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咬”出来的美“嚼”出来的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文教师是否合格,看他(她)在引领学生品读文章时是否具备较强的文字感受力,是否能够引导学生从文章中的词语句子中挖出文本的韵味,是否注重对文本中的重要词语或句子进行反复品读、细嚼慢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领悟文本的真谛。本文以教学案例为例,探讨了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阅读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咬文嚼字;品读文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2-0096-02
语文教学的灵魂是什么?不言而喻,语,就是说话;文,就是文字。语文,合起来就是说说文字。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品味词语或句子在具体语境中的真正内涵。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简单说就是对文本进行反复的阅读,品味。咬文嚼字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咬”,才能发现它的美;也只有“嚼”,才能品出其中的味道。
一、“咬”出来的美
以《静默草原》为例,看看这位教师是如何通过“咬”来赏析草原之美的。
师:大家朗读课文后,画出表现草原特点的句子(生大声朗读课文。并在书本上圈画)。
师:谁先来?
生1:辽远而苍茫。
师(及时评价):你从文中提炼信息的能力很强!大家把这个句子画下来。
师:我们一起把第二自然段齐读一遍(生齐声
朗读)。
师:这一段中有两个词语都表示“看”。
生(搶答):“前眺”和“瞭望”。
师:大家感觉“眺”比起一般的“看”,是向什么地方看?
生(众):远处。
师:对。“瞭望”也是向远处看,而且是从高处向远处望。如果是眺望的话,而且还是“勉力”眺望,视野应该很远,但是能够看到新的景物吗?
生2:不能。还是一样的风景:辽远而苍茫。
师:“辽远”就是遥远,那“苍茫”呢?(生不答)
师:北朝民歌《敕勒歌》里有几句诗,你们会
背吗?
生齐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师:“苍茫”就是辽阔无际的意思。
师:除了“辽远”而“苍茫”,草原还有什么特点?
生3:看不到和看不尽。(“咬”开始了)
师:找得非常准确。可是我发现这一句里同时包含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
生(众答):“看不到”和“看不尽”。
师:这应该如何理解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
3—8自然段,思考:“看不到”的是什么?“看不尽”的又是什么?
(生默读课文)
生4:文章第3、4段说“在都市里生活,或是寻访名山以及赏玩江南园林的人,都习惯于这样的观察:眼光的每一个投射处,都有新景物可观。景随布移。然而草原没有。”
师:所以草原上看不到什么?
生4:新景物。
师:理解得很准确。请坐。
师:同样是看不到,城里人和蒙古人的表现一
样吗?
生(众):不一样。
生5:城里人是大睁着眼睛,而蒙古人是眯着
眼睛。
师:城里人大睁着眼睛是想寻找新景物,那蒙古人为什么眯着眼睛呢?
生5:因为他们不是想寻找什么新景物,只是想感受草原的苍茫。(咬出了草原“看不到”的苍茫的美)
师:对文章准确的理解源于你极强的感悟力,请坐。那么“看不尽”的又是什么呢?
生6:第7自然段“脚下的草儿纷纷簇立,一直延伸到远方与天际相接。这颜色无疑是绿,但在阳光与起伏之中,又幻化出锡白、翡翠般的深碧或雾色中的淡蓝。”
师:所以草原上的什么看不尽。
生6:色彩。
师:你真是用心去感受了,才能发现这一点。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是一片非常小的草地,能有这样丰富的色彩变幻吗?
生(众):不能。
师:因为辽阔,所以看不到;因为辽阔,所以看不尽。(板书:辽阔)(“咬出了草原的看不尽的辽阔的的美”)
语文课,尤其是散文教学,教师情感的投入和语言的优美是相当关键的。这节课老师以诗化的语言引领学生走向对文学的膜拜,层层深入,步步为营引导学生“咬”出了作者笔下的草原所蕴含的诗意美,有意识地让课堂流淌着诗的意境,蕴含着诗的灵性,勃发着诗的激情。
二、“嚼”出来的味
以《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为例,看看这位执教者是如何引领孩子们“嚼”出语文味儿(语文的魅力)的。
“嚼”“我的根在中国”
师:每个人的骄傲和自豪叠加起来,这种情感一定会更浓更重。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情感浓郁,听课老师再次给与了热烈的掌声)
师:(屏显“他在海外曾深情地说:我的根在中
国。”找一学生来读)你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读。
师: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
生1:爱国之心。
师:贝聿铭说这句话时是深情的。请你深情地来读这句话。
生1:……
师:有点深情的感觉了。
(屏显助读资料)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美关系尚未解冻,回国希望渺茫。贝聿铭不得已加入了美国籍,他说:“要我离开中国实在太难了”
师:请同学们带着对祖国的深深地眷恋和不舍来读这句话。
(生一起声情并茂地动情朗读“我的根在中国”)
师:(屏显助读资料)(2006年中秋佳节,年届90高龄的贝聿铭回到了中国,他眼含泪花说,我在美国生活了71年,但我的根在中国。)
师:请同学们带着一位耄耋老人在心底对祖国深深的呼唤来读这句话。
(生再次声情并茂地动情朗读“我的根在中国”)
师:(生读完,师马上提高音量再次提示)他在海外曾深情地说,读……
(生此次的朗读更加动情了,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贝聿铭是一个爱国的人,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是一个拥有着高超的建筑艺术的人。艺术是一种文化的范畴,贝聿铭建筑设计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把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渗透在了世界性的建筑物中,从而向世界展示了华夏文化的魅力。(嚼出了语文的味道和魅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领悟生动的语感,品味文字背后的信息,体味语言文字的温度,感悟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紧扣主问题“他的根在中国”引导学生品读语言,不仅品出文中两处“根”的不同含义,还品出贝聿铭对祖国的血肉相连的感情,品出熠熠生辉的华夏文化魅力源于贝聿铭的赤诚爱国之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读文中的关键字、词、句,就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中国语言的魅力,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和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积累“咬”的体验,形成“嚼”的习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41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