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导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式方法在不断的创新。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既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又能够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品质。本文对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导入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6-0213-01
1 小组合作学习导入小学高年级数学课教学的重要性
提倡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价值可以简单的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适应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合作探究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能够为小学生高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培养途径。其次,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体现数学学科教学的实践性,通过划分学习小组,确定合作探究任务,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和逻辑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学习体验经验的形成,还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最后,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遇到问题学生会根据教师的引导和同学之间的沟通合作交流来探究,这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构建小学高年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导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措施
根据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内涵,结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内容,建议小学数学教师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将其有效的导入到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
2.1 确保学习小组划分的有效性
划分学習小组是将小组合作学习导入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的首要问题。要想确保学习小组划分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细节:一是每一个学习小组的人数要控制在4到6人为最佳,这样既能够确保课堂教学效率,又能够让每一个小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发挥应有的效能。二是确保学习小组之间在整体水平上能力相当,在小组内部能够团结协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后续的合作学习活动开展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三是学习小组要实现动态调整,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和教学内容适当调整,确保小组划分的合理性。
2.2 确定小组学习的任务
结合教学内容确定任务是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效推进的关键,在确定学习任务的时候,教师也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小组学习的任务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既要体现任务探究的难度,又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还要符合学生的能力范围,学习任务设置的太难或者是太简单都会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其次,小组学习的任务必须是基于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培养进行设计的,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根本。如在人教版五年级《循环小数》这节内容在初步认识循环小数的合作任务方面,引导学生列出“400÷75”竖式,并观察计算结果总结三个特点。在进一步认识循环小数的学习任务中,设计“探讨一下像28÷18、7836÷11这样的算式除到哪一位就可以不除了?”“尝试着写出几组循环小数”“如何用简便的记法去表示循环小数?”通过合作任务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究学习。
2.3 明确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引导作用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必须要发挥明确的引导作用,这既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的角色体现。虽然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探究能力,但是对于一些抽象性、逻辑性比较强的内容,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有的时候还是会手足无措,不知道从何处入手进行探究学习。如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节内容的学习探究方面,“意义”“性质”这些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些难度,而且比例相关知识的教学抽象性也比较强,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理清和找到知识学习探究的突破口。
总之,教师必须做好学习小组划分和学习任务确定等工作,发挥引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效的导入到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品质和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51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