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学习效能感内在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学习效能感是增强学习内生动力、提高学习自主性的重要心理因素。从学习效能感的内在影响因素入手,创建以生为本、师生互动的课堂学习,培养积极归因模式、注重自控力、自我价值感的多元化培养,将有助于全面促进高职生学习效能感的提升,进而改善高职生日常学习行为,培养高职生良好学习品质。
关键词:高职生;学习效能感;内在影响因素;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1-0194-03
Absrtact: Learning efficacy is an important psychological factor to enhance endogenous motivation and improve learning autonomy. Starting from the intrinsic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earning efficacy, creating a student-oriented, interactive classroom learning, cultivating positive attribution model, emphasizing self-control and pluralistic cultivation of self-worth will help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learning efficac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n an all-round way, and then improve their daily learning behavior and cultivate their good learning quality.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learning efficacy; internal influencing factors; promotion strategies
對高职生来说,高学习效能感是增强学习内生动力、提高学习自主性的重要心理因素。探索影响高职生学习效能感的内在影响因素,探析提升高职生学习效能感的策略与方法,对于推进高职教学改革,提高高职课堂教学效果、改善高职生学习过程,培养高职生良好学习品质,提高高职人才培养水平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学习效能感的内涵及当前高职生学习效能感的发展现状
学习效能感亦称学业自我效能或学习自我效能,是个体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或进行某项具体学习活动能力的预期和判断。学习效能感影响着学生对学习任务的选择和期望水平,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有着直接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影响着学生对学习行为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及自我强化过程,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1]。
研究表明,当前高职生学习效能发展普遍偏低,这种低学习效能感已经严重影响了高职生的日常学习行为[2]。主要表现为:学习不自主,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本科院校的图书馆自习室人满为患,高职的图书馆自习室人烟稀少;学习不自觉,目标迷茫,缺乏规划,即使面对差的成绩也容易无动于衷,习以为常;学习不坚持,很多高职生也会制定一定的学习目标,可往往很难坚持,缺乏毅力;学习不热情,学习倦怠感强,对学习疲于应付,缺乏心智投入,甚至一些同学连参加社会实践、参加社团活动的热情都没有。
二、高职生学习效能感发展的内在影响因素分析
对大学生学习效能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但无论是外在因素还是内在因素,都要通过个体的内在发生作用而产生影响。综合以往研究以及对当前高职生学习效能感的发展现状,我们认为学业成功体验、归因方式、情绪调节效能感是影响高职生学习效能感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
(一)学业成功体验是影响高职生学习效能感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定的成功体验会让个体感受到力量,感受到自己可以,进而在评估未知的行为过程中会更为确信、有一定的把控性,也会变得更为勇敢和自信。对于青少年来说,成功体验可以来自诸多方面,不同的成功体验都或多或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习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但在当前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学业成就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核心关注点。不得不承认,无论是整个社会大环境,还是学校和家庭的小环境,都异常关注青少年在学业成绩上的表现。学业评价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也最为核心的外在评价,这种外在评价必然会通过个体的认知体系转化为个体的内在评价。学业成绩好的同学在获得老师、家长和同学的积极评价和认可的过程中很容易形成对自己的积极认知,形成较高的效能期望,进而容易形成较高的学习效能感。因此,可以说,学业成功体验是影响学习效能感的关键因子。我国本科生的学习效能感明显高于高职生就充分验证了这一观点。我国的招生制度决定了进入高职的学生大多是长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很多同学有长期的学习挫折体验,因学业成绩所获得的认可较少,对自我容易形成消极认知,对自身的效能期望也较低,因而自我效能感较本科生普遍较低。而在高职生群体内,仍呈现出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学习效能感偏高的现象。这些都充分证实了学业成功体验对高职生学习效能感形成的关键影响。
(二)归因方式是高职生学习效能感发展的制约因素
归因是指对别人或自己所表现的行为的原因予以解释的过程,归因方式制约着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发展。以往研究认为,自我效能感与归因存在着双向制约关系[3]。在寻求困难问题的解决策略时,学习效能感高的人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因此面对失败会更加努力,表现出很强的坚持性,而低效能感者则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因此面对失败时灰心丧气,容易放弃目标。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成功时多进行能力和努力的归因,或在失败时多进行努力的归因,将有利于个体自信心和能力的发展。高职生的学习效能感普遍偏低,他们往往将学业不良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对学业挫败感到无能为力。例如一些高职生对数学、经济学、英语等课程感到听不懂学不会,就会选择彻底放弃,从不听课,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完全不具备这方面的学习的能力,付出再多努力也是白费。这种归因现象在高职生中相当普遍,严重制约了高职生学习效能感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高职生的学习行为。 (三)情绪调节效能感是影响高职生学习效能感发展的调节因素
情绪调节效能感是个体对自身能否有效调节情绪状态的一种信念,它是个体对自己情绪调节能力的一种主观感受,而不是能力本身,反映出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这种自信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习行为的选择,而且还通过影响认知、动机、决策和情感等而间接地作用于学习行为[4]。李秀娟(2014)研究了高中生的情绪调节效能感与学习投入的关系,指出情绪调节效能感与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5]。
高职生的情绪调节效能较弱,主要表现为情绪自控力发展较弱。在对116名高职生访谈研究中发现,有76%的同学心理压力源来自于自我的情绪控制力偏低。就是這些同学明明知道需要专业学习、需要英语考级、需要制定计划等,但却很难约束自己去完成。他们内心很清楚需要应对考试,但却很难捧起书本看书,大量的时间消耗在网络上,而过后又觉得自己不够好。这种情绪调节能力的匮乏直接影响了其自控力的发展,降低了高职生的学习选择行为,也进一步降低了其从学习行为中获取成就体验的可能性,限制着其学习效能感的发展。
(四)自我价值感是影响高职生学习效能感发展的动力因素
个体的自我价值感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不断得到外在的和内在的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反馈而逐步形成的。自我价值感越高的人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和选择过滤则会更加积极,其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评价和调节能力的评价也将更高。对处于青年初期的高职生来说,保持较高的自我价值感是他们的一种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会促使个体通过提高技能或赢得他人的赞赏来提升自我价值感,必将会促进个体学习效能的发展,成为学习效能感发展的动力因子。
但对于部分高职生来说,这种内在上升的动力却往往因不当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而备受压抑。例如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常见的不当比较就是典型的负面因素。部分学生长期被置于处于下风的成绩比较当中,导致自己也认为自己不行,各方面不如他人,不敢去竞争,不敢去表现,怕被他人笑话等,也就放弃了很多机会去锻炼。锻炼的少了,能力得不到提升,内在需要无法满足,最终导致自我价值感更低,学习效能感更低。
三、高职生学习效能感的提升策略
提升高职生学习效能感可以通过不同路径进行,而从内在影响因素着手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以内在影响因素为切入口,打通到达学习效能感的各类脉络,必然可以有效提升高职生的学习效能感。
(一)以生为本、师生互动,增加高职生课堂学业成功体验积累
进入高职的学生在长期的学业成绩比较中往往占据劣势,因学业成绩所获得的认可较少,在学业评价上积累了过多的负性评价,学业成就体验积累匮乏,对自我形成消极认知,对自身的能力产生怀疑。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就需要高职院校真正打造以生为本的师生互动式课堂。一方面,以生为本,就是在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组织上,高职教师要充分考虑高职生学习和接受能力,遵循最近发展区规律,结合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特点,选择恰当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互动式就在于增加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增加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次数,鼓励学生表达见解,给予学生恰当、积极的评价,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变得自主、自觉,能够投入更多心智能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真正做到乐学、好学、能学、会学,进而提升学习自信力,同时积累更多的学业成功体验,消除长期以来的学习挫败感,提升学习效能。
(二)重塑认知、积极培养,促进高职生积极归因模式发展
正确的学习认知是推动高职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内部驱动力。面对学习困难,只有认为自己能学会,才可能会付出更多心力去努力。面对当前高职生普遍存在的学业困难,高职院校需要研究基础学科教材的难易度与高职生接受水平的匹配度,让高职生在第一年的基础学习中不会受到很大挫折,同时着力培养学习方法,让高职生学会学习,感受到只要付出努力就可以有收获的体验,促进他们对自我学习能力的信心。在各专业学科学习上,教师需要经常梳理学科难点,了解学生无法及时掌握的知识瓶颈,并能够及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分析原因。当学生取得一定的学习成果时,能够帮助学生理性分析,科学合理地总结学生的成功原因;当学生学习成果不佳时,也能给予合理解释,而不是贬低学生的学习能力。总之,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高职生积极的归因倾向,对他们的学习进步作努力方面的归因,使他们感到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进步;对他们的学业失败作努力不够、学习策略不当方面的归因,不断敦促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调整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成绩。只有不断引导高职生对学习作内在的可控的归因,帮助他们从自身寻找学业成败的因素,并不断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才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降低对未来成功的期望,从而不断发展出积极的归因模式,有效提高学习自我效能感。
(三)注重情绪、因材施教,激发高职生自控力发展
情绪作为一种与人的切身需要和主观态度密切相联的,并且具有体验、生理和行为多种成分的心理活动,具有着重要的动力功能、调节功能和人际功能。情绪状态影响着学生对学习行为的投入度和坚持性,情绪调节能力强的人自控力也会比较高。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作为教师,要充分理解我们的高职生文化基础弱,在长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学习认可少,消极情绪体验多,他们非常缺乏学习好奇心、学习热情。面对这种情况,要想重新唤起他们的内在学习动力,就要增加他们的积极情绪体验,提高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对于他们在学习上的进步能够及时给予鼓励和欣赏,对他们在学业上的困难能够及时关注,及时帮助解决,不让学习困难越积越多,使他们能在学业方面不断自我肯定,从容应对,不断积累积极情绪体验。在生活中,教师也需要关怀学生,帮助他们合理应对因人际交往不良、失恋、家庭变故等因素而造成的情绪困扰,提高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保持较好的情绪状态,保持对学习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控制能力。 (四)尊重个性、关照差异,促进高职生自我价值感提升
保持较高的自我价值感是青年大学生成长的内在需要和动力源泉。大学生往往会通过扩展知识、提高技能、优化自我表现、赢得他人赞赏等来提升自我价值感。对于高职教师来说,在教学、管理、服务、实践等育人过程中,都需要能够充分尊重高职生的个性特点,關照高职生与本科生的差异,理解他们在学科学习上的能力差异、自控力差异等,能够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教育和指导,让他们能够对自身的个性、能力有更加全面的认知,能够敢于自我挑战,自我突破,进而不断实现自身潜能。让他们不仅能通过课堂学习获得真实而丰富的成功体验、也能通过普及性实践活动获得良性的生活感悟,在日常管理和生活过程中自我管理能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自我成长能够有更广阔的空间,从而获得更多认可、尊重、欣赏,并进而不断转化为内在的自我认可、自我尊重和自我欣赏,从而有力促进其自我价值感的大力提升。
(五)分类指导、多元培养,全面促进高职生学习效能感提升
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各类学生应实行分类指导,充分利用高校的多元化培养平台,让高职生在各类平台的学习成长过程中都能受到指导,获得更多的正面评价,充分积累更多的成功体验、形成更加积极的归因模式,增强自控力发展。例如,对于校、系、班级的各类学生干部,一方面教师要进行培训和指导,教会他们工作的原则、方法等,另一方面在他们组织各类活动时要经常给予欣赏和肯定,即使有些工作做得不够到位,也应更多以鼓励为主,将他们努力不够或工作策略不当等作为归因的理由,使其在归因方面会慢慢趋向于自我肯定,有效促进学生干部形成积极的归因模式,促进他们学习效能感的提升。对于更多普通学生来说,指导他们参加各类第二课堂活动,通过活动增进交往、锻炼能力以获取更多的成功体验,并通过活动来调节情绪、增加自控,体验更多的存在感、获得感和成就感,促进他们自信心的提高,进而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此外,还可以充分运用校企合作、实践实习类平台,让同学们在实际的操作、现实的工作过程中积累成功体验,激发学习热情,提升学习效能感。
参考文献:
[1]答会明,席丽,豆宏健.10年来我国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9):54-57.
[2]姬慧.关于高职生自我效能感的调查与比较探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0):28-31.
[3]张学民.动机定向、成就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2007(3):48-51.
[4]汤冬玲,董妍,俞国良,等.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一个新的研究主题[J].心理科学进展,2010(4):598-604.
[5]李秀娟.高中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的关系探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4(8):16-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67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