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当前,随着现代应用技术的发展,微课成了一种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微课是在科技时代发展潮流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运用效果正符合新课标及教学实践的要求,在未来的教育领域有非常广阔的运用前景。就本话题主要阐述微课作为一种新生教学模式,从微课概念、运用优势以及实际运用中的问题解决等方面,围绕它在当代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论述。
[关 键 词] 微课;汉语言文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128-02
微课是一种以录制视频为载体,传授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其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主要包括教学设计、素材整理、教师总结、学习反馈等。微课除了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资源,也可以作为教师教学的一种训练和反思总结的资源。微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优良载体,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和拓展。因此在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微课可以让新的教师逐渐把握自己的教学质量定位,进行课后反思,然后慢慢将教学方式加以改进,从而使课堂更加高效,更好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一、简述微课概念
微课,顾名思义就是微型课程,一般指在十分钟之内的视频课程。它是按照新课程标准下的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以视频简短、内容片段化的特点盛行。因为微課的主体很明显是以学生为中心,所以在观看学习微课视频时,需要学生自主选择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而非单向的教授。视频时长的简短也是微课能在学生中选择率高的主要原因。将内容缩短在一个仅为几分钟的课时内,知识点就比传统的实际课堂更加精,而不显得冗长,导致学生无法提起学习兴趣。所以在新课标要求下的微课设计,实际上也反向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二、运用优势
(一)迎合该阶段学生学习情况
从大学学科的专业性来看,微课的特点能在教学过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对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专业性强的课程,很可能是他们刚开始步入专业学习的障碍。而微课能够把教师在课堂上所要突出的重难点和疑点进行记录,并注重反映课堂的某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在利用其学习时,能够自己抓住这些重点,从而更好、更快地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
(二)微课自身优势
微课它抓住人在最开始的十分钟注意力最为集中的特性,将每节课的主要内容讲解分别控制在十分钟之内,从而达到让听众(学习者)效率提高的效果。将知识点细分,可以通过各类形式进行讲解。当中有一种以动画形式设计微课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汉语言作为一门文科学科,文学内容比较抽象,例如一些意境,所述全靠自己想象作者当时的情景,它不像理科那么直观,大部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学生要想准确地掌握、理解作者当时创作的情感和思想不是很容易,要求有超高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因此,教师如何在短时间内向学生展示汉语言文学的魅力以及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难点,这也是广大师生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新时代下的产物——微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它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利用视频、画面展现出来,使学生接受理解起来变得容易,有利于学生从感官角度去理解所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符合专业要求
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定程度上也偏向教师的培养。尤其是在一些师范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校重视培养语文教师。而微课本身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如果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微课展示给学生,同样能够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学生既可以以微课中的教学内容为学习资源,也可以将微课这种模式对有关教学方面的知识进行研究。除此之外,学生在实习或是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的时候,可以将微课作为自我学习进步和锻炼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
微课教学在汉语言专业中的应用,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汉语言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学生以后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在微课教学中要注重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突出学生这一主体,运用自己的丰富教学经验来引导学生对文学的感知能力,利用现有的多媒体以及发达的网络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对该专业的热爱和学习。同时,微课还可以拓展学生乃至教师专业课以外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符合现代发展要求,符合现代教学目标,符合汉语言专业教学的特征。所以说微课教学对完成汉语言专业教学这一任务有积极的意义。
三、优化微课应用
上文主要阐述了微课在课堂中所能运用的优势,下文将从如何认识和克服微课在课堂上运用的角度展开论述。微课是教与学全过程的体现,所以在教师制作和学生选择学习方面还需要重视一些问题。
(一)学生选择微课
由于微课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学生进行自我选择的,他们不仅需要选择了解各类各阶层的教师,还需要辨别该课程的优劣性,即要选择正确,选择好的教师和好的课程,这样才能将微课所能带来的价值体现出来。所以在学生选择时,实际生活中的教师应该给予正确的指引,防止学生选择的方向有误,而耽误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时期。除此之外,学生应该在这方面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在多数的课程当中,选择最优的,多加甄别授课教师或者授课方的优缺点。此时学校应该提供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即帮学生选好课程,及时更新微课的教学资源,广泛采用多所学校、多名优秀教师的微课,也可以增加一些提建议或者意见的渠道,让学生逐渐学会如何挑选好的微课。 (二)教师制作微课
这里的教师选择微课,是指该教师倘若想设计一个微课课程,那么他将选择怎样的方式。微课在一定程度上因为它的类型多样,所以授课方可能不止一个人。例如当微课是以动画的形式进行讲解知识点的内容时,它的设计方就是一个团队,一个教研团队。在进行微课制作时,虽然它已经有了时间短,能够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几分钟这个优势,但是这也要求微课制作需要有更大的能力。现在有许多教师制作微课的质量可能还有待提升,可能就是因为没有从传统的课堂里面解放出来,此时教师就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研究,不仅仅是在知识方面,还有在学生学习状况方面也要多加了解。只有抓住授课主体,才能真正地将微课制作好,使其更加有质量。另外,要注意不要过于利益化,逼迫学生进行视频学习,因为很多时候这会导致学生完成任务式地进行刷课,从而失去了制作微课的真正意义。
四、实施微课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学生在制作微课视频的同时,也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首先需要有视频设计、构思等,能促进学生自我学习。同时,微课视频能满足学生对不同学习内容、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要求,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每个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按自己所需有选择性地学习,在学习的时候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已有知识点。
另外,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学生课堂学习外的一种延伸,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微课教学打破了以往传统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授课方式,而是教师真正成为身边的导师、领路人。
(二)提高教师专业化教学水平
汉语言文学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注重教学方式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文学内容的选取和设计上考虑如何优化微课课程,而不落入俗套。教师可以从文学作品的写作背景、时代背景着手,再根据文学作品主题、主线、主要内容依次展开。最终,达到课件内容丰富有趣、通俗易懂,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制作微课视频时,一般会选取设计课题、课件主题等,这就要求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或有针对性的某个重点、难点等,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灵活有趣,这对教师也是一次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可以加深对教授该知识点的进一步理解。
另外,微课制作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因为为了制作优良的视频,教师必须掌握足够的知识点,必须翻阅大量的资料,所以说这是一个拓展教师知识面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上微课的时候是一个共同学习和进步的过程,从学习者到开发者和创造者,这是一个挑战与享受成功的过程,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个提升的过程。
还有,微课的制作需要掌握现代化知识水平,如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技术,录制、剪切以及各种软件和APP的运用自如等,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全面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对教师来说知识面拓宽了,应用技术掌握得更全面了,能够更加自如地在教学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水平了。
再有,通过微课教学,教师在自己不断的教学中,从研究构思、实践教学、反思总结、修正、再实践的过程中,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升了自己的研究能力和专业化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师的自身成长。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方便、易保管保存
相對于纸质资料,微课视频资料占地小、易保存。优秀的、有保存价值的视频资料可以编号永久保存,随时可供人们查阅和修正。学生或者教师只要下载到手机或电脑上,实现移动学习,随时随地可以反复学习研究。对缺乏名师指导或者交流不便、信息落后的学生来说是个优质的资源,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对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大有益处。
(四)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实施微课教学,符合当今社会时代发展潮流,这也是当今社会新型应用技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网络的高速发展为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奠定了技术基础和支持,让微课的传播和使用更加方便和广泛,是对传统教学不足的一种有力增补和改革。为广大学生学习降低了学习门槛,有利于推进教育教学的更好发展。
五、结语
微课也在不断的发展当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推动的力量,它不仅在玩转课堂,也在创新课堂,能让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师用心制作微课,那么微课的应用价值也将在教学质量上明显体现出来。将微课应用于汉语言文学教学当中,也将是提升该专业教学质量的良好策略。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信息技术教育,2013(4).
[2]吴晓辉.探析微课程在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应用的意义[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3).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1).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41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