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小学开展赏识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美国心理学家维普詹姆斯曾经讲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任教十余年来,一直担任学校德育工作辅导员和高年级段语文兼班主任工作。由于工作需要,我不断地给自己补充德育管理工作的知识。通过不断尝试,我深深知道,要管理好一个班级,班主任工作非常关键。农村小学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成长在家长常年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的家庭中,老人对孩子过分溺爱,只在意吃饱穿暖,其他什么都不管,也管不了,加之外出打工的父母一年很难回几次家,父母与孩子之间感情疏远,使生性敏感的孩子要么孤僻,要么逆反心强。而部分在家的家长除了农忙季节在田间劳作,空闲时打扑克、“砌长城”等,给孩子起了“反作用”。孩子整天看着家长的脸色过日子,很容易被他人忽视,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赏识。虽然如今实施均衡教育,素质教育,但孩子的成功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一个师资力量有限,办学条件有限的农村学校的教师,我只能孤军作战,通过实践不断摸索。教育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受过赏识激励后的孩子,其能力是赏识激励前的好几倍,因而在学生学习和成长中,赏识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地赏识激励。在工作实践中,我进行了以下嘗试:
一、记录——培养自赏能力
利用教学的契机,我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写短日记,记一记一天中引以为豪的某件事情,或记下“你今天值得称赞、欣赏的地方”,或是“你今天值得回忆的地方”。这样,写作文有题材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有了,德育教育也找到了突破口。
二、无声——提高赏识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段话:“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给学生一点宽容,采取无声的教育,就在于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提高学生的内因作用里。课堂课外经常听到学生打“小报告”,其实也只是某某碰了某某一下,某某拿了某某的东西,某某没有扫地,某某乱丢垃圾等等,我会先让事情放一放,寻找机会找到他的“闪光点”,进行随机教育。即使是学生做了确实让人头疼的事情,我也避讳大声呵斥,用婉转而富有启发性的语气与学生交谈。这样,学生从我对他们的态度中敏锐的感到教师对他们的热爱和信任,从而使自己充满自信。
三、互赏——提升赏识内涵
通过对学生的赏识,我明显感觉到学生对我更加尊敬,赏识和热爱,我们之间已经产生看了良性循环,师生的观念在“赏识”教育的互动中得到了升华,促进了我们共同进步。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发现赏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①实事求是。赏识要准确,如果赏识得不准确,学生就会感到受了欺骗,认为老师在故意夸他,也就起不到激励作用,更不能不求实际地过度夸奖,否则,容易造成学生的虚荣心,效果适得其反。②全面对待。教师要做到公平公正,奖惩分明,因此,在赏识教育中,并不排斥批评。赏识要讲究方法,批评应考虑艺术。这样,才能使学生及时得到奖励,又能知道自己行为的缺点,更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宽容;赏识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激励。农村小学基础教育的教育群体是需要培养自信的群体,要想让他们将来学好文化知识,走向社会,需要我们教师用爱浇灌每一朵花蕾,继续不断摸索符合学情的教育手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45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