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导向,学生有了极大的興趣,就会产生不可抑制的求知欲。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乐中求知,趣中求索,这样才能为他们学好数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设疑激趣;乐中求知;趣中求索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成才的先兆,是影响小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兴趣是一种求知的源泉,成才的推动力,它促使人们产生渴求知识,探索真理的欲望。在小学阶段,学生自控力弱,对学习内容的内部需求较弱也难以对学习内容直接产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生来就有的,而是由于后天的环境熏陶,更要靠教师成功的引导鼓励逐步培养。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学,想学,寻求知识的兴趣,是我几年来教学实践中所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的贯穿渗透到教学全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每节课开始,巧激兴趣;课中,发展兴趣;课堂结束,保持兴趣。
  一 巧妙设疑,引起思维,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一旦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就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但兴趣的诱发不能靠空洞的说教,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疑点设在新知呈现前,使学生疑中生奇,疑中激趣,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课一开始,我就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先做游戏。”一听做游戏,学生顿时精神振奋,我说:“同学们只要说出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老师立即把第三个内角的度数说出来,如果不信,当场演示。”于是,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画呀,量呀,总想难住老师,可老师对答如流,学生大为惊讶,怎么回事呢?简直神了,这里面肯定有绝招。于是,学生对学习新知识,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种迫切渴求知识的情绪将伴随到整个学习过程中。
  又如在教学“能被三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课时,我首先出示两个数954和4053,看谁能第一个判断出这两个数分别能不能被3整除?同学们积极地用除法去判断,经过比赛,学生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了,这时我说:“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比赛好不好?”学生们跃跃欲试。“那么,为了公正,我们推选一名同学做裁判。”这名每说出一个数,老师的结论就脱口而出。学生一算果然正确。几轮下来,学生们心服口服了,经过这样的悬念,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起来,上课欲始就兴趣盎然,急于想知道这个秘密,这样一下子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唤起了学生的愉悦感,使学生产生了一种神秘的心理,一开始就对新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 探索新知,发展兴趣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若对枯燥的数学知识进行科学的再加工,会变死课本为发人深思,引人入胜的新知识。使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处于矛盾转化的亢奋之中,在整个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如我在教学“面积单位”时,讲完一平方厘米的形状和大小,学生用一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去度量橡皮表面等物体的面积之后,我有意识地让学生用一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去度量课桌的面积,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切切实实感受到平方厘米这一面积单位太小了,急切需要稍大的一些面积单位,我抓住学生这一求知时机,很自然的进入平方分米的学习之中,在学生饶有兴趣地掌握了平方分米之后,再有意引导学生用平方分米的面积单位去度量教室地面的大小,学生们这时顿然大悟,逐步意识到平方分米单位还小,这时,学生中有人说还可以用再大一些的面积单位平方米,老师给予肯定鼓励,这时候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争相发表自己对平方米的认识。由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知识学习的迁移中,学生很自然的掌握了平方米的认识。整节课,学生在充满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时而冥思苦想,时而茅塞顿开,学的津津有味,记得牢牢固固。
  三 以知识本身的美来激发学习兴趣
  知识本身蕴藏着无限美好的东西,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寻美,赏美,用美的成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几何图形面积公式推导中。
   割补
   平行四边形――长方形
   转化
   拼接
   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转化
   等分拼接
  圆――――长方形
   转化
  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学生不难推导出新的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通过转化能化难为易,变陌生为熟悉,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增强学生的兴趣,又如,学习“元角分”可以模拟情景,让学生当营业员,顾客。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体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这将十分有益于学习兴趣的培养。
  四 精心设计练习,保持兴趣
  课堂练习是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环节。但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兴趣,往往被呆板的练习形式和乏味的练习内容而淹没抑制。练习形式的灵活性,多样性是加深巩固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如基础题是为巩固新知而设计的,要求全体学生完成;智力题和综合题是为强化知识而设计的,要鼓励优生积极完成。这样有针对性的练习,给所有的学生创造了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增强了练习的积极性,使接受能力和智力发展有差异的学生能各有所获,发展优生又照顾差生,摆脱了过去考什么练什么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如我在教学“反比例的意义”一课时,在完成书本课后基础练习后又是设计了以下练习。
  1在A×B=C的关系中,在什么条件下,其中两种量成正比例?成反比例?
  2游戏。
  ①一行学生站着,站着的和坐着的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②每行人数发生变化,那么行数和每行人数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这样的练习设计有坡度,有层次,由浅入深,既充实了概念,又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最后的游戏既巩固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主动探索的兴趣和良好习惯,使学生认识到实际生活中数学知识到处存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具有神奇的力量,它能赋予极大的热情,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保持愿学、爱学的积极性,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可帮助小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应用恰当的竞赛,多给学生积极的评价,来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启发性的提问,直观形象的教具,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和组织形式,创设有吸引力的环境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导向,学生有了极大的兴趣,就会产生不可抑制的求知欲。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乐中求知,趣中求索,这样才能为他们学好数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47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