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草牧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政策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在新的社会形势下,要想促进草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结合当前农作物种植的现状,进行有效的结构调整,这样才能达到促进畜牧业发展,提高种植业的产量,并且将草牧业的发展融入到农副业生产系统当中,深入挖掘其潜力,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种植业;结构调整;草牧业;发展潜力
我国地大物博,是一个资源大国,草地面积也非常的广阔,粗略的计算,我国草地种植面积约有60亿亩,但是草牧业要想得到深人而持久的发展,就必须要在传统种植业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与优化,进一步提升新型生态草牧产业,实现牧草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之间的有效结合,达到我国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
1种植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要想实现我国草牧业发展潜力的挖掘,就必须要针对各地的不同情况,对种植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但从当前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现状来看,前景并不乐观,尤其对于一些草地种植面积大的地区,诸如伊春市等等,更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进行深人的分析与研究,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和策略。
1.1缺乏政府部门的支持
虽然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农业经济建设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我国在农业生产方面也下了功夫,但从整体上来看,农业建设仍旧存在着发展缓慢,投人力度小,特别是在经济手段等等方面更缺乏必要的支持和保护,从总体上来看,相关政府部门在农业种植结构上的投资力度非常薄弱,这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2种植业结构单一
因为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一度出现了打工热,所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越来越少,而且素质也越来越低,所以在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面,他们没有自己的思维,有些农民根本不考虑市场需求和自身的种植条件,以及各地草牧业发展的现状去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而盲目的发展牧草种植,这样就会使种植出来的牧草不仅没有市场,而且还会出现生产效益大幅度的下降。同时,一些农民也会因为某一家种植牧草收效好,就会跟风,出现大量的牧草种植区,这种盲目性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及单一的种植方式,直接影响着草牧业的发展。
1.3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
农业种植并不是一门粗略的技术,而是需要专业的技术和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支持的,但是从各地农业发展的现状来分析,大多数地区都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或者专业性技术人员的数量了了无几,整体种植水平偏低,这也种植业结构不合理,草牧业发展的潜力得不到发挥的重要原因。同时,草牧业的发展也需要有带动力,但像这样的龙头企业及专业性的组织甚少,再加上农民对于种植品种的呆板性选择,使种植结构难以得到合理的调整与优化,也无法与草牧业发展结合起来。
2生态草牧业发展政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草原地区的政策经历了由最初以发展经济为目标的“垦荒”,到高度重视草原生态保护,再到统筹经济与生态效益,推动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分阶段来看,“十五”期间,关于草原工作的指导政策最多,重点多在于保障生态安全;“十一五”期间的工作重点依旧在于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十二五”“十三五”期间,随着“草牧业”概念的提出,草原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同时,实现草地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的合理配置与双赢。生态草牧业的发展对于优化我国农业结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解决农牧民增收问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草牧业发展潜力的分析及研究
3.1发展农区草业可大幅度增加我国的饲草供应
与收获籽实的大田农作物相比,牧草生产以收获茎叶营养体为目的,因此对气候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大量的不适于粮食生产或者不能很好利用的中低产田、冬(夏、秋)闲田、轮歇地、四边地、滩海涂地、林(果、茶)间地等,都是农区草业发展的重要土地资源。但是,从近期规模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来看,农田种草的生产潜力将主要来源于两大种植系统,即草田轮作系统和农闲田种草系统。其中,草田轮作种植系统涉及的土地类型主要为低产田和中产田;农闲田种植系统涉及的土地类型主要包括冬闲田和夏秋闲田。
3.2農区草业发展将提高我国食物安全保障水平
农区草业发展而导致的饲草增加量,可根据各省中、低产田数量和农闲田的数量分摊到各省,可以使我国的农副产品、牛羊肉和奶类实现完全自给。因为农区草业发展可以大幅提高我国饲草的产量,这将对保障我国未来牛羊肉等畜产品的需求发挥重要作用。
3.3农区草业发展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饲草具有很强的固土、涵养水分和培肥地力的作用,发展农区草业对维护生态系统健康、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业土壤污染、水土流失、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等问题十分严重,特别是南方山地丘陵区和黄土高原区的水土流失,北方农业灌溉区的土壤盐渍化,以及长期耕种、使用化肥带来的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十分突出,对我国农业生态安全构成威胁,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农区推广粮草相结合的农业发展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在农区推广草田轮作、粮草间作和休耕种草等模式,目前已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和经验。例如,推广以水稻一黑麦草、水稻一紫云英、玉米一紫花苜蓿等粮草相结合的种植模式,特别是种植豆科牧草,具有改土肥田、提升地力的作用,对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4结语
我国食物消费变化使饲草产品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但我国农区草业的资源优势尚未得到有效发挥,农区草业发展仍然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政策上对农区草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也较小。需尽快将优质饲草种植纳人政策补贴,将草业生产和经营情况纳人国家统计数据,推行草田轮作制度,发展草牧业,加强对农区草业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提高农区草业发展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侯向阳,张玉娟。草牧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驱动要素分析[J].科学通报,2018,63(17):1632-1641.
[2]王慧玲,张万祥,张春平.粮改饲发展草牧业浅议[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8,48(01):56-58.
[3]姚俊杰,赵永娇.推进“粮改饲”,促进草牧业发展[J].今日畜牧兽医,2016(09):3.
[4]昝林森,成功,闫文杰,等.中国西部地区草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导报,2016,34(17):79-8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86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