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小学德育工作的核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少年智,则国智”,当前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不再仅仅是对成绩的要求,对学生道德教育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由于农村学生大都就读于寄宿学校,大部分都是由老年人代为护理,对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使学生的心理,道德,思想和法律得到良好的发展。本文就如何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意见,希望对未来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村小学 寄宿制小学 德育 有效开展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68-02
一、优化校园环境建设,确保言行规范
我国古代寓言故事《孟母三迁》的故事指出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因此,为了加强校园环境建設,要以校园环境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平台,以提高学生的德育意识。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学校还应对环境布局进行科学调整,为学生营造更加活跃,优雅的文化环境。例如,学校可以合理地安排绿化,并通过对休息空间的设置,游戏空间的合理设置。同时,要加强宣传栏目知识的及时更新,使学生及时了解各种校园文化信息,通过文化气息的熏陶,为优化学生的精神环境提供有效帮助。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除了整合校园环境建设外,道德教育的发展还需要加强学生的言行规范。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的宣传,以便在教师的指导和规范下,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本班级中,班主任还可以在课堂上设置更为具体的班级规则,这样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准确地认识到道德教育意识在日常课堂活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思想和行为教育,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水平
组织学生学习《守则》《规范》。每学期开学第一周,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采取“一读、二议、三背”的方法,让学生边读、边议、边理解,把行为规范的内容灌输到学生头脑中,然后通过“出勤、纪律、卫生”评比活动,规范学生的行为。
三、发挥示范效应
所谓的榜样是一种教师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的承诺。农村寄宿小学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教师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的影响尤为突出。学生在教师的关怀中积累了经验,进而会对教师的行为产生效仿的意识,从而形成了他们关怀他人的原动力。教师的关怀行为,特别是教师关怀行为的一致性,将对学生的关怀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开展强化活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为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强化活动。团队的建立不只是个体相加那么简单。团队的建设具有改变个别学生的性质,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在学生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以团队的形式,使学生团队发生本质上的改变,这种方式远比逐一对学生进行改变容易得多。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体育比赛,让学生在简单的体育比赛中享受拼搏的乐趣。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电台等方式开展中国传统美德和革命优良传统教育,运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对学生进行民族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质。学科中的德育资源,特别是《思想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的德育教育,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教育和文明礼仪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做人。
发挥班级管理中的道德教育功能。每日做到校园环境“六无”;做到文明校园“六不”;搞好校园之夜;定期举行“祖国在我心中”等活动;组织指导学生走进生活,探究、思考人生发展的道路,感悟生活中的欢乐和苦恼,促使学生不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开展“献爱心”等活动。为了应对当前儿童和青少年缺乏爱心和团结协作精神,教师用爱来感染学生。教师的爱是情感教育最重要的内容。教师处处关心学生,学生会学习如何照顾他人,并从他们所感受到的关怀和照顾中为他人着想。例如,组建学雷锋小组到敬老院做好事,学生主动带同学上医院看病,主动帮父母做家务事等。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
农村小学寄宿生的道德教育并非朝夕成就的。它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多方面的努力和改善。因此,寄宿小学的教师必须考虑农村寄宿小学的特点,培养道德情感。道德教育工作的核心是促进小学生道德情感的良性发展,并以此影响道德知识的掌握及内化,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真正提高农村寄宿小学生的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邵景进.我国小学生品德发展关键期研究的述评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5(2).
[2]韩翠萍.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赵家沟小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2).
[3]杨成宝.农村小学寄宿生德育现状及管理对策[J].中国高新区,2018(09):119.
[4]王丽红.不可忽视的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的德育思想工作[J].学周刊,2018(07):170-1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02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