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背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美经贸摩擦在一夜之间将稀土(Rare Earth)推向了前台。除了关注它到底能不能打疼美国之外,稀土本身,包括历史、技术、应用等,也被置于聚光灯之下,引起了新的一波讨论。
稀土,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钪、钇共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名为“稀土”其实并非“珍稀的土”之意,只是一些金属氧化物的统称。不过,由于它具有無法取代的优异磁、光、电性能,在军事、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不可或缺,是珍贵的战略金属资源,也被称为“工业黄金”“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这么备受关注的矿产,中国储备又如何呢?四个第一足以让国人自豪:资源储量第一,占23%左右;产量第一,占世界稀土商品量的80%至90%;销售量第一,60%至70%的稀土产品出口到国外;应用第一,大部分的稀土在供国内使用。不仅如此,中国还是目前全球唯一可以供应全部稀土元素的国家,并拥有全球70%以上的重稀土资源,具有绝对竞争优势。
如果仅靠资源储备,稀土还不足以成为王牌。毕竟再丰富的矿藏,也有开采完的那一天。而且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技术,矿藏第一也会受制于人。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的稀土产业因萃取技术不过关,只能低价出口稀土精矿和混合稀土,再以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价格,购置深加工的稀土产品,长期“被人扼住咽喉”。直到徐光宪等科学家带领团队研发出适用于各类稀土矿分离的串联萃取工艺,中国稀土分离技术和产业化水平才一跃领先世界,也带动了中国的稀土生产独霸全球。数据显示,稀土行业专利数量日本和美国分列第一和第二,但主要集中在稀土下游深加工应用,中国排名第三,但集中在采选冶炼环节,在稀土采选和冶炼环节,中国优势明显。而自2011年以来,中国稀土专利申请数量超过全球其他国家的总和。更重要的是,目前,从稀土矿的采选、冶炼、加工、分离发展到稀土装备的制造、稀土制品的应用,我国已形成完整的稀土工业体系。这些,都是技术成就的实力。
而技术本身还会反过来影响稀土的存储量。如果提取技术水平提高,或者通过创新研究稀土的新用途被发现,圈定稀土矿的边界品位就可以下调,原本不能算是资源的稀土也能归为稀土资源,工业储量数据就会大大增加,由此又进入正循环。
回到话题之初,稀土能成为制胜王牌吗?其后的科技和应用实力才是关键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92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