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美术馆的当代性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美术馆的概念,对于国内场景而言,是极其特殊,也是十分具备发展前景的。从空间建设方面来看,同时也是当代性传达的重要公共空间。在本论文中将着重探讨国内美术馆的当代性以及其派生性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美术馆建设的延展性与前瞻性,也将被深剖析,将对于美术馆的建设与城市的整体建设,提供现实依据。
关键词:国内;美术馆;当代性;延展性;前瞻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整體形态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而美术馆的形式更多的开始被大众所需要,公众更愿意当场观看、感受、接收理念的传递,而非在传统的艺术书籍、课本中的平面化视觉传递。被编辑过的最原始的图像在日益多元化的展览现场的冲击下,大众对于其的热情与应用率已逐渐减少了。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变化,而是显示出了整个社会发展状态所引领下的美术馆展览形式的当代性的变革,是趋势的整体性演化。
现如今,国内的艺术画廊正在尝试着打破与公共社会的界限,这一思想并非无稽之谈,而是已经开始进行了模糊化的尝试,并可以看到今后的发展前景。原本浅薄的思想,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下,一切都变得具有实时性,面对公众生活的前进步伐,美术馆的界限将被无限放大与虚化,一切可能性都将被实现。这便是美术馆当代性的核心理念。国内众多的美术馆正在进行转型的发展,不仅仅是思想上的觉悟,也紧紧跟随着行动力的同步状态。有一系列的活动,还有更多种类的美术馆在投入新式的建设当中,这都属于对于推动国内美术馆前瞻性建设的理性思考。这样的深入思考,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其批判思维的进展,进而以一种循序渐进的发展方式,持续保持着趋势的变革。在去年 5 月的“携手·共享——2018 美术馆发展论坛”上,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尤洋根据尤伦斯艺术中心的观众数据分析,提出观众走进美术馆并非全为观展,他们进入尤伦斯亦如出入社区、商场一样,或是为了看一场电影、听一场音乐会,或是为了吃一顿饭、买一件礼品。所以,美术馆虽有很多观众,但并不一定全部为了观展。因此,尤伦斯艺术中心就诞生了把展览延伸至外部空间的公共艺术实践。这一实践不仅给艺术家带来了非常规展厅的挑战,也是美术馆走出“白盒子”所做的努力。比如,他们将云南沭河镇“变”成了一个大的承载公共艺术装置的村庄;将北京工人体育场改变成艺术场所,现场观众除了看到绘画,还能看到北京 CBD 的夜景,呈现出当代美术馆的衍生价值,更让公众切实感受到艺术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国内美术馆是所展示的内容在当代背景下,除了最初的架上平面绘画形式、传统的雕塑,还增加了很多。例如,综合材料,综合建筑设计,环境规划,生成性艺术,VR、AR等科技手段辅助的艺术设计形式。这些形式都会增加国内美术馆的当代性呈现。美术馆的职能管理也相应的完全配合着其为公众服务的目的。在整个美术馆的设计思考和整体规划中,当代性作为公共空间设计的思想积淀。其中的艺术性特征,将公共空间给予大众的感受表达至极。细节性又将当代美术馆与以往历史上的每一次变革的艺术公共空间,赋予了不同以往的意义。在现代语境下,美术馆更是一个公共综合艺术空间,不止是场景上的区别,更是意识形态与整体趋势的区分。美术馆除了独立的艺术意义以外,也同样在社会空间的建设中起着强大的推进作用。它是连接着城市历史文脉与未来发展的契合点。是一个城市趋于成熟发展的桥梁,是城市先进发展中,文化角度的先行试验田。可以说,城市的发展与美术馆公共空间的规划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美术馆公共空间对于当代性的描绘,也会提升城市建设的审美与艺术建设。反之,城市优良建设所打下的物质与文化基础,对于当代美术馆的建设提供了经济基础与现实依据。可以说,一个城市是否真正在思考,城市中的人是否真正在艺术氛围中前行,美术馆是最适合的检验标准。拥有良好美术馆建设的城市,是一座有感触的城池,是我们生活的真正意义所在。
美术馆的当代性不仅仅是理论意义的呈现,更能够作为诱发因素,引出多层派生意义。其实大多数的艺术家并没有跟大众有特别疏远的距离,他们的作品在当代也更希望能够得到关注与宣传。当代性使艺术的传播方式产生了变革,可以借助于某种介质或媒介展示出不同的效果。浓缩下的表现与直接传达出的观念,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也是国内美术馆当代性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 刘友亮.当代美术馆的艺术教育[J].艺术教育,2005(3):14-15.
[2] 梁洁.当代美术馆的公共性探索[J].美术,2007(8):116-117.
[3] 杨企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现代化美术馆的发展方向[C]// 江苏省博物馆学会2011学术年会.2011.
[5] 陈岚,CHENLan.当代中国公共美术馆的时代转型[J].艺术百家,2016(s1):14-15.
[6] 王文娟.精英艺术的大众化传播——美术馆的公共艺术教育职能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6):9-10.
[7] 吴士新.对公共艺术问题和我国当代公共艺术现象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美术馆,2006(2):86-89.
[8] 刘彦顺.公共空间、公共艺术与中国现代美育空间的拓展——理解蔡元培美育思想的一个新视角[J].浙江社会科学,2008(10):106-111.
[9] 王南溟.政府美术馆与民间美术馆:如何界定美术馆的性质?[J].艺术评论,2004(4):44-47.
作者简介:
翟文烨(1996.1),女,汉族,籍贯:黑龙江哈尔滨,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设计学,研究方向:室内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20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