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是大势所趋。信息化环境之下的先进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从高等院校信息化的建设以及具体应用方法出发,从基础建设、内涵建设两个维度入手,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路径,具体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路径;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对高等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是系统性的建设工程,与高校的各项工作具有密切的联系。要想将学校各项工作,通过信息化部门有机统筹起来,可以制定宏观的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从基础设施、内涵建设两个维度完善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发展。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设备及终端
  高等教育信息化系统,可以分为校园安防系统、广播系统、校园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校园消防控制系统等多个方面,由于业务的不同特点,其设备以及终端特性也各不相同。除此之外,业务责任部门的来源十分宽泛,校园信息化部门承担着不同的任务,比如校园网络系统等,校园信息化部门是建设、与业务的统一体,比较容易达成一致的运营建设策略[1]。针对校园一卡通系统来讲,就需要校信息化建设部门统筹全面建设,全面落实教育信息化。
  (二)管理服务
  大部分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任务比较繁重,校信息化部门的人员配置不足,导致信息化服务的水平降低,甚至有的部门业务职责模糊不清。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完善多层次的信息化建设,统筹发展学校的信息化工程,打造优质的服务团队。高等院校要合理划分业务部门管理员、生产厂商、校信息化部门对口服务人员等的职责。根据学院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调配人员,完善业务服务岗位职责,打造一站式服务团队。
  二、高校教育信息化内涵建设
  (一)自动化改造,满足业务需求
  高等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人员相对比较少,信息化建设的能力在不断流失,在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下,信息化内涵建设需要逐层开展。首先就要进行业务工具化改造,充分发挥生产数据的重要作用,涵盖了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方方面面,促进需求部門完善相应的业务建设,深化业务部门的信息化水平[2]。
  (二)完善业务系统,有效集成服务
  在自动化改造的基础上,校信息化部门信息系统建设的掌管能力不断增强,伴随各类业务系统的投入使用,学校的整体信息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因前期建设多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各业务部门是各自领域的主体建设者,在信息化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各项业务应用无法集成Web服务,尚未有效协同导致功能重复建设等。全面考察这些因素之后,信息化建设部门要不断优化信息结构,突出信息化内涵建设,深入统筹整体信息化内涵建设,以及应用系统的管理制度、标准规范、经费预算等。
  三、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创新路径
  (一)完善教师发展中心
  信息化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不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唯一途径,教师也不再是唯一信息来源。教育信息化,打破了教师之前的权威形象,由原来的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演变为教学的引导者。教师要统筹职业发展,改革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重新定位自己在班级活动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引进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效果。学校要帮助教师完成这一工作,做到整体规划,系统设计教学环节。第一,学校要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地位,确保教师的教学自主权。第二,学校要宣传全新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让教师了解世界教育形式的变化,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体会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感受自我发展的迫切感。除此之外,教师要积极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建师生交流的平台,突破师生之间的交流障碍,加速教师角色的转变[3]。最后,学校要加强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建设,完善相应配套设施,为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落实教学信息化,促进专业化发展
  经相关研究表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提升教学质量、丰富教学经验,还推动了教师的终身发展。财政部曾指出,要指引学校建设符合本校发展特色的教学发展中心,积极展开教师培训、质量评估、教学改革等工作,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发展的个性化需求,以实现培养特色人才的目标。所以,学校应该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深化教学服务意识,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学校要创建灵活的教学培训机制,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需要,充分发挥机制的作用,为教师的教学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提升教师教学能力[4]。学校要密切关注教师教学工作的需要,及时协助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丰富教学培训内容,成立教学资源网络数据库,满足教师个性化教学的需要。学校还可以定时组织教师分享活动,分享教学经验、以及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经验的分享,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完善教学手段。学校可以创建奖励机制,对表现优异的教师及时提出表扬,将教师的平时表现纳入评优评先的考核体系内,激励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完善教学任务的开展。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等院校也要不断加快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全面深化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的统筹管理,保证信息化建设工作有效开展,实现学校的信息资源共享,共同创建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提升学校的信息治理水平,有效发挥信息化的技术保障,推动学校信息化进程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磊,曲科军,张涛.地方高校信息化建设路径探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7,(4):63-69.
  [2]  范福兰.我国教育信息化实证测评与发展战略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6.
  [3]  姜洪宇.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改革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4]  宋京双.基于技术批判的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2):110-1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50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