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抓关键品读悟主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一、二年级学生处于小学阶段的低年级段,对文字量较多的文本阅读,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主旨。对低年级语文教师来说,用抓关键词句理解文章主旨的课堂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切入文本,为低年级学生步入中高年级的阅读做好准备;还能以语文课堂教学为桥梁,搭建学生与阅读的康庄大道,真正做到“慧眼抓关键,品读悟主旨”。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关键词句;文章主旨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的阅读要求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1]一、二年级学生处于小学阶段的低年级段,受认知范围、思维模式、生活环境等制约,导致学生不能适应文字量较多的文本阅读,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主旨。对低年级语文教师来说,探索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快速切入文本,积累理解文章主旨的方法,为步入中高年级做好准备,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当务之急。而“关键词句”指的是能够让学生感受深刻,对表现文章主旨有较大作用的词句。本文从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以人教版课标本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7课《寓言两则》中的《揠苗助长》为例,试着探索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主旨的方法,力求做到“慧眼抓关键,品读悟主旨”。
一、借助动画,抓关键字解题
(一)抓住动画片的关键信息,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时,可以适当选取小学生感兴趣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动画片,作为教学导入,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初步的了解,还能训练学生抓住动画片关键信息的能力,可谓“一举三得”。
比如,本人在人教版课标本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7课《寓言两则》中的《揠苗助长》的教学时,特别选取了《揠苗助长》的动画短片作为导入,学生在短短几分钟的动画片中,不仅对将要学习的寓言故事兴味盎然,还在观看过程中明白了故事大意,抓住了“农夫”“禾苗”等关键信息。特别是在观后感的自由交流中,学生们弄清了“寓言”与“神话”的区别。这都为后续的语文课堂教学做了极好的铺垫。
(二)抓住题目的关键字,有利于了解文章大意。
“关键词句”指的是能够让学生感受深刻,对表现文章主旨有较大作用的词句。而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文章的主旨中心,题目中的关键字更有利于学生了解文章大意。
我趁着孩子们观看动画短片后的兴奋心情,让他们带着对《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故事的强烈印象,思考“揠”和“助”分别是什么意思?孩子们经过独立思考,大多数能理解“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的意思。这时,结合之前观看动画短片时的“农夫”“禾苗”等关键信息,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地引导学生推导出《揠苗助长》的故事大意是“一位农夫把禾苗拔高,希望能帮助禾苗长高”。这正是抓住“文眼”,快速切入文章中心的高效方法之一。
二、小组合作,抓关键词比较异同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在此要求下,教师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在进一步的语文学习中自主探究,攻克较有难度的问题。
在学生了解了《揠苗助长》的故事大意后,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找一找:哪些词语或句子表明了农夫揠苗的原因?并画下来。学生经过小组讨论,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里面的关键词“好像”,猜测“好像”的意思;并比较“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这两组句子的异同。学生在联系上下文的猜测、比较中,理解了“好像”在这句话中的意思是“农夫以为禾苗没长高,实际上已经长高,只是不明显。”并读出怀疑的语气。而没有“好像”的那一组句子,意思是“禾苗真的没长高”,要读出肯定的语气。
就这样,学生在抓住关键词进行对比读的过程中,联系上下文就很容易明白,农夫“揠苗”的根本原因是他太心急,不顾禾苗的生长规律,想用人为的方法让禾苗加速生长。
三、多种形式,抓关键句品读心情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多种形式的朗读,为学生深入理解词句含义、区别字词之间的细微差异、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提供了有效的语文实践途径。也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而关键句的品读,更能贴近文章主旨中心,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切实感受人物的心情变化,将“品读”落到实处。
(一)抓关键词,表演读出心情
在学生理解了农夫“揠苗”的根本原因之后,我再次让学生带着问题“农夫接下来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继续自读课文,找出有关农夫动作和语言的关键句,从中筛选出关键词“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等,并引导学生紧紧抓住关键重点词语“焦急”,通过造句、朗读、加上动作表演读等方式,读出农夫的“焦急”心情。这个教学环节同时训练了学生的筛选信息能力、朗读能力,而关键词的理解让这两种能力的训练培养变得较为简易可行,让二年级的学生也可以深切地体会到人物的心情。
(二)抓关键句,男女赛读出不同语气。
当学生体会到人物的心情之后,教师应当更进一步,让学生带着“农夫那么焦急,那他想出了什么辦法?”“当筋疲力尽的农夫回到家里,他又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等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出农夫“助长”的办法,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联词“一边喘气一边说”,理解体会农夫既辛苦又得意的心情。最后,要特别注意区别理解,同样是写“说”,课文却根据农夫的想法和心情,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比如:拔苗之前,农夫是“自言自语地说”;而拔苗之后,农夫是“一边喘气一边说”。这时,男女赛读更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在赛读的教学环境中,抓住关键句,更深入地体会人物的心情,读出不同的语气。
四、合作探究,读演结合悟主旨
通过前三个“慧眼抓关键”环节的运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紧紧抓住关键词句,经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小组合作比较异同、多种形式品读心情”等步步深入的“品读”过程,文章的主旨中心也呼之欲出。这时,教师只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自由讨论的氛围中得出《揠苗助长》的启示,即“做事要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不可急于求成。”并让学生在整个故事的读演结合中,再次回顾故事过程,学生对主旨的领悟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结语:
“慧眼抓关键,品读悟主旨”。从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教师设计出重点问题,让学生沿着文章思路,层层深入,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大意、故事冲突和人物内心,并在多种形式的品读中领悟文章主旨。这次低年级语文教学课堂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主旨的有益尝试,不仅让我在语文教学上有所突破,喜获“2017年南宁市江南区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第一阶段一等奖、第二阶段二等奖”的好成绩,更让学生切实掌握了一种高效的阅读方法,为低年级学生步入中高年级做了良好的铺垫。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陈宣翠.浅谈有效课堂应抓住关键词句学习[J]小学教学参考,2015年(1).
[3]刘涛.唱响关键词句教学三部曲:捕捉、感悟、运用[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年(3).
[4]邢炎.品读关键词句,突破语文难点[J] 内蒙古教育,2015年(2).
[5]周振华.让关键词句发挥关键作用[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年(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46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