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不断”的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生成课堂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生成问题,获得真正的生长。特级教师李仁甫的《劝学(节选)》《师说》教学片段,从已知内容探未知内容——发现问题,从个体经验汇群体经验——解决问题,从特殊规律思普遍规律——生成问题,体现了生成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问题生成双主体对话
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题。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会为了解读教材设置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大都围绕字词和“文段讲了什么内容”而展开,即使有问题提出的形式,问题的所有权也被教师牢牢抓在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思考问题,课堂往往会演变为“满堂灌”或“满堂问”,气氛又怎会不沉闷?生成课堂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生成问题,获得真正的生长。本文以特级教师李仁甫的《劝学(节选)》《师说》教学片段为例,探讨生成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从已知内容探未知内容——发现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教学。”看似“信天游”的生成课堂离不开教师的充分预备,但预备并非预设,问题的发现权还应交给学生。教师以学生的深度学习为生成的起点,促使学生真正学习自己未知的学科知识。先来看李仁甫老师课堂活动开启的设计:
【片段1】《劝学(节选)》
师大家走进盐城中学的课堂已经24天了,对中考仍然记忆犹新吧?中考既是一次无情的分别,也是一次残酷的分流。很多同学没有你们幸运——实现“盐中梦”。为此,我再次祝贺你们!现在请你们拿起笔,写一句话赠送给当年的同学,好不好?不需要你用白话文来表达,而是用文言文来表达。大家不要紧张!不是要你创作文言文,而是直接引用文言文,就是选用今天要学习的《劝学(节选)》一文中的话,送给你最想送的同学。不过,送给谁,为什么送给他(她),要具体说明理由。好,现在你可以跟我们分享你的赠言,谁先来?
【片段2】《师说》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劝学》,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师说》。这两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是议论性的文章,而且说的都是关于学习的事情。不过侧重点不一样,一篇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谈的,一篇是从老师的角度来谈的。现在请同学们将这两篇文章比较一下,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篇。我们来举手表决一下,喜欢第一篇的请举手。喜欢第二篇的请举手,有没有?哎呀,一个都没有,只有我举手。既然大家“一边倒”,都喜欢第一篇,就称你们为“荀派”吧。那喜欢《师说》的,就是我李某人,我就叫韩派吧。大家刚刚都表决了,那么就请你们说一说为什么更喜欢第一篇,要能够说出理由来。
教学的起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过程的成败。文言文与学生日常生活少有关联,李老师在《劝学(节选)》一课开始,巧妙将课文与赠言结合,既打破了学生已有知识与未知课文内容之间的壁垒,又自然催生了一系列问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要选它吗?诸如此类。在教学《师说》这样的新课时,干脆拿出已学课文,拉近学生和新课文的距离。但教师并未直接让学生比较说理和分析语言风格的不同,而是对自己的阅读感受追根溯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是不可预知的,也是最原始的、最有价值的。
真正有活力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人格是平等的,参与的权利是相同的,拥有的机会也是一样的。如果学生的人格、权利、机会得到了真正的尊重,那么‘双主体’就会在课堂上真正站起来”。生成课堂最核心的教学价值便在于问题由学生发现。即便有些问题是由教师提出的,也应该是在学生问题的基础之上生成的。只有掌握主动权,学生才能体验阅读快乐、唤醒学习本能。
二、从个体经验汇群体经验——解决问题
学生基于各自不同的知识体系、能力素養、情感态度价值观,对文本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误解。“当教师把‘教学引擎’抛给学生,主动顺应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实际,让学生的原初感受成为课堂教学的原动力、推动力的时候,他自己便会从预定的教学流程以及记录教学流程的工序式教案中彻底解放出来,进入一种新的预备状态——‘互联’,并在课堂上大力施展‘互联’的本领,在纵横捭阖之中施展教学机智,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正实现自己的主体价值。”这也就是要求教师能从容应对课堂现场,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问题的解决人应该是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参与,实际上,生成课堂对教师的教学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来看李老师的两个教学片段:
【片段3】《劝学(节选)》
生“我有一个朋友,她平时学习的知识很广博,但是因为学习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她现在学习很吃力。我觉得主要就是因为她只顾着学习,而忘了经常反省自己,所以我希望她能够及时地反省自己。”
师“及时地”?文中哪一个字隐含着这一意思?
生日。
师什么语法现象?
生名词作状语,“每天”的意思。
【片段4】《师说》
生第一组是拿“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例子来具体论证,第二组是孔子和“郯子之徒”的举例对比。
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能不能叫作例子?(很多学生小声说“不能”)为什么?通常说这个内容是个例子,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的?比如讲一个道理,然后有一个人说,你能不能就这个道理举个例子。所以说,例子是一个点,是相对于面来说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士大夫之族是一类人,而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也是一类人,也就是韩愈把社会上的人按照学习的标准分成了两类人,你觉得这里是不是举例?
生不是。
师那么,根据我们刚才说的标准,哪里是举例?
这是师生的两组对话,两个学生都在试图解决上一个问题。显然,《劝学(节选)》片段中的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很准确,而后一个学生对《师说》的文本解读有误。英国思想家戴维·伯姆曾诗意地描述:“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这种对话可能发生在学生与教师之间,也可能发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当师生知识经验产生交汇、碰撞时,例如学生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看成例子,也会让其他同学参与到这种对话中。 这些对话的进行,也是教师通过聚焦策略让学生对学习的原初认知进行修复、完善的过程。可以看出,生成课堂是先由学生直接启动并展开,然后由教师智慧应对,在开放中不断呈现差异性景观,从无序走向有序的新型课堂。
三、从特殊规律思普遍规律——生成问题
在生成课堂中,教师常常“小题大做”。学生可能只是提出一个小问题,答案似乎也显而易见,但懂得生成艺术的教师善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进一步的研讨中产生新的教学问题,将课堂生成到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高度。正如卢梭所说:“教育即生长。”课堂教学应成为学生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每个学生在同一课上建立的学习目标并不完全相同,每个学生在生成课堂上的收获也并不完全一样。因此,生成课堂的教学目标是动态的。教师不可能解决全部的问题,生成问题才是教学的落脚点。让我们回到李老师两节课的后半段:
【片段5】《劝学(节选)》
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议论文是否就是这样写?这篇文章结构比较完整,是议论文的典范。在论证的过程中,荀子还使用了一些论证方法。主要是什么论证方法?
众比喻论证。
师我们写文章也要善用比喻。除了论证结构、论证方法外,本文还有什么鲜明特点?
生大量使用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
生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背诵。
【片段6】《师说》
师这就突破了时空的距离,不管相隔多远,即使远在天涯海角,友情也依然存在。你看,这样一来,诗歌中的胸怀就显得十分宽广,就不落俗套。请你们按照“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句法,仿写几句。
生无远无近,无长无少,思念之所存,知己之所存也。
师再举个例子,什么地方有“美”?普通人认为美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那样,而那些哲人是怎么看待的?谁来按照“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句法,仿写几句?
生无贵无贱,无富无贫,灵魂之所存,美丽之所存也。
教师应当“不局限于把既有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建立自己的观点和结构体系”,“欣赏学生当下为学习所做的努力,并帮助他们在建构性学习的前后经验之间建立有意义的关联”。例如,师生分析《劝学(节选)》的文章结构时,又生成了新的问题——如何写议论文?再看《师说》一课“仿写”环节,同样是将文言句式和写作联系,在内化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生成了新的问题。
通过对作品结构之美和语言之美的领会,与学生相隔千年的古文同样可以成为优秀的可供鉴赏的文本阅读材料。这样的课堂活动加深了学生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更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绝佳机会。学生吸收语言美,也在传输语言美,这正是一种天性和能力的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 李仁甫.课堂的风景与语文的边界[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
[3] 李仁甫.谁的“教学引擎”——建构“生成课堂”(4)[J].中学语文,2014(2).
[4] 〔英〕戴维·伯姆.论对话[M].王松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 〔美〕莎伦.F.拉里斯,等.動态教师——教育变革的领导者[M].侯晶晶,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04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