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技艺历史究竟该如何追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起源于两汉,兴盛于隋唐,辉煌于明清”,是现今诸多书籍中对于江都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历史的概括。那么,研究者是基于何种史料或实物做出的判断,究竟这种说法是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文章旨在对该项技艺的历史研究进行梳理,找出其中存在的疏漏,通过文献查找结合实地调研,进而做出江都金银细工实质上应是“起源于民国,辉煌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并延续至今”的结论。
  关键词:江都;金银细工;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金项目:本文系扬州大学2017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院级课题“江都金银细工工艺及相关问题研究”(YKYCX17-01)研究成果。
  江都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属于工艺美术类,并于2008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由此,对于这项技艺的关注度较以往大幅提升,相关论述开始在各类书籍中出现。行文之初,对于历史的追溯往往必不可少,然而,此项非遗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即如其它众多手工艺非遗项目一样,该技艺的历史溯源应如何开始?
  一、“历史”判断始于何方?
  对于江都金银细工的历史溯源多数学者将其概括为“起源于两汉,兴盛于隋唐,辉煌于明清”。论断此项技艺起源于两汉的原因在于扬州汉墓中曾出土过为数不少的金银器。而江都为古邑名,西汉设江都县,吴楚七国之乱后,景帝更吴国为江都国[1],其治所从隋朝以后到解放前夕一直设在扬州。清代至民国年间,扬州称江都县。所以在古时,扬州与江都两个地区之间所属范围多有重叠,甚至于是同一个地方。多数作者以此为据,将扬州汉墓中出土的金银器视作江都金银细工的汉代遗物,并做出江都金银细工起源于两汉的判断。
  与此相类似,对于江都金银细工“兴盛于隋唐”,很大程度也是基于扬州唐代墓葬中出土的金银器而得出的结论。如:“唐代扬州的金银饰品生产已十分发达。……1983年,在扬州市三元路建设工地出土了一批唐代金首饰,其中以镂空的金栉尤为罕见。”另《旧唐书·王播传》云:“文宗即位,就加检校司徒。太和元年五月,自淮南入,进大小银碗三千四百枚、绫绢二十万匹。”扬州在唐时正属于淮南道所辖地区,所以这段文字也被引用作为史料之一,但目前缺乏实据证明这些银器确由扬州工匠制作。
  到了清代,扬州地区进入繁荣时期,经济富庶,当时俗尚华美,富商大贾“饮食器具,倍求工巧”,市民佩戴金银首饰成风,故首饰店铺甚多。《扬州画舫录》卷九记载:“翠花街,一名新盛街,在南柳巷口大儒坊东巷内,肆内韶秀,货分队别,皆珠宝首饰铺也。”[2]从此类描述中似乎扬州金银器在彼时的确处于盛期,但实质在于,在没有确定其具体产地而只因这些金银器出土于扬州或在部分历史典籍中只言片语的记载,便下定结论确定其产于此地或是江都金银细工的发展阶段之一,不免有些牵强。
  在此,其中包含的两个社会现实需要关注。其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申报时的特殊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具有悠久历史,时间不足百年者不能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3]所以,申报者在申报项目时总是竭尽全力将该项技艺的历史向前推进,似乎时间越是久远,项目就越具有价值,而未细致考证其所引用的史实是否真实可信,江都金银细工就是其中一例。如果按照“文物出土于何地,此地就是该文物的产地”这种逻辑理解,那许多美术考古研究者做的工作都是没有意义的。其二,一种技艺的历史到底该如何确定,如果必须要有“历史”论述,我们又该依据什么做出准确的判断?若要从瀚如烟海的文献中抽取出与该项技艺有关的记载并不困难,关键在于,这些文献是否能辅助研究者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
  二、“江都金银细工”归于何处?
  现笔者所了解的古代金银器上曾出现明确与扬州有关的是南京长干寺出土的阿育王塔。有学者根据塔身部分位置錾刻的文字推测这座阿育王塔制作于扬州,由扬州工匠所为,但据此论证依然显得证据不足。
  民国时期,或可视为江都细工的萌芽时期。论据有二,一是笔者在调研过程中曾接觸到扬州金银器收藏家陈晓友先生,近二十年来,他主要在扬州地区收藏金银器,藏品少量来自于其他省份。金银器年代集中于民国期间,且种类丰富,涉及日常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部分银饰后可见当时制作者留下的印记,多是某一银楼的商号,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时扬州地区金银手工业的繁荣。但由于时间较为久远,且多数银楼属于家庭小作坊式的经营模式,正史中未见具体记载,以致现在来考证这些金银器的制作产地时困难重重。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至少在民国时期,扬州及周边地区的银楼业十分发达。民国二十四(1935)年,扬州城区共有大、中、小型银楼41家。大型银楼资本较雄厚,规模较大,以经营金饰品为主,职工20余人;中型银楼12家,职工13至14人;小型银楼26家,主营银饰品。1937年扬城沦陷后,银楼业畸形发展,由于物价不断上涨,人们把黄金饰品作为储藏保值的手段,因此银楼业务很兴旺。[4]所以在陈晓友先生家中收藏的金银器,部分产于扬州的可能性较大。
  其二,根据文献记载,民国时期,江都地区的银楼数量较多,仙女庙(现仙女镇)、樊川、大桥等镇的银楼合计也有几十家。1948年8月,江都县银楼业呈请国民政府经济部、财政部和江苏省建设厅登记,计有大小银楼42家,资本总额5.93亿元。[5]
  江都金银细工正式可供追溯的历史应在1974年,其依托江都金属工艺厂发展。江都县仙女镇于1972年下半年筹建江都金属工艺厂。[6]1974年初,江都金属工艺厂正式成立。在仙女镇招集了原银楼业的顾继福、闻长富等18位老技工和上海工艺厂二厂的28位退休老工人进厂,其中有擅长生产人件的沈培坤,有著名錾工费灿生、潘南根,有负责产品设计的原扬剧团舞台美术设计人员杜方等[7],从而为江都金属工艺厂金银摆件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同时,江都金属工艺厂的这些杰出的老艺人,也是现今“江都金银细工制作技艺”主要传承人的师承所在,在该项目的申报书中,他们的名字都有所提及,没有他们,就没有这项技艺辉煌的现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江都金银金属工艺厂达到盛期,产品行销国内外。后江都金属工艺厂经营不善导致破产,部分技艺传承人自立门户,江都金银细工走向另一条发展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彼时,“江都金银细工”并不是一个专有名词,业内人士称之为“江都金银摆件”和“江都金银首饰”,原因与当时所生产的产品种类有关。后在2008年江都金银细工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才正式更名为“江都金银细工制作技艺”。这里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究竟一项技艺发展到何种程度才可以被独立地冠以专用的名称?笔者粗略地以为,至少应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该项技艺本身已成熟,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为人们所认可;二是该项技艺有着无法被模仿的专业性;三是有独立的传承谱系。从以上叙述中反映的情况来看,江都金银细工此时才已具备这样的条件,也就是说,只有到这时,江都金银细工这个名词才可以成立。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文献的梳理及笔者的调研情况,可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江都金银细工“起源于两汉,兴盛于隋唐,辉煌于明清”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可靠的文献及实物证明,现书籍中引用的种种资料,都未曾经过验证,此类说法有待商榷。在现有实物中,只能证实在宋朝时,扬州地区曾有过专业的金银器制作手工艺人,但是否与江都金银细工相关,现难以考证。如果江都金银细工至少满足正文中提及的三个条件才可被视为独立的名称使用,那在此之前,这个名词应该是不存在的,起源于两汉更是无从谈起,即便之后可以证明在汉、唐时期扬州地区确有金银细工的遗迹,也难以与现在的江都金银细工混为一谈。因为从各方面来说,2008年该项技艺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依据的各项实物资料均不是汉、唐墓葬的遗物,而是新的题材与技艺。
  江都金银细工其实萌芽于民国时期,扬州地区银楼林立,江都地区银楼在此时也有较大发展,并为该项技艺后来的发展奠定师承基础。成熟于1974年江都金属工艺厂成立之后,并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达到辉煌。后由于江都金属工艺厂的关闭,江都金银细工呈分散式发展。2008年,借由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江都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成为地方特色,并作为专有名词确定下来。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时,历史溯源是否应该有一个标准?或者说这种论述是不是一定要有?时间固然会赋予事物更多的文化价值,但这并不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唯一标准。技艺历史并不是追溯得越久越好,关键在于能真实地展现出技艺成长的历程。
  参考文献:
  [1]何本方,岳庆平,朱诚如.中国宫廷文化大辞典[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39-40.
  [2]扬州博物馆.江淮文化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203.
  [3]苑利,顧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4][5]陈志高.中国银楼与银器:华东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49.
  [6][7]朱从信.扬州工艺美术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8,69.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3771.htm