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向的初中英语读后写作活动设计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从初中生语言和思维发展的特点出发,从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富有层次的写作任务到多元化的评价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有效地设计读后写作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关键词】思维品质 读写结合 读后写作
【课题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基于文本解读的高中英语阅读实践与研究”(立项批准号:FJJ KXB17-21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083-01
一、引言
读写结合作为连接阅读与写作的桥梁,既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也能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语言的支持和内容的框架,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本文尝试从读写活动中的读后写作活动一环入手,探讨如何在初中英语读后写作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案例
本课使用的是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Enjoying Cycling Topic 3 Bicycle riding is good Exercise Section C。
教学过程:
(一)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1.学生浏览图片并回答问题。
When will you ride a bicycle in everyday life?
設计意图:通过图片激发学生对于自行车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
2.头脑风暴。
What kind of benefits(益处) of riding bicycles can you think of?
设计意图: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话题语言表达,另一方面,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3.角色扮演: 假定你是警察,请根据以下关键词介绍骑行安全规则。
bicycle riders/traffic signals/helmet/light?鄄colored clothes/ lights in front/ reflectors on the back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交通违规现象,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训练。
4.为文章绘制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结构,提高篇章意识和概括总结能力。
(二)富有层次的写作任务
1.学生展示班级上下学交通方式调查结果。
设计意图:创设真实的语言使用情境,为后续的写作任务做好铺垫。
2.各个小组就哪种上下学交通方式最好和应该注意的交通规则展开讨论。由组长负责记录并填写以下表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使用文章所习得的新的语言表达的同时,对于文章中提出的观点进行质疑和思考。
3.写作任务。Write a letter to your pen friend Peter giving him advice on which transportation he should take to get to school and reminding him of the safety rules h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1)为你的作文绘制一张结构图。
(2)初稿写作。
设计意图:写作任务中对于出行方式和交通规则没有给出具体的规定,给予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空间。
(三)多元化评价方式
1.小组评价。
各小组从内容要点,文章结构,语法和词汇的使用等方面对组员的作文初稿进行互评。根据小组讨论结果修改写作初稿。每组同学推选出一篇最佳作品,进行班级作品展示。
2.教师反馈。
教师就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写作中好的语言表达以及富有创意的文章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小组评价,提高语言能力之外,也使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教师对于写作结果的反馈不可或缺,但是在写作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的角色应该是指导、示范、启发、鼓励、讲评。
三、反思与感悟
(一)巧用支架,为英语思维的表达牵线搭桥,实现语言和思维协调发展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到初中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不协调这一学段特征,在教学上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支架,设计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活动,从而实现初中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关注过程,为写作能力的提升层层加瓦,实现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在初中英语读后写作活动的设计中,应从初中生的现有程度出发,从读后素材的积累整合,到设计恰当的、富有层次的写作任务,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写作,最终实现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T].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罗之慧.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7.(4):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05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