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思想、内容、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数学教材中体现数学教学过程不仅应该充满理性智慧,而且体现德育思想的渗透功能。
  【关键词】 数学;渗透;德育教育
  一、感知数学内涵,培养学生的美感
  数学以高度抽象及其简洁的形式和思想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内在美。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思考,由探索而生趣、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美的追求。同时,对数学美感的追求,也是学生进行数学创造的动力来源之一。学生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美感,能使自己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追求数学美中,也渗透了对学生审美观的教育。使学生追求数学美的情感升至追求人生美、世界美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二、体验数学本质,培养学生的品质
  数学由于具有极强的严密性,因而教人诚实和正直。诚实、求是,是数学理性精神的本质特征。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中的结论不会有模棱两可的情形,数学中不存在伪科学,数学家始终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数学中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存在。数学让人不迷信权威,不屈服于权贵。坚持原则,忠于真理,心胸坦荡,充满自尊、自信、自爱和独立的人格;勤奋、自强,是对数学真理追求的永无止境的探索活动的人格特征。数学不像音乐、文学那样容易让人入迷,数学学习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数学并不是只有知识的汇集,数学发现、发明过程中需要数学家大胆的猜想、探索、不懈的努力。在数学活动中,培养了人们的探索、求实的精神品质;严谨、朴实,是数学最基本的科学态度。数学中不允许有半点马虎和轻率行为,一点粗心也可能造成重大的损失。这样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养成缜密、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理智、自律,是科学文化人的重要人格特征。数学能够去其浮躁、净化人的灵魂。数学中的定理、规则是进行数学证明的法规,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律行为,遵守社会公德及法律法规等。
  三、构建交流平台,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师生及生生之间的情感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中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使学生敢于向学生和教师表达自己获取的信息,要结合数学的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于其中,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品质。同时,在这样和谐的环境中,也利于学生倾听他人思想,发现问题,引导探索、寻求真理,培养与他人合作的品质,由点的结合而全面形成團结合作、民主的班级管理氛围。
  四、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
  现代教育观指出,不会与他人合作的个体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传统的教育观念导致学生个体之间的合作意识差,与集体合作的意识不够,易培养学生的自私心理。新课标指出,数学的学习活动,既主张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索,更强调合作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各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新教材中某些问题靠学生个体是很难完成的,需要靠各小组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这样的教学合作,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品质,为班级的管理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高付霞. 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探究[J]. 决策探索,2017(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18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