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油藏开发方式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致密油藏因其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地层非均质性强等原因,开发过程中一直存在着采收率低、单井产量低、注水效果差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试采区开发历史及开发现状的分析,总结以往开发经验,提出一种更有效的开发方式以供讨论。
关键词:致密油藏;油气田开发;水平井体积压裂
试采区管辖3号、4号区块,总面积544.59km2。开发的延长组油藏低渗、低孔、低效、非均质性强,属于典型的致密油藏区块内目前共管理4片注采井网:塔10井组(长61、长62)油藏、塔10井组(长3、长4+5 )油藏、午60井组(长6、长7)油藏、塔14井组(长6)油藏。但是4片井网的单井常年均处于低产低效的不利状况,存在着有油采不出、注水不见效等诸多问题。
1 区块储层及岩性特征
1.1 储层特征
该地区延长组主要为一套灰色、灰黑色粉砂质─细粒长石砂岩、极细─细粒长石砂岩、细粒长石砂岩,具有含油率高、天然裂缝发育、厚度大、资源丰富的特点。其储层典型特征为:①储层致密、渗透率超低;②微裂缝发育;③有机质丰度高,厚度大;④岩层脆性系数高;⑤油气主要有吸附态和游离态2种赋存状态。
1.2 储层物性
该地区主要储层长6平均孔隙度9.85%,最大孔隙度13.63%,最小4.64%;平均渗透率0.346×10-3μm2,最大渗透率4.970×10-3μm2,最小渗透率0.004×10-3μm2。
1.3 岩石学特征
长6储层长石(硅酸盐)含量44.22%,石英(二氧化硅)含量27.58%;胶结物含量13.26%,主要为水云母(6.85%)、铁方解石(3.79%)、绿泥石(1.49%)。颗粒分选中─好,中─差,粒径细;孔隙─薄膜型、加大─孔隙型胶结,颗粒磨圆度为次棱岩,脆性系数高。
综上所述,试采区储层属于典型的致密油藏。
2 试采区开发现状分析
2.1 塔10井组(长61、长62)油藏
①区块现状:区块目前日产液水平7.34m3,日产油水平4.23t,单井日均产油0.33t,综合含水31.2%,平均动液面1031m。注水井单井日注水平52.35m3,月注采比32.89,累计注采比19.58;②开发现状:本井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油层能量低,注水见效不明显。目前累计注采比为19.6。今年测得注水井塔110-01周围压力保持水平在254.1%,而油井压力保持水平平均为71.4%。
造成注水见效不明显的原因有:①地层非均质性强,注水井一個射孔段中存在2-3套物性不一致的岩层,严重影响油藏油、气、水的渗流及油气采收率;②个别注水井射孔段内存在1-2m的泥岩夹层,导致层内连通性差。
2.2 塔10井组(长3、长4+5)油藏
①区块现状:区块目前日产液水平2.06m3,日产油水平1.40t,单井日均产油0.16t,综合含水19.1%,平均动液面1038m,注水井单井日注水平11.20m3,月注采比5.84,累计注采比2.35;②开发现状:本井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油层压力保持水平低,注水井座封失败,目前日注水11.20m3,注水量不足,影响油层能量补充。
2.3 午60井组(长6、长7)油藏
①区块现状:区块目前日产液水平1.52m3,日产油水平0.90t,单井日产油0.18t,综合含水29.5%,平均动液面1108m,注水井开井1口,单井日注45.30m3,月注采比34.36,累计注采比3.72;②开发现状:本井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油层地层能量已严重不足,注采比高,注水不见效。
井底流压平均3.76MPa,也存在流压控制过低,引起油井脱气半径扩大使液体在油层中渗流条件变差,对油井的正常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同时造成地层能量损失。
2.4 塔14井组(长6)油藏
2.4.1 区块现状
区块目前日产液水平1.39m3,日产油水平1.02t,单井日产油0.34t,综合含水17.8%,平均动液面1023m。注水井开井1口,单井日注35.50m3。月注采比26.37,累计注采比5.50。
2.4.2 开发现状
本井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油层地层能量已严重不足,压力保持水平只有40.9%。另外井底流压平均4.08MP,流压控制略低。
综上所述,试采区内所有区块均具有以下开采问题:①注采比高,注水不见效;②油层地层能量不足,单井低产低效;③井底流压控制困难,使得渗流条件变差。
3 水平井体积压裂开采方法在试采区的应用
针对上述问题,试采区采取了新的开发模式,即水平井分段体积压裂开发方式。
分别在长6层、长7层投产了C6、C7两口水平井,两口水平井均采取了分段体积压裂的大型措施。
水平井体积压裂法开采致密油藏时,与直井相比,因为其泄油面积增大,导流通道变多,一口水平井相当于十几口甚至数十口直井的有效沟通储集层的面积,单井产量也应该是直井的十几倍。
实际生产过程中也确实证明的这点。
水平井分段体积压裂开发方式的模式确实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4 总结和认识
水平井分段体积压裂的开发方式有效的解决了采收率低的问题,但是该开发方式随着开发的深入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产量递减很快,稳产就成了今后开发的关键。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通过生产实践去总结、去分析、去解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24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