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和孔子的默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的最高境界是不教。古今中外,大师专家,莫不如是。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苏格拉底“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说法不同,意思一样。
【关键词】教是为了不教;启发式;产婆术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学生似乎不习惯对一个语文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交流和分享,他们喜欢坐在下面听老师居高临下满堂灌。我不知道他们对自己的明天有什么憧憬,但我觉察到他们急于像复习数理化一样不停地刷题以求得应付考试的技能。可是,我不能满足他们求得刷题技能的愿望,我清楚语文课是文学艺术,是文学艺术就不同于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数理化是解决对不对的问题,不停地刷题也许能提高考试成绩;学习语文是解决美不美的问题,刷再多的题不一定能提高考试成绩。美不美的问题,哪里有标准答案?美不美需要整篇阅读去感知。所以,语文课开心阅读各持己见争论不休是必需的风景。一言堂有什么价值?除非一个世界只需要一种声音。
类似的思考其实不是今天教育者的发端创造,留心古代中西的先哲,一目了然,他们已经潜心实践研究了。
比如中国先哲孔子,开坛讲学就不搞一言堂。他践行什么?启发式,就是现在教育者追求的启发式教学。启发式,虽曰时尚,实则古老。孔子生活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距离今天都两千五百年了。那时叫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诸子云集,大破大立。滋养华夏民族后两千多年的文化思想,基本上在那时成形。譬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以后的事情就是继承发扬光大。这些熠熠生辉的思想,产生的过程一定需要个性化思考的碰撞,否则,怎么会闪耀出火花?拿儒家来说,思想的载体是《论语》。翻开《论语》,不是一个人面目严肃的高谈阔论,而是一群人随意活泼的相互交流。老师孔子的作用是提出问题,供大家思考分析讨论。讨论得差不多了,老师恰到好处地点拨提炼升华。得了!不到学生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老师不去开导。不到学生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老师不去启发。给学生指出一个方面,如果学生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学生了。套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的教学方法,过程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必须有学习欲望,思考欲望,这个时候老师再启发不迟。否则,老师讲再多再好,有什么价值。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想学好,自己要努力。自己不主动,企图让老师主动帮忙思考,那样是学不好的。老师教一次钓鱼的方法,学生不能举一反三,不会第二次第三次钓鱼,给再多的鱼有什么作用?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难道不是孔子“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同义异说?在这里,不妨把孔子的启发式教学看成“因态施教”。观察学生的具体状态来决定教育方法。在谈学习的内容之前,首先强调学习姿态。从“愤”“悱”和“举一反三”都可以看到,孔子重视的是学生的主体性,老师不过起主导作用而已。学习全靠学生用心,老师不过是引路人。古人都明白的教育规律,今人还在“填鸭”“满堂灌”。一言堂时间长了,学生反而习惯喂养,思维的惰性默然铸就。一旦老师诱导他找着吃,反倒不习惯。长此以往,创造型的人才何以造就?
也许,先哲的思想是相通的。东方先哲孔子如此,西方先哲苏格拉底如何?
追溯苏格拉底生活年代,公元前469年至公元前399年,比孔子稍晚一点。孔子是那个时代中国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他和孟子、荀子并称“儒家三圣”,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奠基者。苏格拉底是那个时代古希腊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公民陪审员。他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并称“古希腊三贤”,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如果把孔子和苏格拉底比较着看,不同的是孔子喜欢政治,苏格拉底喜欢哲学。孔子乐于社会活动,苏格拉底乐于公民陪审。先哲的爱好不同,中西的发展方向也就不同。决定社会发展方向的因素很多,但归根结底是由人的文化思想决定的。回头看孔子和苏格拉底共同点,都是思想家和教育家。探究两位先哲的教育思想,欣喜地发现他们穿越时空跨越地域,竟然惊人的默契。
身为雅典的公民,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的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先哲的向死而生,的确令人钦佩不已,但是,“腐蚀雅典青年思想”叫人費解。雅典青年那么容易被苏格拉底忽悠?他有什么魅力吸引了雅典青年?我想,苏格拉底热衷辩论是一个原因,善于辩论是主要原因。论及善于辩论,不能不说“产婆术”。“产婆术”是苏格拉底的发明创造,奥妙就在“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既然我一无所知,你向我学习什么?对不起!我没有答案,我向你学习。我是助产婆,我没有孩子可生,我帮助你生孩子。
纵观“产婆术” ,逻辑严密,环环相扣,自成体系。
首先,苏格拉底喜欢讥讽。他变着法子提问,故意刁难学生,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的尴尬境地,承认对一个问题一无所知。如此,老师和学生就对等了,都伫立在探究学习的起跑线上。
接着,苏格拉底要助产了。帮助学生抛弃谬见,找出真理。苏格拉底是一个真诚的人,他毫不掩饰地对朋友说,母亲是一个虔诚的产婆。长时期的观察思考,母亲蕴含哲理的接生术被他悉心所得。不同的是,母亲仅仅停留在肉体的接生,而苏格拉底升华到智慧的接生。
最后,苏格拉底引导学生归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同的属性特点,通过对个别善行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的美德。等到水到渠成,再下定义不迟。把单一的概念归纳到一般的理性之中去。
如果讲一个故事,苏格拉底“产婆术”的过程就可以得到生动的反映。
有一天,苏格拉底和一个青年讨论问题。问题很简单朴素,人需要不需要学习?学习时需要不需要请教老师?因为青年名叫尤苏戴莫斯,非常自负,所以,简单的问题就不简单。何况是和苏格拉底讨论,没问题都会辩论出无数个问题。 阳光那么灿烂,天空那么湛蓝,风的味道那么睿智。苏格拉底在青石板上漫不经心写了两个希腊文字母,一个是“正义”的开首字母,一个是“非正义”的开首字母。
尔后,苏格拉底一脸茫然,问:“虚伪应放在哪一边?”
尤苏戴莫斯不屑一顾,“显然应放在非正义一边。”
苏格拉底神色温和,继续问:“那么欺骗呢?”
尤苏戴莫斯有点不耐烦,“当然是非正义一边。”
“偷盗呢?”苏格拉底步步追问。
“同上面一样。”尤苏戴莫斯不加思索。
苏格拉底再问一句,“奴役人呢?”
“也是如此。”尤苏戴莫斯居高临下。觉得这么简单的问题也需要讨论。
“看来这些都不能放在正义一边了。”苏格拉底怅然若失。
“如果把它们放在正义一边,除非月亮从西边爬上来。”尤苏戴莫斯骄傲得像一只下了金蛋的母鸡。
苏格拉底悠悠地吐了一口气,说:“那么,如果一个将领率领部队去奴役一个非正义的敌国,能不能说他是非正义 的呢?”
尤苏戴莫斯果敢作答:“当然不能!”
苏格拉底跟着问:“那么他的行为是正义的了?”
“是的!苏格拉底。”尤苏戴莫斯好像孔雀开屏似的得意。
苏格拉底谦卑地接住对方的矛,轻轻地刺向对方的盾:“倘若他为了作战而欺骗敌人呢?”
“也是正义的,尊敬的苏格拉底先生!”尤苏戴莫斯身跌陷阱却从容不迫。
苏格拉底迂回发难:“如果他偷窃、抢劫敌人的财物,他的所作所为不也是正义的吗?”
尤苏戴莫斯耸了耸肩膀,觉得自己被苏格拉底忽悠了,说:“不错。不过开始我以为所问的都是关于我们的朋友呢。”
苏格拉底顺藤摸瓜,说:“那么,前面我们放在非正义方面的事,也都可以列入正义一边了?”
“好像是这样。”尤苏戴莫斯方寸已乱。
苏格拉底淡定自若,说:“那么,我们是不是重新给它划个界线,这一类事用在敌人身上是正义的,用在朋友身上就是非正义的。你同意吗?”
尤苏戴莫斯似乎得到了援兵,答:“完全同意。”
蘇格拉底兴趣盎然,说:“那么当战争处于失利而又无援的时候,将领发觉士气消沉,就欺骗他们说援军就要来了,从而鼓舞了士气。这种欺骗行为应当放在哪一边呢?”
尤苏戴莫斯仓皇接招:“我看应该在正义一边。”
苏格拉底拽不住想象的魔力,说:“小孩子生病不肯吃药,父亲哄骗他,把药当饭给他吃,孩子因此恢复了健康。这种欺骗行为又该放在哪一边呢?”
“我想这也是正义行为。”尤苏戴莫斯已经理不清问题的逻辑。
苏格拉底彬彬有礼:“又如,一个人想自杀,朋友们为了保护他而偷走了他的剑,这种行为该放在哪一边呢?”
尤苏戴莫斯理屈词穷:“同上面一样。”
苏格拉底神秘一笑,问:“可你不是说对朋友任何时候都要坦率无欺吗?”
尤苏戴莫斯缴械投降:“看来是我错了。无知的人需要学习,需要请教老师。如果您准许的话,我愿意收回刚才说出去的那些无知的话。”
故事脉络,大致如此。由此看出,人不仅需要学习,而且学习时需要请教老师。隐藏在事物内部的真理都是因为对事物表象的辩论归纳总结出来的。苏格拉底“产婆术”这种方法,实质在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自觉地获得知识和智慧。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辩论能力有非常好的作用。
反观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看来,大师的心灵跨越时空默契相通。
作者简介:张政军,1969年生,宁夏固原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素质教育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编辑:马梦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19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