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改发展迅速,成为新时期教育领域的方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成为制约教学效果的关键,需要给予高度关注。因此,要重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强化情境教学与小学数学的融合,增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切实改善教学效果,为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营造有利的环境。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情境 创设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5-0136-01
前言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情境教学法成为未来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借助有效的教学情境,强化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同时,教学方式得以优化与完善。从本质上讲,情境教学法在重视数学成绩的同时,将数学思维的培养作为核心,在根本上实现数学水平的综合提升。基于此,要积极转变思想,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进行摒弃,合理创设教学情境,积极创新,切实提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1.结合教学实际正确认识情境创设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
1.1有效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对于情境创设,是情境教学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情境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融合的必由之路,对学生兴趣培养意义重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此,情境创设的最大优势是强化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与娱乐性相结合。
1.2满足层次化教学目标,适应学生差异化需求
結合教学目标,合理创设情境,能够实现对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的满足,适应差异化的学生。具体讲,基于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喜欢数学的学生而言,有助于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而对于数学学习吃力的学生,在情境教学的应用下,能够更加轻松地投入学习,加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为此,要重视教学情境的科学创设,促进层次化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根本上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
1.3教学方式与手段更加丰富,教学过程更具生动性
针对情境教学法,是先进与高效教学方法的代表,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同角色的扮演。从本质上看,情境教学法就是新型教学工具。依托全新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升,有助于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与吸收。也就是说,情境教学法对教师以及学生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教学方法被丰富,实现了将抽象的事物简易化的目的,促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具形象性与生动性。
2.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情境
2.1做好课前备课,强化对教学节奏的有力掌控
立足小学数学教学,课前环节十分重要,不容忽视,对整个教学效果产生重大影响。为此,为了提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教师要全面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具体讲,对于学生而言,数学课程难度较大,学生对此产生不同的态度,尤其是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给学生造成巨大学习压力,为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重节奏的掌握,千方百计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习热情,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2.2合理掌控情境教学实践,强化多媒体教学优势的发挥
在整个情境教学中,课堂环节是核心,为了更好落实情境教学,要对教学时间进行合理把握。也就是说,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使其能够以主动的态度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增强学习自主性,以便有效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加法运算的时候,为了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可以让男女学生分别扮演苹果与鸭梨,教师出题,学生进行演示。借助这种教学手段,学习参与意识增强,兴趣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其次,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教育领域发挥其优势,强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与情境教学法进行积极融合。教师可以借助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情境的创设与呈现,将知识点渗透其中,促使学生能够以更加愉快的心情参与知识的学习。最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分组教学,以便达到因材施教、层次化教学的目的。
2.3重视课后教学反思,强化教学专业水平的提升与完善
立足情境教学,课后环节不容忽视,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体讲,教师要在课后不断完善与提高自己,钻研新的教学方式,以求得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另外,教师要重视教学反思,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与问题,以便在以后教学中进行针对性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求得长足进步。从根本上讲,只有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地开展教学,创设合理的情境,为学生讲解更多知识。
结束语
综上,立足新的发展时期,新课改成为方向,小学数学教学积极参与其中。为了有效提升数学能力,要积极引入情境教学法,结合教学目标,创设合理与高效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参与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与热情,开拓数学思维,提升教学效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开辟全面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罗双琳.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6):75.
[2]宋各伟.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八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65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