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微课堂”在音乐教育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双微课堂”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应用越来越广。在音乐教育专业课堂教学中应用时,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转变学生的角色定位,有利于小学音乐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双微课堂;音乐教育专业;小学音乐教学法
音乐具有极强的启蒙性,严重影响学生综合能力与艺术潜能的培养,且影响深远。“双微课堂”的出现与应用,改变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是以视频为载体,通过微信、微信公众号打造良好的微课堂条件,突破音乐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限制,补充与延伸常规课堂的知识,具有针对性强、内容少、教学时间短、结构紧凑等特点,实现“双赢”的教学效果。
一、双微课堂的概述
截至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双微定义,主要是因为微课的定义尚未明显。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专家学者均对其存在不同的理解,因此,针对“双微课堂”尚未有统一的定义存在,且存在较大争议。国外学者普遍认为微课属于短期的一种课程。我国则认为微课是以新课堂标准为依据,以视频为载体,在教学课堂中针对某一教学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并与教学资源有效融合,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微课以视频为基础,借助微信以及微信公众号为传播途径,可精炼教学知识点,提炼精华。①特殊格式:视频格式为流媒体格式,能够在线播放与下载,老师与学生皆能够随时随地看视频,有利于老师反思与学生在线学习;②精炼内容:微课属于微型课堂,需将课堂教学内容浓缩到视频中,因此多针对教学的难点与重点来制作,能够明显突出教学重点,以提高教学有效性;③浓缩时间:通常情况下,利用微信、微信公众号传播的视频时间均不太长,一般为8-10分钟,需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以提高学习有效性;④精致形式:在视频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老师需重视融合各方面的知识,并精心设计,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的观看欲望。
二、“双微课堂”在音乐教育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以小学音乐教学法课程为例
(一)转变课程模式,全程教育实践
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音乐教学的传承者与发扬者,是未来的音乐老师,而音乐老师是社会生活中美的传播者,好的音乐形象能够获取小学生的信任,会在潜移默化中使小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因此,在音乐教育专业课堂教学中,需注意转变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重视审美训练的规范性。例如:在高校小学音乐教学法课程中,老师要调整课堂设置,设置有关于“小学音乐教学法课堂”的微信公众号,从大一开始,高校老师就通过微信与微信公众号传播音乐老师教学时的动作举止、口头语言、表情姿态等行为规范以及书面板书的视频与文章;大二时,老师可将小学音乐教学法的理论知识编辑成文章与视频,并利用微信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小学音乐教材进行详细分析,设计完成的教学方案,在微信群中进行沟通交流,同时组织学生见习,联系高校附近的小学校让学生区观摩与实践,以准确找准老师的定位……,以方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有机融合专业技能与教学能力训练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包揽所有的教學任务,受到个人能力与教学专业性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不足。因此老师需要意识到学生的准老师角色,并将专业技能与教学能力统一起来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例如:在小学音乐教学法课堂教学中,老师可设计、搜集钢琴弹奏技巧、发生技巧、舞蹈编排知识等的文章与视频,利用微信与微信公众号,学生通过微信与微信公众号等在宿舍、有空闲时就能够观看与阅读,学习视频中老师在指导学生时的语言表达、动作、表情等,并在课堂上进行演练与考核,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还能训练学生的教学能力、专业技能,为学生成为合格音乐老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小学音乐教学法重要性的意识
小学音乐教学法课堂设置的实质,是为了转变学生的角色定位,逐渐从学生角色过渡到老师角色,将学进来的知识顺利地讲出去。课堂教学时,容易被学生忽视知识点与重点,认识不到教学法的重要性,无法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就无法充分发挥音乐教师的作用,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法课堂教学中,老师需注意培养学生小学音乐教学法重要性的意识,并总结归纳其中的重点与难点,利用微信与微信公众号传播,以保证学生随时随地均可观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双微课堂”在音乐教育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且促使课堂教学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教学能力,有利于角色的转换。
[参考文献]
[1] 赵伟晶.微信音乐类公众账号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学习的影响[J].音乐创作,2016,11:191-192.
[2] 张增赋.“微课”教学探索进程中高校音乐专业学业评价机制的改革研究[J].音乐创作,2018,01:189-191.
[3] 俞文洁.论钢琴伴奏课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中的重要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3:7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87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