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教学应唤醒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由此可见,在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的今天,环保问题受到全人类前所未有的关注。学生是明天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环保意识如何,决定了未来地球的命运、全人类的命运。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应勇敢地承担起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任。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呢?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的几点做法。
  一、从课文中捕捉环保素材,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越来越重视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各种环保题材的文章都出现在语文教材中。这类文章,我们教师不能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分段、写段意、归纳中心、分析写作特点”等进行课文的教学,这种教法可能练就学生较高的应试能力,但他们的人生态度是冷漠的,环保意识是淡薄的,达不到育人的目标。新课程理念特别注重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笔者通过这类课文,充分挖掘其中的环保教育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地球万岁》一课,通过捕捉课文中“人类厮杀争斗、乱砍滥伐、捕杀野生动物、侵占绿地”等素材,让学生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反对向地球贪婪索取的行为;《大瀑布的葬礼》一课,通过讲述“巴西总统亲自为一条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而如今却即将消失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主持葬礼”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的意义;《蛇与庄稼》一课让学生认识大自然中每一生物体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爱的草塘》一课让学生明白,人类如果善待环境,大自然也会以丰富的物产回报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一课让学生认识:“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通过捕捉课文的环保素材,让学生从心灵深处认识环保与人类息息相关、生死与共的血肉关系,产生心灵的震惊、共鸣,懂得环保的重要意义。这样,语文教学才算是成功的,这也才是教材编者编这类课文的真正意图。
  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当前社会的环保现状
  有许多保护地球环境、破坏地球环境的行为和现象,不能都从课本中知道。必须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到社会的大课堂中去了解、感知。所以在教学中,笔者敢于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有针对性地带学生到广阔的大自然课堂中去,到社会的大课堂中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到当前的环保现状,明白环保与我们的血肉关系,从而认识环保的真谛。比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 那么,人类是怎样去破坏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的呢?被破坏到什么程度呢?课文并没有进行详说,这反而给学生留下了探究的空间。为了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富于有序性和创造性,笔者联系生活实际,向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方向和有关资料。如森林资源方面。地球上陆地的森林面积最高时达到76亿公顷。由于人类乱砍滥伐,20世纪90年代只剩下26亿公顷,现在正以每年200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选自《触目惊心的世纪公害》。同学们试想,按这样的速度计算,我们的地球哪一年将会变成一个光秃秃的地球呢?我们身边的人有没有滥砍乱伐的现象呢?我要求同学们深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实践,同学们发现了许多看似平常、但是却破坏了地球资源的行为:如在我们农村,许多农民习惯用木柴做锄头的扶棒。一农户通常有5把锄头,照这样计算,我们村约有300户人家,那么单单做锄头的扶棒一项,一年就得有1500棵树被砍掉,一个村是这样,那么一个乡镇呢?一个县、一个省、一个国家又是多少呢?再有就是村里的人都习惯砍柴防寒,一户一般都要2000千克的木柴,才能度过一个寒冬,那么整个村子300户人家就需要60万千克木柴了!这又是多少棵树呢?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动物资源方面,目前地球上的动物,不断遭到人类的捕杀、猎食,很多野生动物如各类蛇、穿山甲、蜥蜴、各种鸟等都被摆到了餐桌上。如果人类再不管好自己的嘴巴,地球上的野生动物将会越来越少,甚至灭绝!学生从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看到地球所遭受到的毁坏,从内心深处产生震惊,产生强烈的关心地球环境的意识。
  三、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意识
  语文教学中所生成的环保意识,所学到的环保知识,都必须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环保教育才能说是有意义的,否则环保教育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摆出的只能是一幅空架子。所以,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意识,自觉地实践环保行动,旗帜鲜明地反对破坏环境的行为。
  所以,笔者从不放过任何与环保有关的教育契机。比如,教学了《地球万岁》一课后,结合本班的实际,展开了一次“保护地球,从身边事做起”为主体的环保大行动。据笔者观察:学生课余时间非常喜欢折纸飞机玩,开始时用写过的作业簿纸,后来用完了,就用新的没有写过的作业簿纸来折纸飞机。并且由一个班的学生带动全校学生,都参与到玩“纸飞机”的行动中去。有教师从卫生的角度曾经在每天放学集队上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教育,但是收效甚微。课堂上,笔者告诉学生一个真实的故事: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过北京某大学的一个大学生,每到周末就到各个大学生宿舍收集废旧报纸,废旧电池等,每每如此。问及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我很喜欢树木;平均一个学生一天约用20张纸,一个星期就是140张,粗略地计算,一个宿舍一学期就要用掉4棵直径约10厘米的树所生产出来的纸张。全校呢?全国呢?我希望用我的行动来带动大家的节约行為,树立环保意识”。多么纯朴的环保观念,多么实在的环保行动!通过教学,笔者突发灵感:何不也把这些学生丢弃的废纸全部收集起来,拿到废品站去买了,再买一些学生喜欢的玩具回来,让学生玩?说做就做,经过一个月的捡拾,笔者所积累的废旧纸张、废旧纸皮等共卖得18元9角,我用这些钱,再补贴一点,买回了学生喜欢的象棋、围棋、陆战棋、跳绳、小人书等供学生课余时间消遣。当知道“原来废纸也能换钱”后,学生竟然把各自的废旧作业簿统统积存起来,再也舍不得丢弃了。这件事由笔者班再传到别的班,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在全校传开了。于是,玩纸飞机、乱扔纸屑的坏习惯、坏行为竟然消失了。这时,笔者再向学校建议:进行一次“讲节约、重环保”的主题校会,让学生深一层认识环保的重要性,树立起“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意识,收到良好效果。
  当然,学生的环保意识绝非一朝一夕便可形成,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生自身的感悟和自觉行动实践中方可形成。所以,在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44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