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改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随之而发展,如今我们处于信息化社会大环境中,学校也开始对信息技术教育也越来越关注,因为信息技术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自从实施新课改以来,人们更加关注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我国实施信息技术教育没有其他先进国家早,导致我国这方面发展也比较缓慢,因此,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以及理论研究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尤其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具有很多显著的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基于新课改详细分析与讨论当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所具有的问题,同时指出采取对应措施来改进。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信息技术;问题;对策
  几年来,我国每一个学校均围绕新课改在实施教育,针对中学教育来看,教学课程很多,其中有一个课程能够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即信息技术课程,基于新课改,人们对信息技术课程也越来越关注。如今,社会的发展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尤其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社会发展更加迅速,信息技术就像催化剂一样。信息技术对我们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课程标准理解不够透彻
  根据新课改可知,学校通过实施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除此之外,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使其关系越来越融洽,基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宽,同时提高学生的意识,使其越来越懂得如何去创新。但是,大部分教师在理解新课改的时候比较片面,尤其对新课改的要求没有达到深刻理解,这样一来,老师教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仅仅关注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而没有重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比如,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思考能力、学生的决策能力等[1]。
  (二)没有充分掌握学情
  据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大部分学校的中学生的基础存在差异,尤其信息技术,学生的基础更存在差异,他们的学习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学生学习的好坏也不一样。从实际教学来分析,这些不同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学生因基础不同导致能力的不同,尤其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各有千秋;其二,学生因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各个方面的能力也不同,尤其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不一样;其三,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养,因学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使其信息素养也不一样。以上这些方面,一些教师从来就未关注过,所以,在实施教學过程中,往往做不到因材施教,大大降低了教学的质量。
  (三)教师没有充分研究和理解教材
  学校教育以教材为根本来实施,不论主科还是副科,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均以教材为主导来进行的,对于信息技术教育也不例外,教材作为一个重要的工具。尤其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教材是必不可少的。另外,教材还是一个重要的依据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需要老师加大力度去研究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未实施新课改之前,各个学科的教材不会及时更新,老师只要讲过一次课就不用再研究教学任务等有关目标,自从实施新课改之后,中学课程教材均发生改变,尤其中学信息技术教材变化更大,基于此,老师在教学之前往往不看教材就开始写教学设计,即便看教材也是敷衍了事,根本没有投入精力去深究[2]。
  (四)教学评价比较模糊
  根据新课标的内容可知,学校之所以实施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尤其学生的评价能力,一旦学生这项能力提高的话,他们不仅能够科学合理地评价整个教学过程,还能更好地评价自己学习结果,以及准确评价整个信息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等。但是从实践过程来看,大部分教师仅仅关注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是否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是否达到目标,他们对新课标教学评价的具体要求没有做到深刻理解,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仅仅对总结性评价方案给与了关注,这样一来,老师在教学中形成比较严重的功利性倾向,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不会及时关注信息活动的整个过程。
  二、新课改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出路
  (一)教师应改变思想观念,掌握新课程理念
  随着信息技术社会的发展,我国积极实施新课改,学校教育均取得新的进展,对于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要想取得更大的进展,首要任务是转变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思想观念,只有转变观念才能更加有效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老师的教育观要具有全、新的特点。为了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首先从教学过程开始抓,比如,确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同时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加入到老师设计的活动中来,对于教师自身而言,自身的角色与地位要及时掌控好,另外,老师不要替代学生学习,也就是老师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解决遇到的问题[3]。
  (二)掌握学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中学阶段的老师,在教学学科课程的时候均需要精心备课,这样做的目的是想更加有效地教学,同时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也不例外,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要想达到理想目标,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包括:及时把握学情,仔细研究教材。其中,老师要及时把握学情,这就需要老师走进学生,从而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再有,老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的真正内涵,从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取适宜的方法来进行,最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最终带动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基于此,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也尤为关注。自从实施新课改以来,信息技术教育被人们给与关注。对于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开展此门课程没有其他先进国家早,导致我国这方面发展也比较缓慢,因此,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以及理论研究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尤其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具有很多显著的问题有待解决,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提高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措施,针对遇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从而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与此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越来越愿意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最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姚舜. 新课改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4(23)毕春华. 新课改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2)
  [2]李宝尚. 浅谈新课改下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4(16)
  [3]符银儿.新课改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8(05):113.
  [4]冯伟.新课改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8(11):141.
  作者简介:孙太然,1982年出生,男,2005至2010年在沅陵六中任教信息技术,2011至今在湖南省棋坪九校任教信息技术。2004毕业于湖南省怀化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61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