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角色游戏渗透数学教育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生活的一种游戏,是幼儿学习社会角色、掌握社会行为规范的最好实践机会。角色游戏蕴含许多数学教育的契机,将数学教育渗透到角色游戏中,会促进幼儿的整体性发展。本文对角色游戏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如何在角色游戏中渗透数学教育的内容、方法、原则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角色游戏 渗透 数学教育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游戏是最基本的活动之一。游戏和教学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如将两者实现最优的组合,会使得幼儿教育更为完善。将数学知识渗透到幼儿喜欢的游戏中,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特点,还能让幼儿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更能促进幼儿的整体性发展。
一、什么是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依靠角色模仿与扮演,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的一种游戏, 是幼儿学习社会角色、掌握社会行为规范的最好实践机会。角色游戏可以丰富孩子的教学课堂,可以使孩子对于学习有更多的渗透,使学习的知识可以更加灵活地应用于生活当中。[1]
二、如何渗透数学教育
1.根据年龄段选择渗透内容
由于年龄和认知层次,幼儿在大、中、小班的教育教学内容是有很大区别的。因为幼儿的学习潜能非常大,每个幼儿对知识和社会经验的认知也不同,所以在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数学教育渗透的内容也就有很大的区分。只有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选取与幼儿年龄相符的内容,才能达到有效的渗透效果。[2]
(1)在小班角色游戏中的渗透。由于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处于对世界的认知还十分懵懂的状态,所以在设计小班的角色游戏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设计较为复杂的环节,尽量设计一些简单的,他们能够理解的情节,例如:小班幼儿学习了图形后,可以开展“饼干厂”游戏,让幼儿通过各种形状的模具用橡皮泥制作不同形状的饼干,来巩固对图形的认识;在“娃娃家”的游戏中,要注意客人来了,摆多少个碗,多少个杯来巩固一一对应这个概念。
(2)在中班角色游戏中的渗透。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逐渐丰富,对事物的好奇心也逐渐增强,因此在角色游戏中应该设计多一些生活情境,可以让孩子完全融入到其中,让孩子的生活经验与学习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扮演“理发店老板”的小朋友,老师可以让他用小本子记账:今天有几位客人来理发?有几位男顾客?几位女顾客?“医院”的医生也可以记一下有几位病人来打针,有几位病人取药等,最后统计一下,打针的病人多还是取药的病人多?老师通过布置一些任务,让学习和游戏紧密联系在一起。
(3)在大班角色游戏中的渗透。大班幼儿对生活和学习都有一定了解,对于他们来说,老师应该丰富其合作、交往以及增强其团队意识。例如角色游戏设计“开心小餐厅”, 老师可以按幼儿的意愿去分组,哪个组负责食材?哪个组负责接待客人?今天有几个小朋友来餐厅吃饭?要准备多少个菜?多少碗筷?收多少钱等等,让他们在准备“食材”和接待“顾客”的过程中,感知各种数量关系,并通过几个人的分工合作,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锻炼自己的交往和应变处理能力。
2.根据规则渗透数学内容
《幼儿园工作规程》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当将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教学是幼儿园必不可少的,游戏规则是使游戏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接受情况来学习巩固相应的数学知识,在游戏规则中学习数学,感知数学以及爱上数学。
(1)在角色分配与收拾材料的规则中渗透。小班幼儿不会规划游戏规则和角色分配,他们一看见新奇的事物会兴奋并且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去,他们不知道游戏人数的多少,经常出现的状况便是一些游戏中一堆人而有些游戏却只有几个人,这样人数分布不均衡的现象需要老师来进行调整。老师要针对这个情况给每个游戏都设置限定人数,比如:“娃娃家”的游戏规则就规定一家三口(爸爸、妈妈、孩子),或一家五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孩子),幼儿就根据进区卡里的人数,知道一个家有几口人,家庭成员有哪些,再自行决定参加哪个娃娃家,扮演哪个角色。
(2)在数学加减法及数序大小规则中渗透。中班和大班幼儿的游戏形式可以很丰富,这些游戏情节最常见的就是对货币和时间的认知,老师可以把相关的数学知识穿插进去。比如中班幼儿在认识10以内的数字和数数时,可以进行“超市”的角色游戏。将物品按类分好,确定每种物品的价格,然后制作价目表,一个四块钱的商品,小朋友就需要给他四个小圆点或者直接用四张一元的纸币进行交易,从而又引导幼儿正确认识钱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里指出: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在大班幼儿玩购物游戏时可以融入简单的加减法,如在“超市”游戏里,客人买了两个苹果3块钱,一个面包1块钱,给“超市”收银员10塊钱,收银员还需找回多少钱...他们可在模拟生活真实场景下、交易规则下进行简单的货币交换来学习加减法。
三、渗透数学教育应注意把握的原则
在角色游戏中渗透数学教育的策略有很多,譬如在游戏环境中感知空间概念,在游戏情节中渗透数量教学等等,但不管采用何种策略,都应该把握以下三个原则。一是要突出目的性。角色游戏的设计与运用,必须为教育目的服务,要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常识,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二是要注意有效性。角色游戏内容,既要符合《指南》精神,又要贴近幼儿生活,更要紧扣教育目的、紧扣幼儿各年龄段特点,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三是要突出趣味性。有趣是角色游戏的生命力。有趣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参与兴趣,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集体游戏中。
结语
数学与角色游戏的结合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方式,更加生动有趣地把小朋友们带入学习的过程中。在玩游戏时,只要我们选取合适的渗透内容,寻找合适的游戏载体,把握游戏规则,创设恰当的游戏情节,把握最基本的渗透原则,那么就能使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积极、自愿地去探索和发现,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46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