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感恩是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内驱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地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关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问题。大量理论与实证研究证明:感恩是一个有效的切入口,它连接着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文章通过对四川范围内的独立学院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揭示当前四川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内在共同的原因,并引用心理学理论论证感恩是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内在驱动力。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感恩;心理学理论
  一、对象与方法
  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的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等12所独立学院不同学科、年级共计876名本专科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本科学生732人(83.56%),专科学生144人(16.44%),男生266名(30.37%),女生610名(69.63%),有396名学生(45.21%)来自城市,480名(54.79%)学生来自农村;416名(47.49%)学生是独生子女。以自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为调查工具进行资料收集,调查开始前对课题组所有调查人员统一进行培训。
  本次心理健康调查从内容上分为人际交往障碍(包括宿舍矛盾)、学习与适应、个人情感纠葛、家庭或身边突发事件对个人心理的影响情况四个方面。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但仍有15.53%的学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47.03%的学生人际关系一般,勉强过得去,11.07%的学生在生活中更偏重容易烦恼和激动,51.48%的学生在学校遇到过或听说过自杀跳楼的校园突发事件,这样的心理健康现状让我们感到担心。究其原因,24.09%的学生认为自己失去了学习目标,74.66%的学生认为人际关系不好的原因是不懂得交际的技巧,45.66%学生认为校园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大学生心理素质差。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上述因素中,一个共同因素是缺少感恩。如果大学生懂得感恩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努力,可能不会失去学习目标;如果大学生能常怀感恩之情,可能会更多感受到喜悦与感动;如果大学生能敬畏生命,感念父母的恩赐,可能也不会轻易选择自杀。从我们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会感恩是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方法。
  近年来,许多学者也是从多个维度探讨感恩意识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如:孙娜、张颖(2014)在《大学生感恩意识与心理健康相关性分析》中得出感恩意识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较大[1];Walker和Pitts(1998)的研究显示,感恩是一种愉快的状态,且与满足感、快乐、自豪及希望等正向情绪相联系[2]。McCullough等(2002)认为感恩的人可能倾向体验正向情绪和主观幸福感,感恩倾向与生活满意度、正向情绪、活力、主观快乐、乐观、希望有显著正相关,与负性情绪及焦虑、忧郁等心理症状有显著负相关。Watkins等(2004)也有类似的研究结果,他们发现感恩与忧郁有显著负相关,与一般负向情绪有中度负相关,感恩倾向与内控性、生活满意度、正向情绪情感有正相关。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论证感恩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驱动力。
  二、感恩品质在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中的作用
  1.感恩能促进大学生正确归因,培养正向积极的认知
  首先,感恩是一种积极的认知,它使人认识和了解到自己所获得的恩惠,并在心里产生认可。只有深刻认识到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靠社会的发展和别人的劳动,才可能产生感恩意识,并外化为感恩行动。认知理论认为感恩是一种移情性情绪,是个体基于对事件的理解之上的一種移情能力。当个体认为自己的获益来自施恩者的有意行为,就会体验到感动;当个体意识到施恩者的行为对自己带来帮助时就会体验到喜悦之情,受惠者对施惠者付出的努力就产生了正向移情,即对施惠者欣赏和认可之情[3]。个体经常体验到这种感动、喜悦、欣赏、认可等积极的情绪,会提升他的心理健康水平。
  个体在受到恩惠之后能否体验到感激的心情,跟受恩者的归因方式有直接的联系。归因方式不同,解释事件的方式就不同,所产生的情绪也会不一样。McCullough等认为,当个体意识到自己是某种恩惠的接受者的时候,他们能强烈地体验到感恩的情绪。因为成为他人慷慨行为的受恩者,会使一个人有被重视、受尊重的感觉,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感恩者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许多人的共同努力,把成功看作一种恩赐,这会使他们保持快乐和谐的心理状态,能长时间维持一种内心的幸福感。相反,不具有感恩倾向者似乎更倾向于把成功和好运单纯归因于自己的个人努力,而对周围人的帮助熟视无睹。一旦失败,将会产生严重的自我怀疑或者自我否定,这不利于保持心理平衡,从而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2.感恩能使大学生体验喜悦、感动情绪,培养正向积极的情感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是受恩方对认知到的恩惠的一种积极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恩惠的接受方、实施方两主体之间关系的反映。对于实施方来说,施恩于他人是满足自我价值的需要,受恩方是在对恩惠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由衷的感激,二者都是人们从心的深处发出的真挚的情感。积极情绪理论认为感恩是一种重要的积极情绪特质,感恩与积极情绪是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众多消极情绪显著负相关。感恩测验得分高的人通常生活满意度较高,体验着更多的正性情绪,如幸福、快乐、满足及较低水平的负性情绪,如愤怒、妒忌和郁闷等。正因为如此,感恩使得个体的心境更佳,也就更能够提升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感恩可以促使个体更加积极、乐观地评价自己的生活,有较高水平的正性情感和较低水平的负性情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个体对生活的满意度,因此个体会拥有较多的积极情感,Froh等对青年人的研究表明,在控制了一般的积极情感后,感恩与心理健康呈线性相关[4]。高感恩倾向者倾向于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具有更多的希望、自豪、满足、幸福、宽容等积极情感。   3.感恩能帮助大学生激发善良动机,实施正向积极的行为
  感恩是一种利他行为,是外显的回馈举动,真正的感恩是无须语言的,是用事实证明的。大到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的举动,小到一声谢谢,都是感恩行为的表现。正是在得到施恩者给予的恩惠之后,受恩者做出了对施恩者、他人或者社会有益的亲社会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感恩具有激发善良动机并付诸行动的作用。利他行为的实施,赢得他人、社会的尊重与肯定,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进一步强化实施亲社会的行为,通过满足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提升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学的应对理论指出,感恩对幸福感的促进是通过积极的应对策略起作用的。Wood等人以236名18至30岁青年为被试对象,考察了应对方式在感恩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具有高感恩倾向的个体在面临风险情境时会表现出更多的积极评价,同时采用更多的积极应对策略,包括更多地寻求工具性和情感性的社会支持,更多地采用接近或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如积极应对、计划、积极重释情境等)以及失败后更持久坚持和更少通过物质滥用等不良行为来应对,促进了个体的社会适应性,从而提升了心理健康水平。
  4.感恩能培养和维持正向积极的人际关系,赢得更多社会支持
  感恩的双向性特征决定了它要融入一定的人际关系,是调整和维持积极人际关系的必要手段。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个体感受到社会支持越多,他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因为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使人获得更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而感恩正是能培养和维持积极的人际关系。Tsang实验研究发现,感恩有助于解决冲突,增加互惠的帮助行为,从而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关系的稳定性,提高对生活中社会支持的满意度,进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5]。
  参考文献:
  [1]孙娜,张颖,任晓梅,等.大学生感恩意识与心理健康相关性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4).
  [2]Eunkook M.Suh,Shigehiro Oishi.Cultur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J].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4(5):219-222.
  [3]张利燕,侯小花.感恩:概念、测量及其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10(2):393-395.
  [4][5]杨光艳.刍议感恩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新西部(理论版),2015(22).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项目“当前四川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证研究课题”(CSZ17051)的阶段性成果;四川省教育厅2017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专项)课题“新时期大学生成长规律研究”(CJSFZ17-3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葛倩(1983—),女,四川成都人,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王勇(1983—),男,四川瀘州人,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66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