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成艺术在高中软陶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加强高中设计艺术教育,利用软陶材质,引导高中学生进行构成设计尝试,对学生的空间概念和造型形式美达到很好的训练效果。通过视觉和触觉的亲身体验,增强对美的感性认识。
  关键词:软陶教学;构成艺术;肌理;色彩
  一、背景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造型的审美能力、判断力。软陶作为一种新型的聚合材料,具有高度延展性和可塑性,深受广大创作者喜爱。美国、日本等国家将其纳入学生素质教育课程,梅林中学立足于艺术特色教育,并立志建立“美育引领、多元建构”的艺术品牌特色,在丰富学生专业知识,培养艺术思维,养成空间构思习惯,从而达到整体提升造型创作能力等方面也有迫切需求。希望能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拓展立体造型艺术的教学空间,力求与高等设计教育的衔接性,为学校有个性特色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和试驾。2012年我加入了福田区名师工作室“林影萍软陶工作室”成为研究成员,开始进行软陶教学,学生通过学习,对空间理解能力和造型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二、理论依据
  1、国家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策略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用新材质开展立体构成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最直接也是有效的手段。
  2、强调“自主、合作、探究”、“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材质特性,寻求作品创新,从中体会到艺术创作的乐趣,培养审美情趣,提高综合能力。
  3、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全面、有个性的可持续发展。
  三、内容
  1、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本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点线面体块的构成元素在立体构成中形成的空间表现。在教学中渗透点与线、点与面、点与体块、线与面、面与体块几种转换方式。理解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的空间表现力不同。
  2、软陶的材质特性探究。软陶可以通过揉、切、压、塑、贴等方法创作出变化多样的图案和造型。引导学生探寻如何开发更多制作技法,得到丰富的效果。
  3,软陶材质在构成艺术中的运用。包含如何利用肌理、纹样、色彩等营造出空间感,在软陶饰品、平面和立体作品中运用构成元素等。形式美感和空间美感如何应用在绘画,设计等领域。
  4、在创作过程中发展感知能力和三维形象思维能力。
  四、过程和方法:
  1、在校内成立软陶社团
  利课余时间组织同学进行活动,活动内容包括资料学习,作品欣赏与评议,激发学生对软陶和构成艺术的学习兴趣。
  2、材质的认识、熟悉,学习各种制作技法。
  每周进行两次教学课程,通过主题创作,同学合作研究,与其他学科整合研究等方式进行研究。
  软陶:可塑性非常强,有各种丰富的颜色,并能互相融合,主要学习软陶基本技法,包括泥的压制方法,立体造型练习,花条的制作学习,骨架的构建,材料的结合运用、后期的打磨整理与修饰等。
  构成艺术:立体构成设计是艺术设计的基础学科,是所有建筑设计、工业设计、首饰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的必需课程。了解平面构成艺术的形式美,认识立体构成组合法则和规律。
  3,创作提高拓展创新:
  陶泥的造型训练,各类材质的综合运用。构成的设计与运用。将构成设计融入到软陶艺术创作中,并尝试与其他材料的融合,拓展创作内容,从材质特性、色彩的构成应用、图案花紋的组合、形体的组合、肌理探索等方面进行研究创作,设计出更丰富的作品。
  色彩的构成应用:
  色彩以明度、色相等属性作用于立体构成中,通过明暗、冷暖等对比方式塑造物体的立体效果,从而更好的表达物体结构与形态。
  色彩能在视觉上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让物体更具有视觉欣赏的可观性。在立体构成中,通过色彩搭配,不仅能够装饰点缀立体构成表面的图案,还能让立体构成的形象更加立体化和具体化,具有细节点缀和整体协调的装饰作用。
  通过对构成表面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进行控制,让立体构成呈现出空间上的远近、大小、虚实等变化,从而实现了空间上的纵深感,突出空间关系,更能使作品层次丰富肌理的构成应用:
  肌理是指,能将造型形态进行表面细节的处理,丰富形态造型,加强形态的立体感与质感,是非常重要的视觉加工的方式。
  肌理能够丰富物体的表面形象,不同的肌理会呈现不同的外观感受和特征,让立体构成作品富有“表情”和感情色彩。如木纹肌理给人以亲近、自然的感受,而金属肌理则给人冰冷、未来感、距离感,毛绒肌理给人暖和、繁复之感。通过对肌理的处理,能够塑造对空间的存在感,加强构成空间的立体效果。通过肌理的面积、大小、体积、形态、组成方式,增加空间的体积,从而造成视觉上的视觉差异,产生轮廓鲜明的形态效果。
  1、运用拼贴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
  拼贴指的是将材料加工分成若干块,然后将它们拼接在形体组合的表面上,形成形态与肌理的色彩变化,从而增加立体构成表面的视觉效果。利用软陶花条切片进行拼贴,可以使形体脱离光滑的表面,解决表面艺术效果单一的缺陷,形成丰富的花纹肌理,使作品呈现丰富的内容。
  2、采用堆积法制作肌理效果
  堆积式触觉肌理指的是将一定数量的形态按不断重叠的方式堆积在一起,使其形成一定的面积,构成一种新的姿态,从而给人视觉或触觉上某种心理感觉。通过将软陶堆积在形体表面,能形成丰富的肌理效果,特别适合表现繁华、热闹的主题。
  3、利用工具制作肌理
  利用制作工具,通过刻、划,戳,切、压、点等方式,根据一定的规律制造纹理,这种肌理可以模仿众多不同材质,给人不同的触感,为作品带来丰富的效果。这样制作的肌理效果变化多,并可以自己控制肌理效果,是常用的肌理制作方式。
  五、成果
  项目经过两年的研究实践,同学们创作出大量富有艺术美感的作品,这些作品风格独特,从造型、色彩、肌理效果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非常显著的构成艺术特色,并且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不少成果。举办了两次软陶作品专项展览,参观展览的师生、家长和社会人士都对作品称赞有加。
  辅导的学生作品《硕》获得深圳市美术节三等奖。
  公开课《创意软陶-貔貅制作》获得福田区高中优质课大赛二等奖,
  案例《创意软陶-貔貅制作》在深圳市2016年美术节中获得教师教学辅导案例三等奖。
  同时,在研究的基础上探寻新的课程形式,并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课程《结合3D打印和软陶进行立体构成设计》成为深圳市2015年“好课程”委托开发成员之一,并成功获得验收合格证书。
  结语:
  现代社会,处处充满着创意设计,到底什么美,如何通过设计表达出自己的个性和创意,也是学生们关注和希望获得的能力。我们依照《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利用现代材质,结合现代美育要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挥创意,学习现代设计,提高审美情趣,真正做到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软陶艺术创作教学是我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对外交流和展示的一扇窗口,相信在未来,设计教学将会在基础教育阶段越来越深入,成果更加丰富,让孩子们收获到更多更好的美育知识。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定制北京:人民美术教育出版社,2018.1
  [2]《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奚传绩,尹少淳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4
  [3]《立体构成基础与应用》刘宁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16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