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学数学的学习都是基于计算活动的开展而进行的,许多数学问题的解答都依赖于数学计算,所以小学计算的教学始终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所以计算能力的掌握对于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格外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的锻炼,让学生真正掌握计算能力才能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文章对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方法
一、注重情境教学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的,所以一定要进行有效的教学让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和计算能力得到提高。情景教学的运用就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进行计算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其实是最好的老师,而小学生有本身具有独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中合理的融入一些情景教学就可以很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习热情,学生在课堂上就能紧跟教师的步伐,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中,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仅仅只局限于课本,还能在生活中感受到數学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讲解一个应用题时可以这样进行假设:“小明和妈妈一起到公园玩,买了一张儿童票和一张成人票,儿童票单价15元,成人票单价30元,还买了10元饮料,请同学们计算一下一共花费了多少钱?”这样的计算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生活化的,因为每个学生几乎都在生活中体验过这样的场景,所以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就能够比较轻松,同时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就能在练习中有意识的去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课后练习中也要把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重点,在课前就要准备好自己的教学计划,适当的进行一些生活情景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和教学效果。
二、灵活应用算理
数学的知识点和一些计算问题大多数都是比较抽象的,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在进行一些问题的讲解和分析时就要善于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抽象的问题通过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学生就更容易接受。例如,学生在课本里遇到的应用题,同学们要去公园里秋游,要集体坐车过去,一辆车可以坐8名同学,班上一共40名同学,请问一共需要几辆车?对于还没有学习乘除法的学生而言,这个问题会比较抽象。所以教师在讲解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把问题具象化呈现给学生,可以抽40个学生,让学生8个人为一组,自然而然的学生就可以看到最终的答案了。让学生在这样的具象化的学习中,明白计算法则,等以后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可以更加轻松的进行解答了。所以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数学计算时,并不一定要学生算对最后的答案,让学生灵活的掌握计算的算理才是最重要的。
三、引导错题分析
其实学生在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的就要不断进行实践,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知识掌握能力进行检验,在不断地去接触各种题目练习自己的计算能力。因为小学生在数学方面掌握能力欠缺,不够细心,所以就容易在计算方面犯一些错误,但是这些错误不因该被忽视,学生老师都应该重视起来。教师在教学时要及时引导学生的错题分析,让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内容及时进行巩固,对学生经常犯的一些错误及时进行集中,对错题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消化和理解,防止学生在下一次遇到同样的题目时再犯错。小学数学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细节问题,在平时的练习中就给学生们灌输卷面整洁、做题要细心的思想,让学生养成细心做题的好习惯,这样也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的犯错率,促进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养成良好习惯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让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就要在平时的计算练习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其实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跟着教师的步伐,都理解了教师讲授的计算法则和算理,只是在真正自己独立进行计算时,因为粗心大意或者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计算出错。所以教师要认识到这一问题并且用好的方法解决,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让学生在计算时的犯错率降低,就要从学生的主观意识出发。教师对学生进行计算时要严格把关,教导学生一定要认真审题,注意力集中去看准确每一个数字和运算符号,在脑海中思考好计算方法,在下笔进行运算,才能有效的减少错误的发生,计算的正确率也才能得到提高。
总结:
综上所述,要让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发展的更好,小学阶段的数学计算能力一定不可忽视,所以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一定要致力于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掌握好扎实的计算法则和算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获得计算的规律,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薛敏.浅析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2).
[2] 李晓燕.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J].读与写(上,下旬),2015,(21).
[3] 尤友忠.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J]. 新课程·上旬,2016,(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49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