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苏州评弹理论研究的传承与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苏州评弹已有400余年历史,广受江浙沪地区群众喜爱。进入新时代后,苏州评弹也与其他曲艺曲种一样,面临着传承发展的问题。加大对评弹的理论研究,探寻评弹艺术的定位、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不仅有利于夯实艺术根基,更能推进江南地域文化建设。本文试从文献研究入手,探讨评弹理论研究的传承和创新问题。
  一、研究历史资料,开掘理论要义
  历代评弹艺术家除留下宝贵的艺术实践外,更生发出许多对评弹发展的理性思维与详细阐述。如在晚清时期即有马如飞始编、后人增补的《南词必览》、王周士的《书品·书忌》、陆瑞庭的《说书五诀》、毛菖佩的《鹧鸪天》、袁榴的《出道录序》和沈沧洲的论述,以及“评弹口诀”出现并流传下来。
  这些笔记、杂录中虽无对评弹艺术的系统表述,但对其艺术定位与表演特征均有不少说明。如沈沧洲曾言,“书与戏不同,何也?盖现身中之说法,戏所以宜观也;说法中之现身,书所以宜听也”;毛菖佩在《鹧鸪天》中认为,“言宜清丽唱宜工,却与梨园迥不同”“登场面目依然我,试卜闲人一笑中”;王周士在《书忌》中表示,“乐而不欢,哀而不怨,哭而不惨,苦而不酸”;“评弹口诀”也有“大书(评话)怕做亲,小书(弹词)怕交兵”“大书全靠劲,小书全靠情”。
  及至民国时期,一些文化工作者在研究中国文学、艺术与戏曲历史过程中,开始注意到在江南民间颇具影响的评弹艺术,并在其著作或文章中做了一些相关的阐释,如郑振铎的《中国俗文学史》,陈汝衡的《说书小史》,赵景琛的《弹词选导言》《弹词考证》,阿英的《弹词小说评考》《女弹词小史》等。当然,这些历史文献对评弹的研究与关注多偏向于史料汇总和介绍说明,对这门艺术本身的理论研究则着墨不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一些有识之士对评弹的历史与资料做了进一步的钩沉与整理,编印或出版了如《三四十年代评弹史料专辑》《苏州评弹旧闻钞》(及其《补编》)《南词必览》《光裕社艺人出道录》《评弹通考》等文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问世的大型工具书《中国苏州评弹社会史料集成》,其凡三卷,360万字,辑录了大量从报纸、杂志、文集、地方志、碑刻、文书、档案、口述史、回忆录、日记、信件、脚本等零散资料中的评弹相关文字,为评弹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史料平台。
  学者陈寅恪曾在《敦煌劫余录》序中,深刻阐明文献资料和学术研究的内在关联。他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因此,充分地利用晚清迄今各个时期重要的历史资料,认真开发其中的理论要义,是我们在新时代推进评弹艺术理论研究的重要举措。
  二、研究学术成果,创探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评弹界学术研究成果丰硕,但这绝非是凭空而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评弹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和升华发展。在这段时间里,各类中央与地方的报刊媒体上均有许多与评弹相关的评论与研究文章,探讨和总结评弹理论的著作也有序出现。这些论著涵盖的学术层面已相当广泛,从本质到特征、从内涵到外延、从编创到表演、从市场到管理,辟拓了评弹发展理论研究之路。
  在这方面,撰有论著者不一而足,然就我观之,最重要的学术成果当来自两位具有代表性的评弾理论家:吴宗锡和周良。
  吴宗锡,笔名左弦、夏史,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间,曾长期担任上海评弹团团长和江浙沪评弹领导小组组长,通过与诸多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的长期合作以及亲身参加评弹的“改旧编新”实践,吴宗锡在精心整理和认真总结评弹艺术的基础上,发表和出版了一系列颇具理论创新内涵的论文和专著,形成了具有重要理论建树的“吴宗锡评弹观”。
  周良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间曾长期在苏州担任戏曲和评弾的文化主管和江浙沪评弹领导小组副组长,积极整理和出版了许多评弹历史文献与重要书籍,对评弹的艺术样式与艺术特征做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撰写和出版了众多的理论文章和著作,对评弹理论研究贡献不菲。
  这两位评弹理论家的文史、艺术修养均十分深厚扎实,其学术观点各成体系,为后来者研究评弹理论提供了一个广阔和深入的发展空间。
  事实上,任何一种理论研究都是积累和渐变的结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虚怀若谷,莫定一尊,正是活跃学术氛围和追逐真理的应有之义。故此,我们宜应在全面传承和研究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礎上,进一步梳理评弹的理论要素,对新时代评弹理论体系做出新的探索和推进。
  三、研究谈艺实录,提升理论内涵
  在历代,特别是当代的评弹文献中,有两类资料值得分外关注:
  一类是评弹艺术家的谈艺实录。这类文献的主要表现形态有三种:一种是评弹艺术家作为作者或受访人发表在各类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等媒体上的心得体会或釆访记录,这方面的资料数量众多,不胜枚举;另一种是汇集多位或一位评弹艺术家谈论本人表演感悟与艺术经验的专题文集或音像制品,如早期苏州市曲艺工作者联合会选编的《评弹艺人谈艺录》与近年由上海评弹国际票房编辑出版的《评弹名家谈艺录》,以及陈灵犀著的《弦边双楫》、张如君与刘韵若编著的《评弹艺人谈艺录》、蒋希均著的《书会悟道录》等;再一种是艺术家作为授课老师或演讲嘉宾,在某种场合发表演讲所形成的文字或音视频实录,如一代评弹宗师蒋月泉的《蒋月泉上课》以及众多知名评弹演员现身说法的《评弹知识讲座》等。这里尤需关注的是为数不多的评弹专刊,如苏州的《评弹艺术》和上海的《评弹丛刊》等,这些刊物保存了一大批重要评弹演员的谈艺实录,特别是其中诸多老一辈艺术家和流派创始人的艺术体验和总结文章,更具有不可再生的重要文献价值,为今人研究评弹艺术理论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宝矿。
  另一类是评弹艺术家的人物传记。这类文献的主要表现形态有两种,一种是评弹艺术家自己撰写或自己口述、由别人记录整理而成的传记,如唐耿良口述、唐力行整理的《别梦依稀》,胡国梁著、黄鹤英整理的《我的评弹梦》,蒋云仙口述、唐力行等整理的《凌云仙曲》等;另一种是由别人釆访、调研并最终成型的,如唐燕能的《蒋月泉传》,万鸣的《严雪亭评传》,潘讯的《徐丽仙传》《金丽生》《邢晏春·邢晏芝》,费三金的《周云瑞传》、周巍的《朱慧珍传》、朱寅全的《盛小云》,以及苏州市曲协评弹表演艺术传承研究会等编撰的、涉及众多知名的老一辈艺术家的《苏州评弹艺术家评传》等。这类传记性文献因是由艺术家本人亲述或经别人详细调研所得,在个体艺术运行的纵向时空上具有延绵的线形结构,因此能较为全面和准确地反映评弹名家表演艺术的演变脉络与艺术真髄,较之分散的点结构谈艺录,更具理论研究价值。
  当然,从哲学角度视之,上述两类评弹文献在主要意义上尚停留在经验层面。所谓经验,乃指人们在与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它直接反映了当事人在其所生活的特定时空条件下所形成的某种知识和技能。因此,经验在本质上是一种个体的感性认识,难以达到跨越时空而普遍适用于各种个体的理论层面。因此,对于评弹理论研究而言,不能简单地将某一艺术家所谈论的个体艺术感悟,当成普遍性的艺术规律来定位,而必须从众多个案的艺术经验集群中,透过表演现象抓住艺术本质,抓住演员与角色和观众、“跳进”与“跳出”、想象与表现、语言与音乐、形体与心理之间等内在的逻辑关系,着力探寻并抽象出评弹艺术演绎和表演各种不同的时空背景和人物形象的普通规律和演变轨迹。唯其如此,我们才能不负新时代传承和创新评弹理论研究的历史使命。
  (责任编辑/马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63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