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音乐鉴赏如何“接地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中音乐鉴赏不纯粹是面向高雅音乐的学习过程,从教学的角度来看,音乐鉴赏需要更好地以学生的实际为基础,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进而更合理地抵达鉴赏的教学彼岸。于是,“接地气”就成为音乐鉴赏教学的一个良好隐喻,基于这个隐喻,可以让高中音乐教学获得更好的理解。
  关键词:高中音乐;音乐鉴赏;学生实际
  音乐鉴赏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鉴赏从名称上来看,常常给人高大上的感觉,认为鉴赏就是带着艺术的眼光去研究高雅的音乐世界,这样的理解有其合理的一面,在现实世界中的音乐鉴赏,确实是阳春白雪,需要鉴赏者带着高雅的情境沉浸其中。但对于音乐鉴赏的教学而言,却又不全然如此。甚至可以认为,如果纯粹的带着阳春白雪的心态去鉴赏音乐,那是走不进教学的世界的。更多的时候需要“接地气”,才能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音乐鉴赏的教学隐喻
  笔者一直以为“接地气”对于音乐鉴赏教学而言是一个极好的教学隐喻。教学是需要隐喻的,好的隐喻可以让教学获得最直接、最科学的认知,接地气是接学生的地气,即基于学生已有的音乐基础及音乐认知能力去实施音乐鉴赏的教学。基于这样的认识,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就与音乐鉴赏之间形成了一个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于是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就有了为音乐鉴赏做准备的一种意识,这种意识将整个高中音乐教学衔接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同时,基于“接地气”的音乐教学隐喻,还可以让音乐鉴赏更多的具有学生主体的意味。音乐鉴赏与音乐鉴赏教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前者是纯粹的音乐领域的行为,而后者是面向高中学生的,是为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服务的。因此,音乐鉴赏可以说是引导学生站在原有的音乐世界的土地上,仰望音乐之美的星空的过程。显然,站在原有的音乐土地上,就是“接地气”的真实含义,而仰望星空则是指向音乐鉴赏本身。
  在这样的关系构建中,我们可以充分地认识到这一教学隐喻的意义,即音乐鉴赏是面向学生的音乐鉴赏,是学生在进行音乐鉴赏,是学生在原有音乐基础上去对更高水平的音乐的寻径之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而从教学的角度来看,这个主体主要体现在学生自身的音乐基础与鉴赏能力上,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在鉴赏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合理的鉴赏方向与能力指引。
  以生为本的鉴赏途径
  研究至此,可以发现接地气的本质含义,其实就是将课程描述中的以生为本,变成实际教学中的具体行为。
  创设音乐鉴赏的比较情境 音乐鉴赏的起步阶段,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将学生引入“鉴赏”的大门,这仍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音乐水平与鉴赏能力来进行,笔者所用的策略很简单,就是给学生创设一些可供比较的情境,以让学生在比较中获得音乐鉴赏的基本认知。比如说,在“黄河大合唱”一曲的欣赏教学中,笔者首先给学生呈现了一段没有声音的视频,视频中显示的是华北军民抗日的情形,结果学生在受到画面刺激产生热血沸腾的情感时,就有了一种强烈的需要声音刺激的想法;这个时候给出什么音乐呢?为了扩大学生的音乐感知,笔者给出一段流行音乐,结果学生听了之后强烈地感觉到不伦不类,于是再将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呈现给学生,学生就能感觉到一种完美的匹配,从而形成了一个认知,那就是音乐总是有着具体的情境支撑的,同时,不同的音乐又能够给人营造不同的情怀,而这恰恰是音乐鉴赏教学的入门关键。
  突出音乐鉴赏中的“聽” 音乐本质上是听觉的艺术,因此,音乐鉴赏的教学中要特别强调“听”,听的最直接的理解就是音乐信息从听觉通道的输入,最高的境界就是听出音乐所表达的含义与思想。笔者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常常给学生提中国古代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之交,而“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之所以成为千古佳话,就是钟子期“善听”。对于我们高中学生而言,虽然不可能达到钟子期那样听的境界,但在音乐鉴赏的学习中,还是要努力让自己进入鉴赏之门的。毕竟,音乐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独特描述,这种描述是用音乐这种语言书写的,音乐鉴赏应当成为高中学生的素养组成部分。
  强调音乐鉴赏的精神意蕴 音乐鉴赏又不能完全只是“听”,还要“想”,所谓的想,就是能够根据音乐情境,想象出音乐所想描述的画面,或将音乐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形成一幅基于音乐同时又属于自己的音乐场景,这是音乐鉴赏的一种较高水平,同时又是切合高中学生精神需要的有益之举,是音乐鉴赏教学的重中之重。在笔者的教学中,常常结合课程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去设计不同的音乐鉴赏课,较好地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音乐鉴赏的学生视角
  如同前面所强调的一样,音乐鉴赏最终是面向学生,由于音乐学科没有明显的考试压力,因此可以更好地在面向学生这一块做出自己的努力。建立面向学生的音乐鉴赏教学视角,意味着鉴赏领域的一些高雅音乐,要更好地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结合起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音乐教师更多的研究学生的音乐基础,更精致地研究学生的精神需要,然后思考如何基于这样的出发点,以迈向音乐教学的真正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38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