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依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以互联网为平台,以语文课程核心素养为依托,重新建构语文教学模式,这是在互联网时代完成语文学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育使命。本文旨在总结“‘互联网+’促进语文学科教与学行为转变研究”课题研究过程中利用互联网互动平台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尝试。
【关键词】互联网平台 阅读教学 模式
【课题】本文系福建省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专项课题《“互联网+”促进语文学科教与学行为转变研究》课题成果,课题编号:FZ2016ZX018。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5-0085-01
2017年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要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这就要求我们以互联网为平台,以语文课程核心素养为依托,推进语文学科在教学模式和学习行为方面的变革。这也是我们进行“‘互联网+’促进语文学科教与学行为转变”课题研究与实践的目的。在教育领域中,互联网提供了教育生态重构的平台,“大数据正在进入教育的方方面面,并将对这个世界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1]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建构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路径。通过互联网平台,建构阅读教学的互联网模式,才能实现对阅读教学时空限制的突破。
一、“互联网+”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建构的意义。
语文课程的内涵在社会信息化过程必然产生新的变化,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新模式的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互联网+”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能够有效地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精准性
所谓“精准”,即通过互联网所能提供的大数据分析,使语文阅读教学有的放矢,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时效性。首先,这有利于提高“教”的精准性。在阅读教学进行课堂预设时,利用QQ群作业平台、问卷星等交互软件,可以实现教学之前的对话,根据课程预习的数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模式”。[2]其次,这有利于提高“学”的精准性。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是实时同步给学生的,学生可以在数据分析中找到自己在阅读文本时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从而实现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一种模糊判断变为数据状态下的准确分析”。[3]
(二)“互联网+”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能够全面地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互动性
互联网所提供的技术支持,可以帮助我们构筑大大小小的学习共同体,每个学习者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种即时交流的阅读模式,有助于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互动性。首先,这是师生的互动。课堂教学中,通过答题器等硬件支撑,可以准确地从学生提问中筛选出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进行探讨。其次,这是生生的互动。通过互联网平台,能够更多地达成学习共同体内部学习个体间的阅读互动。学生通过平台发布的阅读资源,可以获得所有学习个体的回应,在这种回应声中,常常会形成针对某个主题的探讨,这种探讨本身就是学习的意义所在。
(三)“互联网+”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能够广泛地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多元性
语文教学历来提倡“大语文观”,也就是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新课标》也强调 “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这一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在“互联网+”环境下,有了更深广的意义。首先,表现在阅读资源的共享上。在网络学习空间,学生在经过管理员审核后可以发布阅读资源,每个优质资源都能获得相应点数,学生积攒的点数可以获得学业成绩加分。其次,表现在阅读资源的多样性上。一篇课文或一个专题的学习之后,可以在平台上共享相关的资源,资源类型可以包括文档、音频(如:朗诵、改编歌曲等)、视频(如:影视剧、专题纪录片等)。资源的多样性,既是一种跨媒介阅读,也是互联网平台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无限延展。
二、“互联网+”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建构的探索。
《新课标》提及:“引导教师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有选择地、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把握信息时代新特点,积极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建设开发、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与提升能适应社会进步新形势的需要。”在“互联网+”环境下建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有利于推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融合的积极探索。
(一)预设型阅读教学模式
预设型阅读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以学生的预习情况为立足点确定阅读教学的重点,从而实现课堂的翻转。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中,通过QQ群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对林冲“武者”性格的忽略,因此无法理解人物在一忍再忍之后带着血腥色彩的爆发。所以,在课程设计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中“忍”与“狠”的矛盾统一,并抓住其性格矛盾点纵深分析小说的主旨。这样的课堂预设,才能够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在阅读中提升思维能力、培养审美品质。
(二)互动型阅读教学模式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借助希沃白板、智慧课堂、网络教室等信息技术手段,针对课程的重难点,设计活动环节,从而实现课堂互动的全面性及实时性。
(三)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
在课程设计时,把课文或一本书的一个重难点作为一个主任务,把主任务按照需求分割成若干小任务,发布在学习平台上,学生在平台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任务,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推选组长、发言人等,分工完成任务要求,最后在课堂上以课件、微视频等形式呈现任务结果,并互相评价。
(四)长效型阅读教学模式
这是教学内容和方法指导的倒置,也就是说,先确定要求学生掌握的阅读方法,根据这种方法的特征来选择教学内容。在诗歌阅读指导中,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文献参读法,于是选择有争议或主题比较复杂的诗歌,如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查阅权威的、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在参阅文献后,形成自己对诗歌的个性化解读。这种教学模式,关键在于选择什么样的阅读方法,才能让学生在终身学习和自主发展中有所裨益,才能让学生脱离教师的指导也能获得阅读的乐趣。
在“互聯网+”环境下建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不可回避的是对互联网技术的学习。正如杨致远所言:“颠覆与创新是一种生命发展模式。人们越早意识到这一点,接受新事物就越容易。”[4]但是,语文学科的本质不会改变,互联网应当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工具,是语文课程开放化和多样化的手段。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与大数据同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8.
[2]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2.
[3]许雪飞.“互联网+”时代为教育带来深刻变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31.
[4]胡占凡.互联网时代[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5-6.
作者简介:
林琳,语文学科中学一级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66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