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难,当前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是:学生深感可写的素材少、教学形式化;文本思想僵化;忽视学生思维的年龄特点,学生的写、教师的教都有相当大的精神压力。作文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指导学生积累,丰富词汇量、多读多练,指导学生“会”作文,提高兴趣、让学生从作文阴影中走出来,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本人结合自己多年农村语文教学的经验,就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充分培养想象能力,激发写作兴趣
想象是科学的翅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离开了想象就写不出好文章。当前农村小学生与外界接触很少,信息闭塞,阅读面狭窄,想象力匮乏,写作的生活素材也不够宽泛。如何因地制宜地营造轻松的写作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呢?我们需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培养想象力。学生只有对写作产生兴趣,想一吐为快时,才会把写作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加强教材中课文的积累背诵,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多读一些经典儿童文学,学会观察体验自己以及周围的实际生活,把自己经历的觉得有意义的事情随时以日記的形式写下来,勤动脑勤动手,从日常生活中开发丰富的想象力,发掘自己的发散思维,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一定会自热而然地得到锻炼和提高。
农村学校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学实践表明,鼓励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积蓄素材,掌握技巧;历练学生倾吐真话,表达真情的写作训练,十分有利于学生释放个性,放飞心灵,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二、在日常教学中指导学生积累,丰富词汇量,逐渐学会运用自己的语言去写作
语文课程应该重视丰富语言的积累,发展思维。”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积累词汇是很重要的。古人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地积累新的词汇,才能为自己作文的创新打好基础。可以从课外阅读、背诵课本中精彩语段,精练诗文、从日常生活中的见闻去引导学生积累词汇。
曾记得上师范学校时,一位师范文选老师看了我的作文后评价说我的文章乍一看感觉文学功底相当不错,但是我运用的都是别人的语言,尽是些大话、空话。当时我很沮丧,甚至好几天想不明白,语言难道我们的没有作家的好吗?我们自己哪里有语言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终于悟出了清新、个性化的语言是我们心灵的飞跃,也是一个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一个作家如果没有自己个性化的语言就不能引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提倡打破常规思维,推陈出新。因此,鼓励学生运用自己语言写作尤为重要,我们记下的、积累下的语言都是别人的,当一个学生的语言极大丰富时,他就会去创造性地学会使用自己的语言去写作,展现自己的风格,走自己的写作之路。笔者认为,运用自己的语言去写作从小学就应该开始培养。
三、作文创新能力应从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和写话开始抓起,让孩子乐于向别人表达自我
我们农村学校教师在三年级开始指导学生作文时不难发现,孩子们本来口头叙述的是比较真实的感受,写到纸上就变成了大话、空话甚至假话。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大部分教师轻视了一二年级的学生写话,平时不鼓励和指导启发学生写话。其实低年级的写话是学生作文的基础和前奏,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触和所感简单地真实地记录下来,学会看图想象和构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为三年级学生作文浓厚兴趣和想象力的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埋下启蒙的种子。
四、结合实践积累写作素材,感受生活,从审题和选材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有感而发,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让学生结合生活、学习等实践,写自己有亲身体验和深刻感受的事物。我们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生活的快乐。这样,我们就会经常在作文中发现学生灵动的思想,天马行空的想像,丰富有趣的语言。学生的作文也就会不断地改头换面,不断地产生创新的火花。可以让学生坚持写练笔、摘录好词佳句,积累和搜集写作材料,提高分析能力,创造性地选择材料, 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能够多角度地深入挖掘材料的内蕴意义。
在审题立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教会学生审题时,把作文的题目看作是一个点,这个点可以是作文中的某一句话、一个意向、一个缩影等,在作文时要以这个点为切入点向更深的方向延伸,才能写出有深意、有创意的作文来。在立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本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法,即让学生从角度的多方面进行思考,从而选取最佳立意。
五、杜绝作文教学的形式化,拉近文本之间的距离,降低作文要求,从学生年龄思维特点中培养创新能力
许多农村学校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面对开放的习作内容仍沿袭以往的教学方法,可谓是穿新鞋走老路。过高地看重作文内容的思想性,重形式,轻内容,一直走不出范文的框架,拔高要求,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作文教学变得沉重,学生感觉很累。我们应以学生的年龄特点降低小学生作文要求,把学生的视野引向身边的生活、引向社会,从生活中得到感受和启发,写出的作文才会有创意。
总之,农村学校作文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中。创造一种民主、愉悦的氛围,采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注重儿童心灵的开放,使学生重视积累,拓宽选材,以写“真”为基础,给学生以充分的想像空间和张扬个性的自由,让学生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写出具有自己风格的作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80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