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本教育与情境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高效融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生本教育与情境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高效融合,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顺应学生天性,根据学生特点更改课堂教学模式,将生本教育和情境教育灵活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通过学习从而增强数学逻辑思维,所以老师更要引导学生在情境之中进行独立思考,增强学生对知识进行结构性整理的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本教育;情境教育;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036-01
  引言
  生本教育就字面意思单独而言就是在教育上以学生为本;情境教育则要求顺应儿童天性,将儿童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从而全面提高儿童素质。将生本教育和情境教育融入到数学课堂上来是教师顺应时代要求,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将生本教育和情境教育引入课堂之前,要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两者相互配合,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一、生本教育和情境教育的特点
  1.生本教育的观念。
  在小学生方面:生本教育本着借助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本能,形成新的教育方式。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生本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挖掘学生潜能。在教师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转变为结构性的知识系统,来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方面: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自主学习,生本的课堂是学生们自由发展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上,生本教育更多的鼓励学生一个人或小组为单位的自主学习。
  2.情境教育的特点。
  情境教育以“真、美、情、思”形成独特优势。一是讲究“真”,情景教育将学生带入一个真实的世界,将数学死板的符号学习与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二是追求“美”,情境教育给学生带来审美愉悦,不用面对死板无趣的数学公式。通过开放的情境让孩子身心得到释放,使学生在熏陶感染中主动学习。三是注重“情”,情境教育与学生真情交融,让情感伴随认知活动。在运用情境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探索过程中,学生在教学现场的反应表现了“美”能激“情”,进而促使老师在情境教学“激情”。四是突出“思”,情境教育给了学生宽阔的思维空间,学生的能力受到思维的支配,努力开发学生的智慧。
  二、情境化导入问题,突出学生教学主体地位
  老师在上课时将情境教育融入课堂,将问题情境化,将数学死板的模式连入社会生活。情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设置情境化问题,引起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了解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将数学问题与多姿多彩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吸引小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他们快速进入情境,主动学习新知识。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知识点时,老师会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圆的,将小朋友的思维发散出去,然后让同学们联想八月十五中秋节,全家人团圆的场景,品月饼,赏圆月,门前是一片平静的湖面,圆圆的月亮倒映在江面上,一滴水从上面滴入后,在水面上荡起一圈圈水纹。向同学提问他们从中你感觉到哪些事物与本节课内容有关?学生们积极联想回答问题。老师凭借此问题将情境教育导入课堂,引入新的学习内容,这样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活跃课堂气氛,构建平等师生关系
  将生本教育引入数学课堂,要求老师以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在课堂授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幽默的语言,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老师还有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开玩笑,将神游天外的学生的注意力拉回来。同时老师还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引导他们,激励他们不断进步。老师将情境教育融入课堂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时,还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展示,一个好的老师能够做到在上课时认真讲课铁面无私,下课后老师能够与学生们打成一片,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拉近师生关系,使师生在平时能够更好的相处,因为很多时候学生偏科的理由是,我不喜欢这个老师,所以拉近师生关系,构建平等师生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在“圆的认识”开始正式授课后,老师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圓形纸对折后打开,用笔和直尺把折痕画出来,并在圆形纸的其他位置上重复上面的折纸活动。操作后,老师问:“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回答:“这些折痕都相交于一点,正好在圆的正中心。”老师说:“数学上把这一点叫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老师在课堂教授时,通过让小朋友自己动手操作,思考问题,发现事物规律,从而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
  四、有效利用“错误”资源,诱导学生独立思考
  生本教育的思想要求教师能够意识地去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学生思维方面的误区,并且不能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要旁敲侧击,可以用同一类型更简单的问题去要求学生解答,然后让学生进行对比两者解法上的相同处,从而让学生发现错误所在,以此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通过多动脑多思考的方式来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其思考能力。教师通过有效学生的思维误区,诱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避免再发生同样的错误,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结语
  生本教育以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诱导学生在学习时进行独立思考。而情境教育则是针对儿童的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来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探索以及创造的乐趣,从而使教学成为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活动。并且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兴趣以及创造兴趣。总而言之,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将生本教育和情境教育在课堂中进行高效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快速吸收教材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玉娟.儿童情境学习范式的价值追求[N].中国教师报,2019-04-24013.
  [2]翁丹枫.重视过程教育培养运算能力——以浙教版“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课堂教学为例[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9,06:18-19+37.
  [3]李美玲.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调查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46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