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学阶段的班主任是否能与小学生构建和谐的关系,会影响班主任平时的教学,同时还会导致小学生的学习受到一定的影响。小学生正处在身体成长和智力成长的时期,同时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对于小学生也存在很大的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引导与带动小学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下去,让小学生可以准确的了解社会,了解生活。本文根据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和谐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08-0115-02
对于小学生而言,和谐统一的班级氛围对于学习与身心的健康成长存在关键的意义。班主任作为班级当中平时的管理人员,对班级的建设与班级氛围的塑造具有十分关键的价值,在班主任的管理当中,建设和学生之间和谐良好的关系在班级氛围的搭建中存在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班级氛围的有效搭建,班级管理的过程也能够更加的顺利。
1 现在小学班主任和学生相处的情况
1.1 班主任对学生的认知欠缺
现在,成绩至上的概念在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大脑中有着深刻的作用。大多数班主任对于学生的评价标准存在误解,经常以成绩去评判学生的学习水平,乃至于会忽视后进生的全部优点,将成绩优异的学生整体放大,过于重视学习好的学生,最后造成学生发展不均衡。大多数的小学生也会由于班主任这种不合理的评判对班主任产生反感的心理,从而造成学生逐渐疏离班主任,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十分不融洽。
1.2 并未建设科学的互动机制
小学阶段的班主任想要提升班级的管理质量,和学生之间的合理互动是不可或缺的。不过绝大部分的班主任缺乏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通常运用自身的方法展开班级的管理,因为小学生存在惧怕的心理,不敢主動对班主任提出一些管理方面的建议或是要求,老师在管理过程中根本不清楚学生的真实需要,也并未顾及到学生的成长特征,这种管理明显不够科学。仅有班主任和小学生之间建设具体的互动机制,小学阶段的学生才可以和班主任搭建起优良的师生关系,班级管理才能够变得更合理[1]。
1.3 班级管理制度不科学
在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所演绎的角色大多数是高高在上的,从而造成在班级当中缺乏和谐的班级氛围与公平的师生关系,出现学生有想法不敢提出来的现象。另外,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制度当中,班主任的管理事无巨细,并未真正做到让学生展开自主管理,继而造成学生形成了依靠的习惯,个人缺少主动学习的观念与专心的精神品德。
1.4 存在某种程度的观念偏差
受到过去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大部分小学都仅重视升学率,同时将班级整体的学习成绩当做班级管理效率评判的唯一准则,对管理工作当中的其他层面彻底忽略。为此,小学阶段的班主任为了提高所谓的班级管理效率,仅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将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当做工作的全部重点,继而忽略其他方面的管理。在这种教育管理概念之下即使可以让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提高,不过对于小学生的成长经历中其他的方面基本没有关注,如此培育出来的小学生就像是学习的机器,多方面的水平都无法获得合理的发展,会严重影响到小学生的成长,导致小学生缺少创新观念与实践水平,缺少有关的学科视野,很难顺应新时期的需要。
1.5 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缺少耐心
小学时期的学生存在鲜明的个性,同时自我控制水平比较弱,所以经常会出现错误,乃至于会反复出现错误。在此状况下,部分小学班主任缺少耐心予以教导,乃至于会用不好听的话去伤害学生或是体罚学生,同时这也会对学生的内心造成较大的影响与损害,从而致使师生关系变得紧张[2]。
2 小学班主任管理中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的措施
2.1 建立积极的班主任管理理念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当中,首先需要建立积极的师生观。小学生和老师之间并不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地位,老师应该是小学生成长道路之上的领路人,老师的主要功能不是管理,而是引领。经过老师的积极引导,让小学生多个方面的水平都能够获得提升,愉快的成长,这才是老师的功能。因此,小学阶段的班主任需要先放下老师的架子,仔细聆听学生的实际需要,认识到学生成长的特征,继而和小学生之间搭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需要切实加入到小学生当中,变成学生们的朋友,促使学生清除对班主任的畏惧心理,仅有如此才可以和学生搭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给班级的日常管理清除一些不必要的绊脚石。
2.2 班主任要建立良好的形象
班主任正面形象的建设,在建立师生关系的过程当中具有十分关键的积极意义。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懵懂的启蒙时期,会在没有意识的过程中效仿身边成年人的行为举动。同时学生接触到的最多的成年人除了自己的父母之外,就是每天朝夕相处的班主任。按照诸多的调研报告显示,小学生都会下意识地效仿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每时每刻都将律己及人的观念用来限制自己的行为。无论是生活当中的为人处世,还是工作当中的班级管理,都应该尽可能控制好自身的情绪与心态,用积极的健康形象示人,给学生们建立一个优良的老师形象。比如,班主任在规范学生不可以在走廊中嬉戏打闹、不可以在教室当中大声喧哗的情况下,就需要注重自身在校园里的言行举止。不能在校园范围之内抽烟酗酒,看到学生违反要求的状况不能大声呵斥,不在工作时间内和其他任课老师嬉笑,不在学生面前呈现出任何的负面态度等。此外,班主任还需要将自己作为榜样,以实际行动把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学生。
2.3 和学生随时保持交流
老师与学生的诸多关系当中,最关键的是教和学的师生关系,最难以控制的是私底下沟通的朋友关系。如若班主任太过降低自身的姿态,就很难在学生群体当中建立自身的威严。个别学生会在课堂教学当中放肆地影响教学进度。如若班主任总是居高临下,又很难科学地和学生打成一片,深层认识到学生现实的心理需要。此时,班主任就应该讲究交流的艺术性。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单独沟通的时候,老师的语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内心。因此,班主任需要尽可能运用和蔼的语气,用一种长兄或者是长姐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交流。一直站在讲台上授课的老师,在学生心理存在一定的距离感。因此班主任还应该深入到学生,自主加入到学生的集体活动,与学生共同察觉问题、探索问题同时最后处理问题,借此清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疏离现象[3]。 2.4 塑造和学生公平互动的平台
小学生的内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又因为对班主任十分的恐惧,不敢和老师展开积极的交流,这对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当中,第一要清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促使学生敢于和自身展开积极的交流。缺少必要的交流时,想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不可能的。因此,班主任需要按照小学生的实际特征,建设一套比较具体的交流体系,和学生多展开沟通。继而认识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寻找小学生成长过程当中存在的不足,以便第一时间予以积极的引导,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特别关键。
2.5 优化现代班级管理制度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自控水平上十分薄弱。班级的管理一方面要求班主任进行积极的引导,另一方面还需要小学生积极予以配合,两者缺一不可。但是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还是班级管理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因此,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一定要宽严并济、有奖有罚,在班级当中建设奖惩适当的纪律制度。系统化的管理要求能够促使学生自主建立遵守纪律法规的纪律观念,对班级管理与学生的自主管理都存在十分关键的意义和影响。老师需要选用相对的科学对策,建设起和小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班主任需要先优化班级管理制度,在管理当中让小学生能够加入到其中,加入到制度的规划与完善的过程中,促使小学生切实变成管理的主人,并且班主任对此时察觉到的问题应该第一时间进行指正。这个经过对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也存在关键的促进意义。
比如,班主任可以定时展开班级内部的汇总大会,促使学生对在校期间的表现展开自我评判与互相评判。综合其他任课老师给出的学习评判,班主任就可以获得奖惩对应的名单。对于在学校里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认可与嘉奖,对表现较差的学生做出警醒同时稍微予以小的惩罚。这种奖惩的方式,有助于在学生群体当中建设积极的是非观念,一方面能够更有效地塑造班级中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还可以完善升华班级管理工作的实际成效[4]。
3 结语
总而言之,班主任和小学生之间关系的和谐直接能够关系到班级管理层次的高低。在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的时候,应该注重和学生之间搭建和谐的关系,促使班级管理的质量更高,确保小学生能够更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姚中华.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才智,2015(23):89.
[2]揭水平,馬红宇,周宗奎,陈继文.小学优秀班主任素质结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35(2):139-142.
[3]王丹丹.试论小学班主任管理的语言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48-48.
[4]商文敏.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8):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57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