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是近几年各级各类学校和各个学科都在尝试运用和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思维导图的教学是利用学生的思维进行抽象的空间构造,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学习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思维方式。它是利用记忆的特点,记忆的选择性、整体性等特点,让学生的记忆更加具有特色的一种方法。高中语文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需要学生兼顾创造性和规矩性,因此需要思维导图的引导,让作文显示出严肃而不失活泼,正面而不失创造性的特点。
【关键词】思维导图 优化 作文 教学
【课题】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思维导图视阈下的高中作文教學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110。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071-02
一、思维导图及其对作文教学的作用
思维导图又叫作心智图,是让学生针对一项主题进行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过程,是一个从点到面,再有分析到综合的过程,集中考查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综合总结能力,是让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张抽象的导图的过程,这个过程能有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最优的写作方法。
思维导图的教学法对学生的写作是有多重作用的。首先思维导图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找到多个写作角度并且找到写作的思路和方法;二是思维导图能够在思维路线的引导上,让学生的写作更加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严谨性,能促进写作的质量和写作速度,减少跑题的可能性;第三是思维导图能帮助教师找到有助于学生迅速调整思路,找到写作要点的方法,节省考试时间,在短时间内写出有内涵,高质量的文章,在完成考试题目的前提下,保证文章的质量和学生自主性的发挥。
二、运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方法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经常表现出僵化、模式化、板块化的特点,导致学生写作没有灵感,丧失主动性,写出的作文也会寡淡无味,而思想已经打开的学生,也会受限于教师的教学思路,影响正常发挥,因此,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能优化教师的教学效果,但是这需要采用恰当的方法。
1.运用思维导图,打开学生的写作思维
在传统的高中写作教学影响下,学生的思维已经被禁锢在一个固有的范围内,要想采用思维导图优化教学方法,首先就是要解放学生的思想,活化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更多的灵感去用于写作。这主要有赖于思维导图的开发。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主题训练,打破原有的作文教学思路,采用新的,不设条件的教学方法。教师要设置发散思维课堂,给出学生一个主题,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或自由作答的方式进行思路的拓展,教师将学生的思路用导图的方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感知自己的思路走向,然后通过思路的延伸进行发散,形成一张思想的大网;随后在这张思维导图的基础上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探究作文题目确定的多种可能,帮助学生找到一个主题的多个写作角度和写作方法,让学生在写作前打开思路,文思泉涌。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交流的积极性
思维的单向行驶永远不会形成思维的多角度和活跃度,而只有思维的碰撞和相互启发,才能让思维如星星之火般燎原,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的思维尽可能的产生更强的交流和碰撞,让学生在相互沟通和启发的前提下发散思维,带动思考,产生冲击,引发交流。
教师要充分利用热点话题,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针对话题产生自己的看法,并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出来。为了防止一边倒的情况,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新的思路,对立意新鲜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嘉奖;其次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一个话题的多个思考维度,让学生感受到立体的思考方法,和创新思维为思想带来的新鲜感。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让学生分组将讨论的结果绘制成思维导图,让小组阐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最终的多种思路和多种讨论结果,这样就会让学生在日常的联系中打开思路,活跃思维,让学生在积极沟通中带动思想的活化。
3.运用思维导图方式开展写作实践
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产生的思维,最终是要落实到实践中的,因此,教师要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中作文教学,还要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学生的写作中,让学生善于写作,精于写作,乐于写作。
在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方法进行充分思维发散和聚合训练的基础上,教师要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找到一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和方法,并根据其中一条思路进行写作,最后由教师进行分析和评价,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指引下,熟悉作文写作的方法,熟能生巧。
参考文献:
[1]朱志敏.给你的思维画一幅导图——一种提高工作、生活效能的思维途径.中国人才,2005,5.
[2]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05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