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与教学技巧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以农村初中文言文在教学中发现的薄弱基础和恐惧心理为研究对象,从时代、学生认知、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这一心理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技巧:渗透人文思想,培养学习兴趣,加强阅读指导。通过对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提出了对应的教学技巧,为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旨在提高农村初中文言文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简单文言文的能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作为阅读教学改革瓶颈的文言文教学不尽如人意,仍有走老路的嫌疑。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了改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有必要对初中文言文教学进行改进。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学生参与文言文教学的现实意义。从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知识的传递三个方面,提出了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把握的三个教学技巧,以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对话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古代文言文的魅力,传承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无形中提升了学生们的文学素养。
一、薄弱的基础积累是文言文学习的最大难点
绝大多数的农村初中生都缺乏家庭式教育,对于古典文化的学习和影响更是一片空白。在初中之前,只能学习背诵少量的古诗词。而对于文言文而言,不要说一整篇文章,仅仅一个句子,同样难以理解。如果我们想在此基础上进行文言文教学,可以想象它的难度和效果。
二、恐惧是学习文言文的最大障碍
我们的教育对于文言文的学习还是十分重视的,然而,我们的学生却对文言文的学习存在着恐惧的心理。造成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时代的原因。白话统一后,很多人都认为文言文太过死板,缺乏趣味性,没有生命可言,这种偏激的想法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其次,认识的原因。从初中生的年龄和智力发育来看,他们已经能够用长远的眼光来理解文言文的作用,但是他们更倾向于学习实用性语言。因为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未知和好奇,他们更倾向于外语的学习,他们知道文言文的时代已经离他们很遥远了,因此,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令人担忧。根据笔者的调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目标单一,即教学目标只注重对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注意每一句都落实过关,以免出现疏漏,甚至每字每句的细心斟酌,学生们已经成为被动接受词、字、句的工具。二是教学方法僵化,遵循固定的模式。在介绍了作者和时代背景之后,我们开始逐字逐句地讨论,然后做一些所谓的内容分析或得出一个中心結论。老师们主宰着课堂,喋喋不休,出现了“儿媳懒,婆婆勤”的现象。三是从原始到原始,缺乏迁移,为了理解一篇课文,把所有课文中的古文句子都翻译出来,才达到教学目的,导致教师、学生只知道举一,而不知道反三。
文言文教学的宗旨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古诗词和简单文言文阅读和理解的能力,通过了解书中的内容,背诵一些名篇,学习文言文中的表达方式,提升自己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吸取现代汉语的精华,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因此,我们必须逐一理解和翻译古诗词。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要对古诗词进行合理的探究和欣赏其魅力,并且加以运用,对词语灵活运用,感受文章中的情感和思想,把自己置于文章的情境之中,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运用文章中渗透传统文化和思想教育的方法。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简单文言文的能力。显然,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我们应该改变这种状况,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三、渗透人文思想,丰富文言文教学过程
文言文教学要注重词句的注释,体现出人文情怀,使之走进学生的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成为学生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用生命进行教育,用丰富的内涵指引学生,消除学生对于学习文言文的恐惧心理,使文言文的教学更具亲和力。例如,《送东阳马生序》是一部漫长的文言文,我们可以站在人文教育的角度,使复杂的语言变得简单化。
四、培养学习兴趣,活跃文言文教学氛围
兴趣是一切事物中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文言文也不例外。大多数学生喜欢听老师的故事、成语和著名的格言。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做一些介绍文章,让学生陶醉于文言文教学的介绍,陶醉于文言文的课堂。
向学生讲述一个生动传奇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利于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引入的故事可以是课文本身需要讲述的故事,也可以是与其相关的故事。比如在用《狼》《为学》等具有很强吸引力的故事来教授文言文时,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引入一个故事,然后再引导他们学习对应的文言文,最后实施逐字解释的教学。
五、加强阅读和背诵的指导,使文言文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重复的阅读可以加深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程度,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朗读、背诵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文言文比现代汉语更有节奏感,所以古人常常用“唱”的方式来读诗、感受情感和意境。为了培养学生能够科学有效地进行阅读,需要避免漫无目的机器似的重复。按照文章的详细要求,可以对学生朗读时的节奏、音调和语速进行矫正。每一次朗读都应有不同的清晰要求,如发音、句子朗读或声调的发音。在阅读过程中,要了解主旨,掌握思路,领会情感,感受意境,这些要求要针对性强,方向明确。课后阅读能够重新认识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朗读理解”,这才是朗读的意义和价值。阅读需要与会意紧密结合,以便通过阅读更深入地理解文意。例如,学生在阅读《岳阳楼记》时,应了解洞庭湖风景、岳阳楼景色的意境,并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理解其意境,让自己陶醉于文章创设的意境之中,如此一来,学生学习文言文就会更加高效简单。
六、结语
文言文教学仍有许多技巧。然而,无论采取何种技巧,都需要注意的是要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其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只要我们能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将在新课程改革中迈出最有力的一步,文言文教学的沉闷局面一定会被活泼所取代。
参考文献
[1]杨万平.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
[2]高传芳.授之以渔,提高效益,培养初中生文言文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7(4).
[3]李冬梅.以诵读促发展——让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更精彩[J].课程教育研究,2015(35).
(编辑:龙贤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21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