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的运用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新时期,在幼儿园教学活动开展过程,通过有效的引入信息技术,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保证了教学质量。基于此,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更应该不断探索更加完善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从而为幼儿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结合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课程,进一步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进行了实践分析,希望分析能够提高教学认识,从而有效提升幼儿美术素养。
  关键词 幼儿园 美术欣赏 信息技术 运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通过有效的信息技术支持,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幼儿在学习过程,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了幼儿学习积极性,也激发了幼儿学习动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以先进的信息化教学为辅助,进一步保证高效课堂的构建,从而有效培养幼儿综合能力。
  1创设生动情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由于幼儿处在较为特殊的认知能力发展阶段,生动的课堂情境、活泼的课堂气氛、动态的教学过程对幼儿的接受知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现代化的教学资源面前,教师在开展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可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诸如电子白板,PowerPoint、微课等方式,营造生动的课堂情境,将美术欣赏活动立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在这种多感官被调动的三维课堂环境中,幼儿的美术欣赏活动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效。例如,在幼儿园中班对“土耳其湿拓画”的美术欣赏活动中,由于作品本身年代久远且与幼儿的日常生活脱节,教师通过多媒体视音频技术,利用纪录片微视频等方式巧妙地引入主题。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幼儿能通过对土耳其传统音乐的欣赏、对民间艺人制作湿拓画过程的了解,获得自己独特的欣赏感受。同时,教师在这样既结合课堂知识、又贴近作品实际的课堂教学氛围中,融入古老艺术的独特元素,让具有观赏性、生动性的视频剪辑作品直接刺激幼儿的各种感官,从而有利于幼儿接下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欣赏。
  2营造动态课堂,提升欣赏的趣味性
  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构建趣味性、动态化的教学课堂,加强对幼儿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对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与开拓是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目的所在。为吸引幼儿注意、充分发挥幼儿独特的审美潜能,教师应着力于让幼儿美术欣赏课程动态化、形象化、直观化。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电子白板等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以知识点为基础,将教学内容上升到课堂实际与现实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将形象逼真的美术作品用作课堂背景材料,可以极大程度上为美术欣赏课增加趣味性,从而让幼儿在贴近作品显示的教学氛围中,激发自身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凡高的星空”中,“动态课堂”的优势便充分地体现出来。为营造一种全方位的沉浸式艺术氛围,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动画,让梵高绘画作品中的“星空”变成现实,让流动的线条、动态的画面配合相关的音乐与教师细致入微的问题激发,使幼儿在多种感官全面调动的基础上描述自身欣赏感受。在这种精神的陶冶下,幼儿可以感受凡高画作的独特艺术魅力,同时培养自身细致的观察力,并在语言描述过程中切实提高实际交流能力。
  3提供体验平台,丰富幼儿欣赏经验
  为切实提高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多媒体软件的优势,从点滴做起,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与欣赏美术作品的思维模式,同时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其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有话要说、有话想说,从而提高其课堂参与度。传统模式的幼儿美术欣赏教学缺乏特定的体验平台,从而使课堂趋于呆板、乏味,无法丰富幼儿的欣赏经验,因此也难以达到预期的课堂效果。在幼儿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学习他人经验”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如果能亲身参与感受,幼儿获取对新事物的认知的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因此,教师应明确幼儿的这种经验取向学习模式,不仅从视觉、听觉、语言等方面要求幼儿欣赏美术作品,还借助信息技术,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体验平台。与此同时,动手操作也是幼儿近距离接触美术作品的良好途径。例如,在小班美术欣赏活动“安德瑞斯的色块艺术”中,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技术,让幼儿亲自接触各种颜色,并对其进行创意性地组合,从而不但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避免了传统课堂上教师单一授课模式的弊端。在对色块的自由调度过程中,幼儿通过生动、可感的教学方式,认识颜色的变化、了解颜色的组合,真正感受到艺术家创作色块时的实际状态,从而有利于其自我意识的表达。
  4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幼儿获得整体感觉
  正所谓对知识的学习不能浅尝辄止,而要“知其一且知其二”,让幼儿深入探索问题背后的客观规律,就要从相关生活经历经验出发,让幼儿以自身经历过的事物为基础,在不断收获新经验的过程中欣赏美术、表现美术。由于经历经验的作用,幼儿可以迅速对类似经历、体验的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美术作品、感受作品背后蕴含的深意。这种“移情于物”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幼儿获得对美术作品的整体感受,从而在脑海里全方位地构建美术作品的意境意向,对艺术家的思想感情也会有更全面的认识。
  例如,在中班《小丑的狂欢节》的欣赏活动中,由于本作品自身具有色彩鲜艳丰富、图案变化多样的特点,因此可以在脑海里形成新颖、美丽的第一印象。这种直觉体验事先没有经过教师的修正,是一种原始、真实的创造性知觉活动和思维活动,并由此使幼儿产生愉悦的审美情绪。教学过程中,通过电子白板的教学呈现,在欣赏作品时,幼儿的多种感官被同时调动。作品中的具体事物如耳朵、眼睛、鱼、小提(下转第125页)(上接第122页)琴、太陽、梯子、小猫、小羊、豆子、小音符等,以及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线条”“色块”,则充分反映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跳跃的思维方式。这些富于形式语言的东西里蕴含着图形艺术最真实、最原始的魅力,它是天然的、不经雕饰的,直接反映了人最本质性的欣赏感受。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幼儿这种欣赏过程的把握。而在随后的交流讨论过程中,幼儿会自然而然地将其所看、所想用语言表达出来,并将这些线、形、色等要素在脑海里进行整合。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表现的情感、蕴含的意味则会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5电子白板的应用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由于思维里没有经过指导和规范的艺术创作模式,幼儿的绘画作品往往具有表现形式多样、色彩富于变化、形状离奇多变等特点。这些特点是与幼儿自身的已有经验密切相关的。为使幼儿相互学习,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粘贴展示法,用电子白板的形式展示幼儿作品,从而提升其参与美术欣赏活动的自信心。例如,在米罗《黄铜花瓶里的贝母》这幅作品中,幼儿往往没有亲眼见过画中“贝母”这种珍贵的中草药,但却能被其丰富鲜艳的颜色所吸引。此时,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的形式,介绍和展示这种植物,从而加深色彩对比在幼儿脑海内的印象,提升其运用色彩的能力。而教师同时可以辅以适度的拓展,让幼儿在这幅作品中学会花卉色彩渐变这一艺术表现形式运用到其他花卉中去,从而可以使自己的美术作品更加美观且富于表现力。幼儿独特的思维模式决定了其作品的独特性,教师可以借助在班级展示其作品、在博客传送其作品的方式,让家长参与教学过程,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绘画的信心。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尊重每位幼儿的情感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这亦是《指南》中的明确要求。教师应在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的过程中,激发幼儿创作欲望,引领其迈向更深刻、更广泛的美术领域。
  6结束语
  新时期,在幼儿美术欣赏活动开展过程,要重视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通过科学的运用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教学体系,同时也进一步保证了美术欣赏活动开展效率,在有效的教学实践过程,教师应该不断提高教学认识,同时也要积极学习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以更好地为幼儿发展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 奚静.多媒体在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的作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6):123.
  [2] 管秋霞.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的运用探讨[J].成才之路,2018(01):71.
  [3] 万明,阚聆.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09):113-114.
  [4] 杨文萍.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37):2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01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