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著锦绣文章,成精妙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堂课是重庆市骨干教师来重庆一中观摩时我所设计与展示的一堂公开课,也是我个人比较满意的一堂课。其实我一直有一个观点:一堂好课就像一篇优秀的文章。需要在选材、结构、语言、立意、手法上有自己的亮点,篇篇俱是云烟满,句句皆取锦绣裁。所以,语文老师可以像写文章一样来设计、教授课程。
  关键词:教学分析 语言课堂 情景教学
  对语文课而言,好的选材就是好的课文篇目。我们的语文课本上所选的课文都是符合孩子们现阶段心理特点的。在可供选择的前提下,选符合自己风格的自己有感触的即可。而这篇有生命情怀的报告文學很能引起我的共鸣。
  英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路德亚德·吉卜林在总结写作时说:“我有六个诚实的仆人,他们的名字叫: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样(how)、何时(when)、何地(where)、谁(who),他们给了我一切。”
  其实,我们的科学教学也有三个仆人,他们的名字叫:“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样(how)?”我把他们称为“三W”。
  在备课时,我多次思考适合这篇课文的结构方式,我认为“三‘W’”的层层递进的教学模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不应偏离的符合孩子认识规律的教学思维方式。但在层进中有一种行文的结构方式非常适合对此文的剖析——对比。因为文中描写了过去的罗布泊,也描写了现在的罗布泊,讲课时前后对比突出罗布泊现在的悲惨命运,更能激发大家的悲悯情怀和自省意识。于是我把文章内容分析的重点放在对过的美好的追忆与现在惨状的审视上。
  我曾经也看过一些罗布泊的教学设计,发现很多讲授者弱化了对过去罗布泊美好的品味,甚至只是一笔带过,重点放在让学生分析感受现在罗布泊的惨状。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学生对罗布泊曾经的美体会越充分,对后来罗布泊美好的消失便会越遗憾与悲怆,他们的悲悯情怀、自行意识便越能很好地被激发。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其美好,像写文章需要多种技法运用一般,我使用了关键词细读法、换词比较法、类比举例法、读析结合法、故设陷阱法、联想补充法,让学生在为斯文·赫定的描写补充美景时,深切体会并合理想象了罗布泊的美景,同时训练了他们的想象力,以及将美好想象化为优美语言的口头表达的能力。正当孩子们还沉浸在罗布泊昔日的美好时,正当他们的脸上还挂着感受美好的笑容时,我将画风一转。让他们瞬间被拉入了“地狱”——现在被毁坏的罗布泊。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铺垫,设置了让学生可感的情境,所以学生会在看到描写罗布泊现状文字时感到触目惊心,才会用那样的悲恸的情绪将其朗读出来。课文后半部分对罗布泊惨状的描写是十分传神、精妙、震撼人心的。我仍然注意特色教学技法的运用,在分析此处时让学生们把自己当做将死的胡杨树,根据作者对它们动作的描写,揣摩并为它们补充语言。因为对该部分文字有了深度地挖掘,所以学生们迅速补充出了胡杨树凄惨无助的求救的语言。至此,学生已经对胡杨的命运感到了深切的遗憾与悲伤了。
  所以,当我将对罗布泊的歉意延伸至对消失的自然景观的歉意时,水到渠成。孩子们写的致歉书形象细腻且真挚诚恳。我知道,这堂课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已经很好地完成了。
  语言教学课堂就如同写作中的语言一样,风格各异。而我选择了属于我的风格的,适合这篇课文的,能很好地深化学生对课文认识的语言。课堂语言着重表现在环节的过渡上、内容的总结中、对学生的点评里。比如,文末升华时,我连用了多个问句一组排比去激发学生的思考:“我们可尝知道,每一座楼宇的身下都有土地的魂魄?我们可尝知道,每一段钢铁的背后都有自然的脏腑?我们可尝知道,南极的冰川正在日渐消融?我们可尝知道,马尔代夫的绝世美景将永远地长眠于水下?我们可尝知道,这一切原因的产生都是与我们每个人有关!我们与自然同根!”
  在环节的过渡中,我运用了“这些让人惊诧与悲痛的惨景,就是原来那个让人意乱神迷的仙湖啊!造成这出悲剧的始作俑者到底是谁?”等感情色彩非常浓烈的感叹与诘问来深化学生的思考,升华学生的情感。
  在环节的点评中,我力求立足学生、抓住特点、寻找角度、紧扣内容来细思简评。
  我还在板书设计时花了一点小心思,如同作文巧妙而又增色的细节。讲罗布泊的“前世”时,我完整板书了题目。在讲罗布泊的今生时,我先擦掉了除“泊”以外的所有字,再擦去“氵”,只留下“白”字,与现在罗布泊空无生命迹象的现实对应。而在结尾处,我又提出了“希望有那么一天,伫立在茫茫戈壁边的水,不是我们的眼泪,而是天上的泉”的期待,并辅以板书配合,在“白”字边再添上“氵”,重新变为“泊”字。像构思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一样去构思设计一堂课,去教授一堂课,思路便清晰起来,内容便充实起来,形象便立体起来,情感便丰沛起来。
  当然,这堂课我也有不少遗憾。
  首先,课程太过追求完美,在细节处理上还不够运筹帷幄。这就导致虽然在课堂中虽有自然的生成,可是数量太少。“共鸣”虽多,“碰撞”却稍显不足,学生的课堂“生命”与“活力”还可以更加蓬勃。这说明孩子们的思维还未完全打开。从这点来讲,这堂课还不够畅快。 其次,这堂课结束之后我也在反思,其实课堂的目的是让孩子得到,有时真的不必为了课堂的所谓完整而切断了孩子们表现的欲望。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还得具备相当的课堂调控能力,适时调整课堂的起伏、快慢、疏密的变化,具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泰然与笃定。
  结语
  所以,由这堂课我更加坚定了,我们需要把语文教学,当做一种文学艺术表现形式。但是我们一定要时时注意受众——即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与文本产生深刻的、内在的交流与沟通。
  参考文献
  [1]李枫,舒静庐.科学思维.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03.
  [2][美]珍妮特·沃斯.[新西兰]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M].上海三联书店.1998.
  [3]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杂文全集[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57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