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的知识获取程度高低起着重要的影响。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年龄阶段,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难以完全集中,因此,我们更应该提升课堂导入环节的有效性,使用合理的方法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继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实际的教学经验,针对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一些有效方法展开探索,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04-0208-01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对于逻辑思维发展还不充分的小学生来讲,理解起来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要善于降低数学的抽象感,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和兴趣。使用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以下就是对此的一些具体看法。
  1 多媒体导入法
  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是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就是使用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具备强大的信息展示能力,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像、色彩等突出信息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为教学的正式展开奠定扎实的基础。如,在学习“方向与位置”这一节内容时,笔者使用了多媒体导入的方法。首先,从网络上搜索到了一张用漫畫形式显示的校园地图,接着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尝试着将这张地图上的主要信息标示出来,讲一讲一张完整的地图应该具备哪些信息。之后,再让学生组成小组,根据这张地图阐述如若从某地到达某地应该怎么走这一问题,看看自己的伙伴是否能够正确地描述出来。这样,通过多媒体设备显示出的内容引导,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提升,并且节约了课堂上的时间和空间,有效提升了正式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 操作导入法
  小学生对动手进行操作的兴趣是很高的,在课堂上让学生画一画、摆一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会更加旺盛,并且也有助于课堂氛围的提高,继而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积极使用操作导入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调动学生的情绪,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生成和发展。如,在学习“线与角”这一节内容时,在正式开始讲课前,笔者让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和彩笔,先让学生画一个点,之后让学生通过这个点画出一条直线,然后让同桌之间相互观察一下,看看自己画的线和其他人画的有什么不同?接着再画两个点,尝试通过这两个点画一条直线,再让学生观察这次的画线和上次画线有什么不同呢。这样,通过一番操作,学生对显示出的数学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升。
  3 故事导入法
  课堂导入的重点在于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产生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到知识学习中,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导入时给学生讲一些灵活的故事,创设生动活泼的数学情景,让学生从故事的角度去思考,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实现启发教学的效果。如,在学习“除法”这一节内容时,笔者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唐僧师徒四人路过一片苹果林,孙悟空进去摘了23个果子,八戒想要多拿些,悟空不让,经过一番争论,最后唐僧说到“我们平均分配吧!”那么,他们师徒四人每个人能够拿到多少呢?能够实现平均分配吗?之后,笔者让学生针对这个小故事展开探索,了解其中涉及到的数学知识,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学生根据自己学习过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接下来再将课堂自然地过渡到今天要学习的知识上去。如此,学生在故事的引导下注意力比以往更加集中,课堂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
  本文从三个方面针对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进行了探讨。我们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心理需求,结合数学学科的特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课堂导入计划,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课堂导学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与学生产生互动,降低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紧张感和陌生感,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学生未来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和知识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50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