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根据新课改要求,在识字教学中应该通过兴趣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教学,更应该从学生兴趣出发。笔者立足低年级识字教学实践,对趣味识字教学进行分析与探究,以期能够帮助教师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兴趣引导 趣味识字
引言
长期以来,众多小学语文教师立足实践,不断地探究更科学、更有效的识字教学法。小学低年级学生,自控力差,天性活泼好动,严肃、无趣的教学方法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鉴于此,趣味识字法的应用是具有现实意义的。[1]
一、趣味识字教学的意义
传统识字教学,主要是“填鸭式”教学,这对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学习过程是十分压抑的,并且也十分无趣,更为重要的是,此种教学方法下的教学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学生经常是上课学下课忘,学生的遗忘周期短,难以积累汉字量。而趣味识字教学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性格与爱好特点,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对提高识字教学效果大有裨益。[2]
二、趣味识字教学的实际应用
1.应用趣味故事展开教学
低年级学生年纪小,一板一眼的识字教学必然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并且学生的接受能力较低,传统的教学方法形式单一,无法吸引学生兴趣,低年级学生天性喜欢听故事,针对低年级学生具有的这种特性,在识字教学中可以通过趣味故事辅助教学,将识字教学融入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听故事的同时学习识字,让学生不自觉的进行识字学习,除此以外,学生会记住有趣的故事,因此对故事中涵盖的字也会记忆深刻。[3]
例如,在教学多少、正反、黑白汉字时,我为学生编制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白雪公主在看书时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不一会儿从书里传来了叽叽喳喳的声音,“多”对“少”说,我们两个一个代表很多的意思,一个代表很少的意思,我们放在一起就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说完它们将自己的故事说给了其他字,然后“正”和“反”,“黑”和“白”也相继跳了出来说,我们也是相反的意思,然后他们六个就欢欢乐乐的笑了起来,它们的笑声吵醒了白雪公主,它们吓了一跳,白雪公主醒来发现没人,便继续睡觉,它们又开始叽叽喳喳的说了起来。实践证明,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都能高度集中,学习效果也较为理想,学生掌握了六个汉字所代表的含义,并且了解了每组汉字之间的关系。
2.应用趣味谜语展开教学
谜语历史悠久,是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精华,谜语言简意赅,短短的几个字,便能暗藏玄机,谜语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有些谜语即使在今天听来仍然会带来惊喜,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尤其是在分析谜面的过程,能够让人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在揭示谜底时人们会恍然大悟,并且会心一笑,乐趣无穷。在识字教学中可以借助趣味谜语,将汉字编成一个谜语,让学生体会到猜谜的快乐,通过此种方式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印象。
例如,在教学“晶”字时,我为学生设计一个谜面,“六横九竖”打一个字,以及学习“闪”字时,我为学生设计谜面,“一个人走进门”打一字,再如在教学“回”字时,我为学生设计谜面,“大口吞小口”,实践证明,在学生猜谜底的过程中,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当谜底揭晓后,学生对汉字就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并且对汉字结构和构成有了深刻认识与了解,为学生后续汉字学习记忆奠定了良好基础。
3.通过趣味生活展开教学
汉字具有强大的实用性,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漢字,学生生活也离不开汉字,学习汉字是为了在生活中应用汉字,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亦处处是知识。鉴于此,在低年级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着手,将识字教学融入生活,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行识字学习,一方面,能够创新识字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可以拉近识字教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例如,我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找出生活中常见的汉字,然后在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并且要说出汉字的用法,即用该汉字造句。如学生找出的“水”,造句为“我们每天都要喝水,多喝水对身体好”,如学生找出的“天”,造句为“今天是星期天,天气真好”,这一句子中一连用了三个天,着实让人惊喜。再如学生找出的“走”,造句“我每天走路上学”。通过此种方式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用的汉子,并且通过造句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汉字的含义。
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作为一种语言学科,识字教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学生语文学习,以及对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学习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是最基础的内容,也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点,为了提高识字教学质量,教师要让低年级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识字学习,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趣味识字教学法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玉梅,张会芳.新课程理念下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8(22):106.
[2]李小娟.论趣味识字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1):42-43.
[3]周亚萍.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识字的方案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46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