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中小学生命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生命教育是敬畏生命、完善生命、提升生命的人本教育。本文通过对蚌埠市部分学生和家长的问卷调查,分析本市目前生命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部分解决对策,以促进蚌埠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生命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039-02
一、生命教育现状调研的背景
近年来,学生自杀或伤害他人的生命现象时有发生。今年4月17日,上海一学生跳下卢浦大桥。时隔5日,四川一学生喝农药自杀……就我市来说,2018年我市一实验中学学生从教学楼跳下,今年3月我市一高中生从教学楼跳下……据了解有17%的学生曾考虑过自杀。这些无疑透露出学生对生命的不了解,不尊重,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与社会、家庭、学校的生命教育缺失不无关系,在要求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没有考虑到作为一个生命本体─生命的重要性,忽略了对孩子的生命教育。
二、生命教育调查的内容
本次随机抽查了市中学3所,小学2所,每所学校随机抽查2个班级,在分别发给学生和家长的500份问卷中,有效回收482份和473份。学生问卷涉及生活体验,对生命的理解和学校的生命教育问题。家长的问卷涉及亲子关系,有效沟通和是否对孩子进行过相关的生命教育问题。
三、生命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对中小学生命教育高度重视,教育行政部门通过考核方式要求各学校做好安全工作,并取得一些成果。通过问卷调研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生命安全有所了解,对生活体验积极阳光且年龄越大生命意识越强。在家长的问卷调查中部分家长能做到与孩子积极沟通,关注孩子成长。但问卷中也存在一些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引人深思。
1.学生沟通对象转变。
一道“遇到烦恼,你会找谁倾诉”问题中,高达72.3%的学生选择同学朋友,23.4%选择家长老师,4.3%选择自己苦恼。从中看出,学生沟通对象已然转变,他们把烦恼诉之同龄人,而非父母老师,但他们给他的是不全面的分析,可能还有怂恿,导致做出极端行为。更可怕的是那5%的人,长期的压抑,内心的苦闷不能得到疏导释放,更容易走向极端。
2.学习成绩是最大压力。
在问卷的共同问题中“学生目前最大的压力来自哪里”,82.2%的同学选择学习成绩,11.3%是亲子关系,6.5%是师生关系。家长问卷中,高达90.9%选择学习成绩。显然,学习成绩是横亘在学生与家长老师之间的一道鸿沟,稍有不慎就会成为那些心灵脆弱的學生走向死亡的导火索。
3.部分学生对生死理解不客观。
在“人死了,意味着什么的问题中”71.1%的学生能正确认识“人死就不会再活过来”,但有少数学生认为“人死了就像睡着一样还会醒来”。对自杀的理解有24.5%的同学认为自己在烦恼时也想过自杀,11.1%的学生认为自杀是一种解脱。调查的结果可能有些荒唐可笑,但却发人深思,学生对死亡的理解有偏颇,不客观,难道我们没有责任吗?
4.学校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意识不足。
在学生问卷中,有42.2%的学生从未接受学校相关的生命与死亡教育。学校比较重视学生成绩,生命教育开展也只是形式主义,教师观念没有转变,依然有责骂、体罚学生的行为,对生命教育的观念不重视。
四、对策与建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虽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督促生命教育,但开展研究的理论偏多,实践不足。通过比较国内外生命教育和本市开展情况,笔者有几点建议。
1.加大政府投入,推动生命教育发展。
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自上而下转变教育行政观念,通过行政干预,推动生命教育发展。政府要不断加大投入,召集相关专家结合我市实际编写生命教材。另外,选派优秀教师前往台湾,上海等生命教育开展较好的地区学习,通过他们宣传,交流带动我市生命教育的发展。
2.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注重生命体验教育。
青少年学生通过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与他们的无助不无关系。逆境、悲伤、心理问题等都需要正确的引导,不断加强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非正常死亡的发生。
另外,生命教育需要个人在生活中体验。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很多题型都源于对生活的体验。在生命教育中,要结合实际课程,通过走访敬老院、福利院,感受暮年的沧桑和年幼的孤独;通过防溺水、防毒、防震等活动敬畏生命,通过研学旅行体验团队中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和谐,感受生命的美好。
3.提升教师生命意识,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作为教育理念的实施者,其自身意识很重要。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老师对分数关注较多,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几乎为零。转变教师观念,提倡以人为本的生命本体教育,首先要提升教师的生命意识。通过结合专业生命教育培训或借助大学的力量,培养具有正确的生命观、有体悟人生能力和生命意识的人生导师。努力形成教师公正、多元沟通、尊重生命成长规律的新型师生关系,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生命观。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生命教育方式。
在问卷中,心理健康问题是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元凶之一。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成立心理咨询室,培养心理老师,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另外,可通过搭建生命教育的多学科渗透平台,将各学科教学渗透到中小学生命教育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实际通过情景、活动、调查、合作等教学方法不断创新生命教育方式。
5.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生命教育共同体。
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参与。学生在学校接受的生命教育,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推力才能转化为内在意识。生命教育需要家人的陪伴,需要社会媒体、社交平台、官方积极的舆论导向。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形成生命教育共同体,才能更好的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还学生积极、健康、自信的人生。
“用知识守护生命,用行动呵护生命”。整个社会,携起手来,共同构建青少年健康的生命观,正确处理“生命与自我、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的关系。让教育回归以人为本,少一点功利,多一点热爱,让更多的孩子珍爱自己、关爱生命。
参考文献
[1]田丽.当前中小学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小学心理将康教育,2012(7)18-20.
[2]郭喜永.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基本现状与实施策略[J].中学教师.2019(1)8-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89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