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哭孩儿”转型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下,形形色色的家长造就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儿童,有的厌学,有的爱哭,有的怕写作业,面对这些孩子,作为一个小学低段老师,就要拿出看家本领,利用“消退法”对症下药,使他们的不良行为转变。
  关键词:哭宝儿;赖学;消退法;渐变
  正文:
  拿着一长串的学生名单,心想:今年一(4)班的小朋友会像我上届的学生一样可爱又乖巧吗?虽然心里真的有点没底儿,但还是心中暗喜:孩子们的名字都如花一样美丽,可以看出现在的家长素质逐渐提高了,孩子的表现也应该相应的不会差吧?
  没想到,正式开学第一天,我就遭遇了我的教学生涯“第一次”。现实打破了我的梦想童话。
  一、双箭齐发 直指心脏
  8月31日,是报到注册的日子,与往年一样,家长帮孩子报到结束后,会将孩子留在教室,到放学的时间再接。教室里的孩子越聚越多,一开始,孩子们还只是小范围地说话,活动,没过多长时间,就变得大胆起来,与稍微远一点的邻居交流起来。我不会在意这些,因为还没到给他们约束的时候,先让他们放肆一会儿。
  全部报名结束后,看着教室里56张可爱的小脸,我稍微舒了一口气,因为我们班貌似没有问题儿童。一上午的时间,我已经记得了二十几个小朋友的名字,被我记得名字的小朋友特别的激动(后来听家长说起)。
  一起都似乎风平浪静,可我却不知道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暂时宁静。
  9月1日,正式开学了。时间已经快到八点了,可是还有两个小朋友没有到校,我心慌了:难道孩子不知道来上学?还是出什么问题了?
  这时,我听到外面有两个孩子的哭声此起彼伏,与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甚是不协调。我走出教室门,原来是我们班未到的两个孩子——彭敬雯和丁玺洁。两个孩子一个赖在西楼梯,一个紧抓住家长的衣服,死活都不愿意进教室。
  我对两个孩子说:“其他小朋友都已经进了教室在读书,你们也要快点哟!”谁知两个小家伙并不领情,一个说不要我,一个说怕我,怎么也没将她们俩骗进教室。彭敬雯被气急败坏的妈妈甩了两个大嘴巴,还是不愿意进教室,最终是本校的曹老师软磨硬泡才把她骗进了教室(一天下来,她很乖巧,并没有再哭的现象)。可丁玺洁就很困难了,奶奶拉进了教室,孩子说:“奶奶,你抱我一会儿。”没想到,她奶奶真的挡着全班孩子的面,将她抱起。当时,我的心凉了半截,这肯定是个“钉子户”,以后的工作会非常难做的。
  我深深地知道:由于家长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二、单骑悍兵 沙场称“雄”
  接下来的一天,我都注意观察彭敬雯和丁玺洁的动向。上课看到彭敬雯眉头皱起时,我就知道她肯定是遇到问题了,我走到她身边,帮她一遍遍地纠正读音,她学得很认真。晚上放学时,我轻轻地对彭敬雯说:“老师明天早上在教室等你,你不要再缠着家长,好不好?”她也听话地点点头。虽然她答应了我,可我的心里还是不踏实,就给她家长打了个电话,让她配合我的工作。第二天,她果然没有让我失望,第二天自己跨着小书包来到了学校。
  她的家长反省:平时,可能孩子跟我太黏了,以前也有过哭闹不上学的现象,我们就心软迁就了她,谁知这是害了孩子,这次绝对不能再让她得逞。她陷入深深的自责中。
  这波刚平,那波荡漾。彭敬雯的问题基本解决,可丁玺洁就没有这么好对付了,她第二天仍然没有好转,在外婆和奶奶的“押送”下,走到校门口,可是怎么也不愿意往里走。结果,两个大人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推又舍不得,打又不忍心,只好任由孩子在那里哭闹,后来硬是被奶奶拖进了教室。可她进了教室之后并没有消停,一直哭着,哭得我头晕眼花,任由你说什么都无济于事,我六神无主,因为我却是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我给她爸爸打了个电话,终于知道了个中缘由。她爸爸也叹口气说:“老师,跟你说实话,我也对这孩子没有办法了,因为家里的老人实在是不像话,太溺爱孩子了。”
  ……
  我给他上了一堂孩子成长教育课,他连连点头称是。
  我知道,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农村不乏这样的例子: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这样的孩子当然是“教不了”啦!因为他全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让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睦。
  三、“围追阻截” 哭孩受降
  面对丁玺洁这样的老大难,我急需要一个教育专家给我指点迷津。
  周六,我又像往常一样,来到了心理咨询班参加培训。老师讲到:在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的时候,讲到了一种方法叫“消退法”——在行为治疗中,经常采用漠视、不理睬等消退法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所谓消退,指的是撤销促使某些不良行为的强化因素,从而减少这些行为的发生。与阳性强化法一样,消退法依据的也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
  我茅塞顿开,这个“消退法”用在我们班的丁玺洁身上是否也能奏效呢?我一定要试验一下。
  周一,丁玺洁又偎在奶奶的怀中来到了教室,到了教室门口,仍然不肯下来,要奶奶陪着她进教室。奶奶看看我,我未置可否,她将孩子抱到教室放下。丁玺洁盘在奶奶手里不肯下来,奶奶骗了好长时间,她才勉强答应坐在教室里,但是要求奶奶晚上早点来接。
  接下来的一天,就是他最闹腾的一天,一会儿叫老师打电话给爸爸,一会儿问什么时候放学,一会儿又趴着不想上课,再过会儿又哭。其他小朋友一开始还指指点点,后来我不肯孩子们理她,随便她怎么闹,就是没有谁看她。不知道是她闹累了,还是教授所说的“消退法”起了作用,她竟也闹腾得不怎么厉害了,晚上到放学的时候开心地笑起来了。我問她:明天来学校上课吗?她说:“来,我自己来,不要奶奶送到教室。”我点点头说:“这才是小学生,老师喜欢。”
  斯金纳认为强化是塑造行为的基础,行为得不到强化是易于消退的。依照斯金纳的看法,儿童所以要做某事“就是想得到成人的注意”。要使儿童的不良行为消退,可在这些行为发生的时候不予理睬,排除对他的注意。在儿童的眼中,是否多次得到外部刺激的强化,是他衡量自己的行为是否妥当的唯一标准,练习的多少本身不会影响到行为反应的速率。练习在儿童行为形成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提供了强化的机会。只练习不强化是不会巩固和发展起一种行为的。
  现在,她已经完全不闹了,只是有的时候还有点懒散,写字没有其他小朋友积极,做操没有其他小朋友认真。不过,我有信心将她完全转化,就这样且行且努力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27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