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018年小麦春季冻害发生危害及防御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宝鸡市陈仓区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县区,小麦作物是我区重要的大田类粮食作物,近几年来,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小麦冻害时有发生,对小麦生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春季冻害根据发生的早晚又可分为早春冻害和春末晚霜冻害,早春冻害发生较为频繁,多发生在2月中下旬至3月份;春末晚霜冻害多发生于4月上中旬,此时正值雌雄蕊发育、花药形成,若突遇遇强降温,易导致小穗或小花败育,影响结实率,对小麦生产危害极为严重。
  2018年 4月上旬,我区小麦生产遭遇了较为严重的冻害。全区气温普遍骤降10℃以上,最低温度达到-3.4度,致使大部分麦田遭受不同程度低温冻害,给小麦生产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冻害发生以后,区农技中心组织技术人员立即深入麦田开展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区约有9.23万亩小麦受到冻害的影响,占小麦播种面积的25.8%,不同品种、川道塬区丘陵山区不同区域均受到了影响。经对96个样点田间调查统计,此次受冻面积占全区麦田总面积的25.8%,以塬区受害较重,受冻株率严重的达27.9%。受冻害情况的影响,2018年我区小麦平均单产305.9公斤,总产 10.96万吨。较2017年相比,单产减少86公斤,减产21.9%,总产减少3.23万吨,减产22.8%。
  一、原因分析
  1.極端的气候条件 2018年春季我区气温变化剧烈,4月6日夜间到7日凌晨我区普遍经历了近年来历史罕见春季降温,全区平均最低气温-1.5℃,此时正值小麦孕穗敏感期,突然大幅降温影响了小麦幼穗分化及花粉粒的生长发育,对小麦幼穗造成了伤害。从小麦发育进程来看,降温对应的两个幼穗敏感时期几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一是小麦幼穗形成期,二是花粉粒形成期。受冻严重的田块小麦穗部颜色变黄,发干失水,整个穗子丧失结实能力,中度受害田块穗子部分失水,约三分之二以上小穗受害,受害较轻田块变现出叶尖干枯,穗子畸形,麦芒扭曲。
  2.品种特性:品种类型不同,抗寒性不同。冬性品种抗寒能力强,半冬性和弱冬性品种抗寒能力相对差一些。虽然今年我区小麦主要种植品种均为半冬性品种,但各品种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受冻较严重的品种有:小偃22、郑麦366、西农20等。
  3.麦田播种质量差。今年我区9月下旬降水量为6.2~49.9mm且分布不均,与历年同期值偏多4~9成。10月上中旬降水量为82.4~121.5mm,与历年同期值偏多2倍以上。持续阴雨天气,导致小麦播期跨度较大,10月20日之后晚播麦田占播种面积的16.7%,加之播种后,气温偏低(10月上中旬平均气温10.2~14.3℃,较历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偏低0.7℃~2.8℃),造成小麦冬季苗情弱,抗逆性差;部分晚播麦田亩播种量超过了20公斤,播种量偏大导致小麦返青后群体过大,形成假旺苗,个体发育差导致冻害重。
  4.整地质量差异 整地质量好坏也是影响小麦受冻的重要因素。整地质量差,播后未镇压、跑墒快、土壤水分含量低,小麦根系发育差,遇到低温时植株冻害发生就重。相反,整地质量越好的冻害程度相对较轻。
  5.田间管理措施:相同条件下,一般肥水条件好,管理到位,冬前形成壮苗的麦田受害轻。冬前旺苗未采取控旺措施、未浇越冬水的麦田、返青起身拔节期干旱缺肥的麦田冻害重。
  二、小麦春季冻害的防御措施
  1.选育抗寒品种
  选用经过农业部门试验示范、确定适宜本地推广的早熟、高产、抗寒性好的冬性或半冬性品种。如果因秋作物成熟延迟或天气原因导致播期晚,可适当选择半冬性偏春性品种。
  2.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壮苗
  配方施肥,施足底肥。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播量控制在每亩13公斤,适播期为10月8日-15日,适播期每推迟3天,亩播量增加0.5公斤,播种深度3-5公分。
  3.冻前浇水
  冻前浇水是防御倒春寒有效措施之一。在有强倒春寒到来前,对有冻害危险的麦田,要及时浇水,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能显著减轻冻害。
  4.采取镇压、化控措施
  小麦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进行镇压,抑制基部节间生长过快,增强抗寒能力。返青后,若气温高,小麦生长过快,可采取化控调节,抑制植株过快生长,增加抗逆能力。
  5.增施有机肥:在小麦起身拔节期,增施一些有机肥和磷肥、钾肥,以促进根系发育,抑制麦苗地上部分旺长,增强抗寒能力。
  6.积极预防
  进入3月下旬以后,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搞好天气预报,在大风降温天气来临之前采取浇水、烟熏等措施,提高地温和近地面气温,预防晚霜冻害的发生。
  三、冻害发生后补救措施
  1.补充营养。可喷施1-2﹪尿素溶液或磷酸二氢钾300倍液,或喷施碧护、爱多收(复硝酚钠)、芸苔素内酯等抗逆剂及营养液,促进受冻小麦恢复机能,增强抗逆性。对叶片发黄的麦田及有根腐病的麦田,可喷施叶面肥+百菌清1000倍液+磷酸二氢钾300倍液,以促进麦苗早生快发,由弱转壮。此外,视苗情、墒情适时灌水,并结合灌溉亩追施尿素5-7.5㎏,以防脱肥防早衰,达到增粒、增重的目的,降低灾害损失。
  2.及时开展病虫害防治。对小麦条锈病、白粉病、麦穗蚜发生的田块亩用80%苯甲·醚菌酯水分散粒剂8-10克或30%苯甲·多菌灵粉剂20-30克,加45%吡虫·毒死蜱乳油20-25毫升或150克/升联本·吡虫灵悬浮剂30-45毫升,加磷酸二氢钾100g或含磷钾腐殖酸水溶肥40-50克,兑水50公斤混配喷施,兼防小麦赤霉病。小麦吸浆虫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在小麦抽穗扬花初期,亩用3%辛拌磷颗粒剂3-4公斤细拌干土25公斤,于下午6点后,均匀撒施在麦田地表防治。对于小麦红蜘蛛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可用20%扫螨净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3000倍液加80%苯甲·醚菌酯8-10克混合喷雾防治。
  3.翻犁改种,挽回损失。对于受冻害影响严重、小麦受损穗子占到80%以上的田块,及早翻犁改种饲用玉米、荞麦、油葵等作物,千方百计挽回损失。饲用玉米品种以春播品种西蒙208、大丰30、莱科818、先玉335等生育期短、脱水快、品质好的品种,亩播量2公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24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