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调”有味课堂,追寻有效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总会听到学生对数学课有这样的感受:数学课枯燥无味,一点都不好学,想说爱你不容易……因此,在课堂上,学生总是很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数学应用意识非常淡薄,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数学课堂上,怎样才能让学生对那些硬邦邦的数字、死巴巴的公式和没完没了的计算感兴趣呢?这就需要我们一线的数学教师讲究方法,追寻有效教学,认真“烹调”有数学味的课堂,点燃课堂激情,亮出数学美味,讓学生在课堂上“乐中求知”,品味数学课的情趣。
一、融情激趣,注入探究动力,引发情趣味
小学生情感丰富,对教师的言行举止特别关注,对教师的情感往往化作了对其学科的情感。“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数学课堂上,我们教师要把乐观、热诚、幽默带进课堂,以丰富的情感魅力去感染学生,通过生动的语言,爱抚的动作,信任的眼光,慈祥的态度、温馨的鼓励,恰如其分的赞语来弹拨学生心弦,引起学生的“情意共鸣”。
教学和谐情为桥。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情感活动的过程。如今的数学课堂流行裹上情境的外衣,学生往往被华丽的情境所吸引,忽视情境背后蕴含的问题和数学意义。所以,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儿童不同年级的心理特点,巧用多媒体,善于创设与知识密切相关的情境,才是有数学味的教学情境。如创设游戏式情境,以“乐”激趣;创设活动式情境,以“玩”诱趣;创设操作式情境,以“做”引趣等等,从而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注入探究动力,实现情感的有效激发与升华。
二、巧拨妙引,诱发自主探究,品味数学味
1.拨动“有效问题”之弦,激发探究欲望
“好问”是儿童的天性,有了探究问题的提出,学生就有了探究的欲望。在课堂上我经常让学生大胆质疑,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难的,有易的,有意料之中的,也有意料之外的,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和师生互动答辩,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勤想、善思、敢说的习惯。有时候学生提不出什么问题,看似“无疑”,这时教师就要“无疑”投石激疑了。例如:在教师创设情境中寻找问题;在学生身边的生活中寻找问题;在课题上寻找问题;在新旧知识联系上寻找问题;在知识应用上寻找问题;在解题策略多样性上寻找问题……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对课堂的引领,教师要从讲授者变为引导者,诱导学生抓住“问的契机”,还要做到善问、会问,在悬念处问,在认知冲突时问,在合作交流讨论中问……做到引在问题处,导在疑惑处,帮在需要处,培养学生好问、乐问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可能性大小”时,上课开始,我就来一个摸球游戏:一个箱子里放了9个白球,1个黄球,在箱子里摸一次球,如果摸到黄球奖励一本练习本。四个学生争着来摸,都没中奖。一学生质问:“老师是不是忽悠我们,里面没黄球吧?” 我打开箱子,学生亲眼看到了9个白球,1个黄球,只好叹气:“我们是不是运气太差了?”这时我趁势说道:“我没忽悠你们吧?”一学生又立即问道:“我们为什么运气这么差呢?如果再摸一次,我们可能摸到黄球吗?”这一问如投石激浪,拨动了学生的思维之弦。运气差实则是黄球出现的可能性小,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既揭示了教学内容,又留下了悬念,激发了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的欲望。
2.走进生活,提供探究空间,散发生活味
在小学生眼里,数学就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教师能激活教材,采撷“生活实例”、重组“生活习题”、开展“数学活动”,把枯燥无味的知识融入生活中,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的距离,会让学生感知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热情。
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我引导学生以观察者的角度面向教室找自己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然后再用数对表示你好朋友的位置,好朋友听到数对对号入座站起来……又如:在教学“偶数、奇数、质数、合数时”,玩一个小小的游戏(看谁反应快),教师喊口令:座号是偶数的请站起来;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举高你的右手;最小的质数和最小的合数在一起……这样设计,把学生带入一个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赋予了课堂生活的乐趣。再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课前通过阅读课本或上网查询,初步认识、了解百分数,并让学生在生活中找百分数,课上再与同伴合作交流,说说自己对百分数意义的收获。学生们的收获是丰富的,瞧,“我的衣服标签上有百分数”“我喝的牛奶瓶上有百分数”“我知道百分数是分母为100的分数”“百分数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不能带单位名称”更有丰富的课外拓展:成语也可以用百分数表示。
3.引导操作,体验探索实践,深化数学味
课堂上多让学生动手“折一折”“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不仅能满足学生好奇心的需要,更能促使学生于快乐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在亲身体验与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丰富感知体验。
三、捕捉意外,智慧生成精彩,陶醉探究味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很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教师正要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时,学生没有跟着老师设定的思路走,忽然出现一些“不和谐之声”或冒出一个新的问题,涌现出许多疑问和新的想法。顺着学生提出的问题前进,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绕而弃之,又违背了“据学而教”的理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智慧思考,用“心”施教。新课程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对课堂上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不要被自己的设计预案所奴役,而是应把握教学契机,及时调整预设,机智生成,应势利导地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一堂有味道的数学课,是师生共同演绎的乐曲,一堂有味道的数学课,会让学生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无疑不是对课堂教学艺术的阐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加一些“调味作料”,多一些让学生探究的机会,多赞赏学生一点一滴的创造与进步,让学生乐于学、乐于思、乐于做,这样才能让学生品味到数学课的情趣,从而真正喜欢上数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70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