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作业理念下数学校本作业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数量适中、难度适宜的作业能够巩固学生知识技能,强化学生数学学习动机,感受数学学习成功的体验,这就对数学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设计无疑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实际教学中很难根据学情分析对数学作业进行分层设计,依然存在较严重的“一刀切”现象。因此本文研究中基于因材施教理念,提出数学校本作业的分层设计理念。并从作业形式、内容、呈现方式以及评价方式四个角度提出数学作业的具体分层设计策略。
在201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数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数学作业要进行科学合理、分层次的设计,减少重复训练、题海训练内容。在此指导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需要建立在学情分析基础上,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并据此作为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依据,最终提升数学作业应用成效。
一、分层作业设计理念与现状
(一)作业分层设计理论
由于学生家庭生活环境、个人已有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其课堂学习结果与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的。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基于此提出“因材施教”的理念,应用到现代教学中就要求教师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情况、认知水平差异等,通过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具体到作业设计之中,通过分层设计能够有效避免好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
现代著名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域”理论中指出,每个学生都存在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有知识基础;二是在外界帮助下才能获得的知识,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即是“最近发展区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不断接近和提升最近发展区域即是学生知识构建的过程。而传统家庭作业设计中过于重视全班的“平均水平”,忽略处于两端的优秀学生和学困生。在分层作业理念下,将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纳入其中,让作业更好适应学生发展水平,鼓励学生“跳一跳”获得果实,最终促进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
(二)作业分层设计应用现状
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虽然是一个较新鲜的概念,但是我国许多一线教师对此也进行了尝试和应用,结合实际经验,我认为作业分层设计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首先是分层作业设计过于简单。例如许多教师将数学作业分为基础作业和提高作业两个部分,虽然相对传统作业方式已经有所改变,但是不能兼顾全体学生的作业需求,只能对大部分学生有效,忽略了少部分优秀学生的作业需要,难以实现思维拓展效果。例如有的优秀学生在课余时间即完成了作业,回家之后无所事事,反而影响其学习质量。
其次是在内容设计上缺少创新。在作业减负背景下,许多数学作业只能局限于伴随教材订购的练习册中,这为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带来一定困难。加之数学练习册上的作业相对基础、较为简单,不利于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
最后是分层作业评价方式上,大多数教师选择自我评价的方式,由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对全体学生作业进行评阅。缺少作业的评价过程,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影响分层作业实际使用成效。
由此可见,结合全体学生实际情况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也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一种考核,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逐一解决,提升分层作业的应用效果。
二、分层作业理念下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策略
作业分层设计要建立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内容不仅包括学生已有知识与技能,还应该包括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
(一)作业内容的分层设计策略
由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家庭生活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在数学学习素养也是千差万别的。正因为此,在家庭作业分层设计中要根据学生实际数学水平,对数学作业内容进行分层设计,通过作业内容层次性,让小学数学作业贴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让学生对作业有所选择。例如与传统“一刀切”作业设计模式相比,作业分层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分层作业强调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从作业角度切实实现了“因材施教”的理念。一般情况下会根据学生情况将作业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浅层次、巩固性作业,即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的,题量一般、难度较低。其特点是能够紧扣教材内容,学生完成中可以强化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属于基础性作业。第二层次属于难度适中,题量一般的强化型作业。特点是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大部分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稍加思考就能够完成的。目的在于巩固课堂知识,提升知识应用能力,树立学生数学学习信心。第三层次是拔高型作业。即题量较少,难度较高,需要知识能力较好的学生,通过专研或者请教家长才能完成。例如小学数学作业中的“聪明小屋”即属于这一类型。通过拔高型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在不断挑战自己的过程中开阔视野、创新解题思路,发挥自己的潜能。
(二)作业呈现形式分层设计策略
在作业呈现形式的分层设计中,主要是为激发学生完成数学作业,创新学生数学思维。例如传统作业形式,大多以书面化为主,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体现出来,借助题海战术不断巩固学生所学。但是在分层作业设计理念下,作业形式也要不断创新,可以通过视频、照片、數学手抄报等多种方式进行呈现。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中,可以要求采用照片的方式记录生活中接触的“轴对称事物”并通过网络发送给教师,例如风筝照片、剪纸照片等。数学手抄报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作业,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学习内容,并写出解决方式。例如在“图形与几何”作业设计中,如果采用传统书面方式,很难达到教学效果。采用手抄报的方式动手实践,让学生在绘制过程中巩固所学;让学生在手抄报上绘制校园、家庭方位图,提升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而基于作业本的作业,可以归为基础性作业,要求每个学生完成;而采用照片、视频、手抄报等方式呈现的作业,则可以归为拔高作业,鼓励学生能够主动完成。
(三)作业来源的分层策略
数学校本作业设计来源十分广泛,但是受限于各种政策、因素的制约,在分层设计中也需要对来源进行设计,让作业体现出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保障数学作业适合不同能力的学生,并且能够有效避免家庭作业单一、枯燥现象的出现。具体实施中,首先可以从数学教材中精选作业,作为基础性内容。例如在教学完成后,可以将数学课本后的练习题作为作业,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其次是固定练习册上的题目作为提高型作业。突破教材、课本对作业、题型的限制,鼓励学生拓展思维,多多思考。最后是可以借助网络建立作业分层数据库。相对于前两种作业设计来源,网络中有海量的资源,根据其中内容设计作业数据库,可以帮助教师根据教学情况选择合适的题目,检验学生学习情况,也有利于教师负担的减轻。
(四)作业评价的分层策略
作业评价可谓是知识教学的最后一步,借助作业评价,教师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为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提供参考。而借助作业评价的分层,可以精确判断学生对作业的态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应用水平。分层评价需要建立在评价主体多元化基础上,让学生、家长都参与到作业评价中。例如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生生互评的方式——学生对其他学生作业进行评价,发现其他学生作业存在的问题,并引以为戒避免自己出现类似问题。其次针对某些特殊学生,也需要采用“面批”的方式引起学生的重视。例如对于学困生,其自学能力差、自我控制力不足,有时候无法按时完成作业;即使能够按时完成,也存在潦草不认真的情况。对此就需要凸显作业批改中分层进行的意义,借助面批不断鼓励学生,纠正学习与作业中的不足,督促其改正不良态度与习惯,进而保障每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三、结语
小学数学校本作业的分层设计是一项动态的工程,会随着学情的变化而不断创新。这就对教师的创造力提出较高的要求,不仅要专研教材,还要专研练习题。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成效,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最终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责任编辑 袁 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03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