妙构思。通过教师及时的引导,观众对原著的细节和演出的设计有了更深一层的解读。
随着演出的三部小说探讨更加深入,同学们在突出人物个性形象上大胆增加情节:“鲍勃应该是一个非常重情义的人,小说中指出他冒险来到大城市赴一个二十年前的约定可以看出来。所以我们增加了同伙通知鲍勃逃跑这一段,是为了突出鲍勃就算明知道危险也要守诺赴约。”“通过德娜卖头发买表链和吉姆为了给德娜买礼物卖掉自己祖传的怀表,不足以突出夫妻二人为对方自我牺牲的精神,故此我们小组多加了简太太这个角色,通过简太太和德娜的对话突出德娜对吉姆的爱。”在不知不觉间,学生越发愿意思考和表达。
演与评互相促进,教与学相互长益,演员和观众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主动交流的氛围。
戏剧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方式,这节阅读课的设想在于“读进去,演出来”。听一百遍不如演一遍,指导孩子们阅读,研习戏剧,可以从中去获取社会历史知识,拓宽眼界,沉淀智慧;可以陶冶情操,在古今中外的价值取向中找到并树立起自己的价值观;更可以从中去发掘纯粹的审美体验,调剂精神,获得愉悦……通过戏剧活动激发了同学们深入阅读文本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想象、表达、合作、探究、创作等多方面素养,在戏剧和阅读中,孩子能经历很多不一定会体验的人生,这些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一种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婴宁.表演心理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卡梅尔.奥沙利文.教育戏剧:实践指南与课程计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3]陆素英.小学语文“教育戏剧”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4]钟明璇.论戏剧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以清华附小百年校史剧《丁香花开》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52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