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言以足志,以言承文,文言合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学习文言文是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虽然有时代的隔阂、语言的隔阂,学起来较为困难,但只要在教学中把“文”和“言”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文以载道,言以足志,文言合一,文言文的精髓与价值便会渗透进学生的思想,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文言字词句;文言合一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9-073-2
司马迁在《史记》中刻画了许多人物形象,摹形传神,千载如生,其刻画艺术不仅前无古人,而且成为后世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的典范。《魏公子列传》是《史记》中最生动、最感人的篇章之一,为了让已具备一定文言功底的高二年级学生更有效更深入地学习这篇课文来把握人物形象,揣摩作者意蕴,教学时,我主抓重点字词句,拓展学生思维,品鉴语言内涵,引导学生独立创新,同时加以适当提醒、点拔、补充,来达到以言承文,文言合一的目的。
苏教版中的《魏公子列传》共写了魏公子的三件事:迎侯嬴、请朱亥、窃符救赵。作品一开头就写道:“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在《太史公自序》中说“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作《魏公子列传》第十七。”很明显,司马迁是把信陵君作为一个礼贤下士的人物来写的。在文中的第二段大篇幅地描写了迎侯嬴,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地位低下,信陵君听说他是贤士,就“往请,欲厚遗之”。侯嬴不肯受之后,信陵君便“置酒大会宾客”,他亲自“从车骑,虚左”,“虚左”是一个关键词,是本文中一个重要的古代文化知识,也是信陵君“仁而下士”的具体体现,学生只有弄懂了“虚左”一词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解读魏公子的“仁而下士”。古代乘车以左位为尊位,在当时那种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作为地位显贵,身份显赫的信陵君,在被侯嬴拒绝后,能够不以富贵骄士,屈尊相请,以礼相待,这是非常难得的,同时也是打动侯嬴最重要的一点,此时的侯嬴从心理上已经归属了信陵君。为了验证信陵君的诚心,侯嬴多次试探、刁难,司马迁用了系列的动作来写侯嬴,“摄、直上、不让、俾倪故久立、微察、久立、與客语”,一个“得寸进尺、目中无人、不识抬举”的看门人形象跃然纸上,一支奇怪的队伍就这样招摇过市,所引起的轰动效应可想而知,对于街市人的反应,文中用一个动词“观”,课堂上我让学生细细品味了这个动词,“观”不只是简单地看,那种疑惑、震惊的表情和眼神,那种欲行忘步的神态也都体现了出来,这种场面真可久居魏国头条新闻,对信陵君来说,这也是一场对于自己人格的考试,考官就是侯嬴,但信陵君不但不嫌弃他傲慢无礼,面对街市人的耻笑和从骑的窃骂,反而“执辔愈恭,颜色愈和,色终不变”。把侯生请到家时,信陵君“遍赞宾客,为寿侯生前”,教参对“遍赞宾客”的解释是向全体宾客介绍了侯生,“赞”的本义是进财货以求谒见,文中的意思为“介绍,引见”,学生对这一词义比较陌生,其实我们只要把它放进特定的语境里来理解就可以了。为此,我设定了一个“情境假设”环节:如果你是魏公子该如何引见贵宾?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顺着这条思路,我又让学生对“赞”一词进行深入思考,“宾客的反应为何是‘惊’不是‘惑’?”侯生是信陵君屈尊请来的贵宾,自然要把他介绍给大家,宾客的反应是“宾客皆惊”,由“惊”一词可以推断,“赞”的行为应该是双向的,按情理,信陵君除了要把侯生引见给大家,也要把宾客引见给侯生,而当时的侯生衣冠褴褛、地位低下,如果只是单向的把侯生引见给大家的话,宾客的反应可能是“惑”,如果是双向的话,将相宾客的自尊可能就受到了冲击,才会“惊”,再结合现在的见面礼仪,贵宾相见,也是互相引见。这样解释的话,学生就会牢记在心了。信陵君恭敬的举止让侯生不得不诚服,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此段的描写可以说是生花妙笔,人物的心理、神情以及他们之间矛盾的关系,都一同展现在读者面前。
苏教版选文中有关魏公子的语言仅出现过三处,第一处是“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第二处是“晋鄙嚄唶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第三处是“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魏公子在准备同秦军决一死战向侯生辞行的时候,侯生只是冷冷地说了一句“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学生通过细细揣摩得出,第一句话中魏公子丝毫没有责备侯生的意味,而是在反省自己的不足,这样的反省其实也是其仁而下士的侧面反映,因为他心中始终装着“士”,唯恐自己做得不好而待慢“士”。后两句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魏公子的仁义之心,“仁”是包含在“高义”之中的,拥有仁者之心的高义的魏公子是众人皆知的,正如平原君所说“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正是被信陵君的热诚仁爱打动,侯嬴为其献计,为了坚定信陵君的意志,侯嬴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他的诺言——在信陵君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这是何等的气魄与壮烈啊!这便是战国时期“士为知已者死”的精神,侯嬴与那些朝秦暮楚的食客完全不同,他不是那种只凭三寸不烂之舌,依附于统治阶级,专为获取个人功名利禄的人,他是把信陵君看成自己的“知已”,所以要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贡献给信陵君。其在在朱亥和如姬身上,又何尝不是呢?课堂上学生找出朱亥的语言,仔细品味,朱亥说:“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朱亥只是一个市井鼓刀屠者,公子往数请之,虽然朱亥当时并未回报答谢,然而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令人敬佩。司马迁虽然没有正面刻画如姬,但我们从侯嬴的口中得知“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虽未见其人,却已知其真。
信陵君就是这样靠着贤士们的帮助,完成了“窃符救赵”的历史大业,从而挽救了赵国,也保存了魏国,这与文章开头讲的“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是相呼应的。
对于晋鄙的描写,文中笔墨也不多,教学中和同学们一起品味了几个动词,“合、疑、举手、视”,兵符虽已合上,却依旧怀疑,昂首视公子,“举”、“视”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把这位嚄唶宿将当时的惊奇、自信、决不交出兵权的神态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可谓神来之笔。
做足了字词句上的功课,再来探讨问题就胜券在握了,课堂上,我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侯嬴为何北乡自刭?学生的思路非常开阔,能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思考、解答,这个问题搞清楚了,也就明白了魏公子为何不阻止侯嬴自杀了,因为在当时,守信用、践诺言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对以死相报的行为加以劝阻是不以知已相待的表现,是对人格的蔑视和侮辱,是极不礼貌的行为,所以魏公子不加劝阻也是在更好地激励自己,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侯生。第二、司马迁为魏公子作传,为何花大量笔墨写侯嬴?这个问题需要联系司马迁本人的遭遇来探讨,他的用意何在,情感寄托何在,答案自在心中。学生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探讨很是热烈,基于对文本字词句的透彻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答案的得出自然是水到渠成。
“文”与“言”的结合不应是简单的组合,“言”可以让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知识,读懂文章;“文”可以探究文化精髓,传承文化理念,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这既是文言文教学的宗旨,也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所在。
[参考文献]
[1]丁帆.《史记》选读教学参考书[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53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