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贷的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因不良校园贷对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打压其肆意增长的趋势。但一些校园贷为寻求生存之地,改头换面,用新马甲来诱惑学生:考研贷、美容贷、留学贷等层出不穷,给有贷款需求却难辨校园贷潜藏风险的大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针对此现象,本文从国家、银行、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解决大学生校园贷问题的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校园贷 新现状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9)03(a)-044-03
1 蛰伏蔓延下“屡教不改”的校园贷
“校园贷”主要是指被害人仅需向非法借贷平台或借贷人提供学生证、身份证,同时提供家属电话或常用联系人,即可借到几千乃至上万元的现金,已成为校园内一种借贷手续简单、借贷门槛低、贷款金额较大的借款途径。“校园贷”和“套路贷”往往交织在一起,例如:签订不符合实情的借款条约或者虚骗借贷人需偿还高额的逾期费用等诈骗手段来形成连环贷,最后利用一系列虚假条约催促借贷人还款,以达诈骗钱财的目的。
早在2005- 2008年校园贷已经在大学校园中出现,各大银行发现大学生对购物的强烈欲望下潜藏的金融信贷市场,于是通过向大学生发放大学生信用卡,推出了校园信贷业务。校园信用卡迅速进入学生市场,然而由于增长过快,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各银行之间展开非理性竞争,各种信贷问题也慢慢摆在了各大银行面前,银行校园信贷业务的坏账率,逾期率也不断升高,这些问题很快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1]。
2009年,银监会开始叫停大学生信用卡,明确指出金融机构应该综合学生过往的信用记录、收入状况、家庭支持力度等给出是否发放信用卡、授信额度有多高的判断。大部分大学生是没有稳定收入的,因此信用卡开始逐步退出大学生金融借贷市场,从此给了校园贷在高校滋生发展的可能。
2014年,校园分期平台掘地而起,迅速在全国大学蔓延,同时借贷产品争先恐后的进驻校园。到2015年校园贷开始呈爆发式增长,同时高利贷,裸条借贷,个人信息被冒用等乱象相继出现,出现了多起骇人听闻的事件。
随着校园贷各种乱象先后被曝光,恶劣事件上热搜,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后,校园贷在2016年迎来了监管时代,各地相继出台政策,开始规范校园贷。随后2017年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与此同时,校园贷形式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形,花样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以分辨。
2 改头换面下校园贷的发展现状
2.1 巧言令色诱骗学生,超高利息害人不浅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网贷平台通过夸大贷款的低利率、高额度及快捷性,打着“帮助同学解决经济问题…让同学们有钱花”的幌子诱骗学生贷款,但其贷款产生的手续费、管理费、还款期限等隐藏的超高中间费使学生逐渐无力偿还,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2]。校园贷隐藏高利率的常规操作手法是“砍头息”和“复利计息”。如果借款10000元,平台在预先扣除20%的咨询费后实际到账8000元。若没有超过规定期限,2000元咨询费会及时返还,此时需要支付的利息为3228元,如果超过规定期限,则2000元咨询费不予返还,此时的利息需要支付6696元。再比如,正常的还款金额会随着还款的增加而减少,但是像“尊享贷”等网贷平台的利息却是按照本金计算,并不会随还款而递减。倘若在该平台借款10000余元,按每月偿还本息972元计算,实际利率116. 6%远远超过法律给予保护的24%。
2.2 校园贷得到遏制,但出现诸多“新马甲”
现阶段,经过整治的校园贷其危害已经有所降低,但是仍有不法网络借贷平台换穿马甲,翻新手段:求职贷、培训贷、创业贷、美容贷、考研贷等粉墨登场,给校园安全和学生家庭的人身财产带来严重损害[2]。比如,美容贷名义上打着零首付、零利息贷款的口号,实际来骗取个人信息让大学生不得不做整容手术,当其稀里糊涂做完手术后,便要支付高额的手术费。若无力支付,则学生必须按其要求在多家贷款平台再次借贷或在该美容公司分期付款,这一系列操作使大学生逐步落入校园贷的圈套。作为一个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寻求一份高薪平稳的工作并不容易,许多培训公司便打着“培训过后即可工作”的幌子来诱骗学生参加培训,并要求其支付高额的培训费用。当培训结束后,学生并未像该公司承诺的那样拿到高薪,反而因办理了该公司推荐的第三方贷款需要偿还借贷的高额利息,承担这上万元借贷。
2.3 “连环贷”变本加厉,陷入其中便身不由己
许多大学生通过某些渠道找到刷单的工作以期挣外快,刷单组织者要求的流程是:从指定APP平台借款,借出來的钱直接转给商家,由商家来偿还,同时刷单者会获得很高的报酬。涉世未深的学生往往受这样的高薪诱惑参与其中,但是在这过程中,商家又会因要还清全部的贷款,要求学生另从其他平台继续注册借款,当大学生在多个平台借款成功后,他们又会向大学生提出工作邀请,借机获取大学生的个人信息,通过短信威胁学生要求尽快还款,甚至派人去学校、大学生父母的工作单位,使用暴力手段逼债,严重危害学生及其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2.4 贷款方式花样套路,引诱改变着青少年的潜意识及行为习惯
方式多种多样的校园贷款,对学生的消费观念、理财意识及行为习惯等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求职贷、培训贷、创业贷、美容贷、考研贷、分期付款等各式贷款都会在某些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和改变着学生的潜意识。
当大学生看到同学们拥有昂贵的手机时,原本会考虑到自己的经济状况、产品的性价比等各方面原因来克制自己的欲望,或者通过工作或其他方式来赚取资金再去购买。但是由于“方便低率”贷款的诱惑,学生会去选择贷款和分期付款来购买这部手机,不需要花光所有的钱便可以满足和同学之间相比较的虚荣心。这在改变大学生潜意识的情况下也不断地激起学生产生急剧增长的物质需求,甚至在购买其他电子设备、网络购物等多方面均选择分期付款或其他贷款方式,改变了原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习惯。 2.5 大学生急需正规贷款平台来消灭灰色校园贷的猖獗及危害
据文献搜索和数据统计,有25.2%的大学生接受贷款,其中16.2%的人接受校园贷款,25.2%的人表示愿意去试试校园贷款。期间50%的学生借贷是因为其操作简单,并没有把安全性放在首位,导致最终能完全还款的人数仅达34%[3]。
此外,有24.6%的大学生表示灰色校园贷的发展是因为没有合适的理财产品所致,且有2g%的大学生表明自己管理财务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以上统计均表明了大学生有贷款的需求,但因自我理财意识较差,面对正规贷款平台的繁琐性及对比利率差异性时才对网络校园贷平台存在尝试心理。随着近几年频繁曝出的灰色校园贷恶性事件,学生在选择网贷平台时存在了警惕心理,但同时又不知如何去选择和分辨马甲恶性贷款和正规平台贷款。面对此前状况,正规贷款平台应适当的简便贷款程序,统一贷款利率,向学生正确的宣传和普及贷款知识,尽早消灭灰色校园贷的猖獗和危害[4]。
3 新形式校园贷的相应解决对策
3.1 国家应完善监管并重视大学生借贷需求
(1)国家应完善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立法,规范网络交易市场,严格把控互联网贷款平台,控制校园贷在网络上的传播,对涉及贷款的应用软件、小程序、微信群、QQ群及用户进行清查,引导网络贷款平台正规化,取缔非法机构。
(2)国家应重视大学生借贷需求,鼓励正规金融机构开发适用于大学生的金融产品,例如大学生创业贷、考研贷等进入大学生贷款市场,帮助缓解大学生求学创业遇到的经济压力。
(3)司法部门、公安部门、网警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应建立起应对非法校园贷的举报、投诉、处罚系统,诸如此类的违法放贷平台一经发现立即给予制裁,严厉打击非法实施暴力催债的恶性行为[5]。
3.2 银行开发正规学生贷款
(1)银行应开发针对学生正当需求的小额贷款,例如大学生创业贷和考研贷等让学生有正当经济需求时,可以通过正规渠道解决暂时的资金问题。
(2)银行应注意对贷款额度和信用的设置,严格审查学生过往的信用记录、家庭支持力度,学生申请贷款的目的,向学生强调贷款诚信的重要性,避免因学生忽略信用问题造成双方损失。
3.3 学校应重视对学生理财意识的正确引导
(1)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理财方面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可以通过开办金融理财类讲座、选修课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消费意识。
(2)高校应联动辅导员、班委会,密切关心大学生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定期调查学生参与校园贷情况。如遇到学生遭受校园贷胁迫、暴力催债等严重情况应及时给予帮助,联合公安部门,维护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3)高校应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减少学生与校园贷的接触,严禁非法校园贷平台进校宣传,及时清理校园内校园贷广告。
(4)高校应积极落实国家对学生的补助政策,增加面向困难学生的勤工助学岗位,缓解其生活学习的压力。
(5)高校应倡导学生团体举办宣传校园贷危害的演讲比赛、小品表演等,潜移默化增强大学生对校园贷的认识,消除学生对校园贷的幻想。
3.4 家庭应关注孩子的消费观念
(1)父母应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应多留意孩子的消费情况,指导其如何管理自己的金钱,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例如对日常消费提前规划、每日记录实际消费情况等。
(2)父母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如发现孩子有虚荣攀比心态,应及时纠正疏导,过程中注意语言的平和,避免因为言语过激引起孩子的叛逆情绪,恶化事态的发展。规避孩子借贷的现象,引导孩子合理消费。
(3)父母应具备报警维权意识,如发现孩子已身陷校园贷之中,应及时报警,帮助孩子还清债务,但绝不纵容校园贷对自己合法权益的进一步侵害。
3.5 学生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自身道德修养
(1)大学生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大学生接触社会的经验很少,处于比较单纯的阶段,应当增加对于校园贷风险的认知,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的意识等。
(2)大学生应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不参与只提供身份证、学生证或者学号就可以进行办理的相关借贷项目,不参与任何声称“帮助同学”的借贷业务,不参与网络上手续简单的借贷。
(3)大学生应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通过网络或阅读相关书籍学习针对校园贷的法律政策。如果不慎掉入校园贷高利率陷阱,应及时报警,联系家人,避免因一时犹豫不决导致校园贷越滚越大,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
(4)学生应加强与家长、老师和同学的交流。有额外开销时要与家长协商,征求家长的意见,不能把不正当借贷方式异化为非理性消费的借口,避免上当受骗,落入校园贷陷阱。
(5)大学生应增强自制力,提高信用意识,了解金融知识。树立正确积极的消费观念,纠正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等错误消费观念,合理分析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规划好自己的消费计划:以实用性为购物的主要目标,不要为了虚荣攀比而购买高价格、低价值的物品。
(6)大学生应学会自立自强。面对大学生活拮据的情况,学生可以通过积极应聘学校勤工助学岗位或其他合法兼职等获得一部分生活补贴。
参考文献
[l]陈威中.校园贷的发展与影响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
[2]蒋英燕.裸贷风波下的校园贷,大学生校园贷的法律风险源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8(32).
[3]常安.G大学校园网絡贷款问题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D].广西大学,2018.
[4]贾苗欣,魏冰心,刘佳音.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的认知调查[J].教研探索,2018(7).
[5]王薇薇,林煜岫.新形势下隐性“校园贷”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发展研究,2017(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78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