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学生的英语语音意识与英语单词拼读能力研究要素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中的英语教学不仅是要引导掌握一些词汇和语法,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音意识和单词拼读能力。本文分析探究了语音意识的概念以及相应的培养策略,之后论述了语音意识和单词拼读能力的关系。
  【关键词】高中生  英语语音意识  培养  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105-01
  一、语音意识的概念
  语音意识就是我们对词汇声音结构的敏感度,其中包含音素、韵脚、音节和语音——辨别拼读转换的能力。也就是语音意识可以把口语中的声音分为若干的比较小的单位,在大脑中辨别和操作这些声音。经常会用到音位删减、音位结合、首音和韵脚的判断的方式对语音意识进行检测。语音意识表现在对语音单位的操作能力以及音节单位(如音节、音位)的识别能力,比如对语音刺激单位的分析、对语音刺激异同的分辨以及语音单位的不同组合等内容。一些使用拼音的西方国家,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发展阅读能力方面的研究,其中有很多的相关工作者都全身心投入到阅读能力获得的规律和特征的研究中,为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众多相关研究者经过长达几十年的钻研,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大量的研究表明,语音意识对于拼音文字的学习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二、培养英语语音意识的策略
  (一)转变英语的教学观念
  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了解语音意识的含义,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语音意识的重要意义以及拼读能力和语音意识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将学生语音意识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一项重点内容,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锻炼学生的语音意识,不断地对学生的新单词的学习和旧单词的巩固进行强化,向学生传授各种记忆英语单词的技巧。与此同时,英语教师还要重视教材中一些语音因素的教学,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训练语言意识,为学生后面的英语学习和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英语语音意识教学的方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训练学生语音意识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单纯的语音意识训练,并利用字母拼音教学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英语语音意识,字母知识和语音意识一体化进行训练。相关的实践表明,字母知识和语音意识一体化的训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人们的语音意识。因此,教师要意识到这点,在具体的教学中根据汉语发音的特征,将英语语音的教学和汉语字母拼音的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把握这两者在发音上的差别性和共同特点,有鉴别有比较的将这两者的语音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对学生进行系统专业的字母发音训练,从整体上促进学生语音意识训练的效果。
  (三)注意语音意识训练的阶段性
  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音意识时要将层次性以及阶段性突显出来,在教学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切忌急于求成。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程度的感性认识,为语音意识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学生掌握了相关的技能后,再对学生系统地进行语音意识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学会由音知形,由形知音,能够灵活自如地进行切换。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更深一层地对学生进行语音意识的强化,帮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提升英语能力。
  三、语音意识和单词拼读能力的关系
  相關的实践证明,英语语言国家学生单词拼读能力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是他们的语音意识,西方诸多的心理学家都认为语音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单词的拼读能力。Bus等人早在1999年就在美国的《教育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这项研究表明:语音意识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拼读能力及朗读能力的发展;训练时将字母发音知识和语音意识相结合可以有效地促进读和写的进步,英语阅读能力的标准之一就是单词的认读能力,语音意识同时也是检测阅读能力一项重要条件。大量的研究分析对比了阅读能力正常的儿童和困难儿童在语言发音上的不同,发现正常儿童的语音意识明显高于阅读较困难的儿童。
  还有相关的研究者对双语学生进行研究,发现语音意识对英文单词的拼读能力有跨语言预测。例如钟毅平利用音节检测、快速命名等方式测试了116名香港汉语儿童,发现检测拼读能力的重要条件就是语音意识,这个研究给跨语言语音意识提供了凭证。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英语语音意识作为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一项重要条件,是学生学好英语语言的一个重要基石,对于学生英语的学习和日后的发展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拼读能力,重视学生英语语音意识的培养和训练,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探究,能够对高中英语教学中语音意识的培养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参考文献:
  [1]章渟.新课标理念下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英语语音意识[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2,(7):3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99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